青山异闻录(76)

作者:唯玉生烟 阅读记录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符号,直觉它同“山南苗家”有关,又透着几分诡异,便随手招来草灵封住,又装回绣袋,收入怀中。做完这些,依然得面对那两堆未解的难题。

迟疑半晌,他叹了一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顾山青来时没碰到任何人,出去时却没了这个运气,一开门,正对上住在隔壁的另一位文书。这位文书手里拎着一个桶,头发仍在滴水,看样子是趁着休沐日去浴房美美地洗了一个澡。

“顾大人!”文书也看到了他。

顾山青下意识地把手里的往后挡了挡,却反而瞬间将对方的目光吸引了过去:“顾大人您这包袱……”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词语,只得实话实说,“可真是金光闪闪啊!”

顾山青赧然,含混地打了个哈哈——其实他也觉得这么滥用草灵,有些过分了。

直到把眼睛从包袱上拔出来,这文书才猛然发觉不对:“大人,您怎么从何非的屋里出来?来找他?”

顾山青道:“何非有事回乡,已经走了。叶司台托我收拾东西寄给他。”

还没走出两步,就听那文书在背后嘀咕:“怎么走得这么急,明明还欠了我一顿酒呢!”

顾山青不由在心中暗叹。他这顿酒,怕是要等到海枯石烂了。

--------------------

第56章 画中仙

顾山青把何非的遗物带出镇异司,留下的银钱笔墨捐给寺庙,又寻了个偏僻背风的地方,把衣物笔记之类尽数烧了。

等这一系列做完,不知不觉到了午后。

顾山青回到镇异司,发现大堂里很是热闹,一圈人正围着什么啧啧称奇,连他走近了也无人发觉。

他探头去看,只见案上放着一个漂亮的梨花木盒,做工细腻精致,掀开的盒盖下,有一男一女两个小人正在板上徐徐转动,发出细细的丁零声。男的作书生打扮、举着扇子似在戏谑调笑,女的则帕遮半面,似嗔似喜间眼波流转、脉脉含情。眉眼鼻子、发梢衣角,无处不栩栩如生。木盒一端连着笔托,嵌一支三狼毫,正随人偶摇移。

“这是什么?”顾山青问道。

他骤然发问,把身前的不空吓了一跳,道:“阿弥陀佛,你这是去哪了?文姑娘正在给我们看她的讯音盒!”

顾山青这才注意到文影也在这一伙人中,奇道:“讯音盒?干什么的?”

木清道:“你忘了阿影说她有个东西可以联系她哥哥了?这个就是!”

谢丰年盘腿坐在案前,哧道:“人家跟你很熟吗?你就在那‘阿影阿影’得叫!”

木清瞪起眼睛,作势要打,文影连忙摆手:“是我让木清妹妹这么叫的!我从小只有哥哥,没有姐妹,木清妹妹对我很亲切,我想让她这么叫!”

她说得一脸认真,倒把谢丰年噎得说不出话来,灰溜溜地扭回头去接着摆弄那讯音盒。木清得意地扬起头,活像一只斗胜了的小公鸡。

顾山青在心里暗笑:谢丰年可算遇到克星了。

张文典道落井下石:“这都半个时辰了,你研究出来了没有?你不是说用不了半柱香你就能研究明白吗?”

谢丰年答道:“只要把它拆开看看,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原理!”

说着,他悄摸摸地把指甲插进盒子的接缝里,被不空飞快打掉:“想都别想!”

叶一从后门走进大堂,一眼看到他们:“都在啊?”又瞧见文影,道,“正好,我也正想说文姑娘的事。你们谁去走一趟?”

她在谢丰年脸上流连片刻,谢丰年风轻云淡地撇开眼。

不空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叶司台,小僧愿去!”

叶一点头道:“那便如此,遇到问题随时通报,不要逞强。”又马不停蹄地走了出去。

目送她的背影消失,谢丰年夸张地叹气:“同僚们,这就是我们认真负责的好司台啊!”

张文典在他脑袋上拍了一记:“就你话多!”看谢丰年嫌弃地偏了偏头,躲开他的手,甚至“啧”了一声,登时不干,伸出魔爪揉起了谢丰年的头,“我说你,你还有意见了?”

木清托着腮笑嘻嘻地围观他们内讧,不空却半丝眼风也懒得分过去,切切地问文影道:“文姑娘,还未请教,令兄是在哪里没了消息的?”

文影迟疑道:“我最后一次和他通信的时候,他说马上要横穿云牧。”

“云牧?”听到这回答,张文典停下了在谢丰年头上肆虐的手,讶道,“是‘云牧三屠’的那个云牧?那里不是古废墟吗!”

他这样一说,顾山青也想起了关于云牧的种种历史和传闻。

此事还得溯至八百年前人和妖大战时。这场大战流传的故事和演义繁多,他在九歌镇时还听了那说书人讲的一段“昆山决战”。

据说在大战之前,九州两分,先代人君及治下百姓偏居西南,北接游牧之国,西靠雪域十万山,和妖皇素有协议,也算两相不犯。然而不觉间妖皇年老势微,他的手下突然掀起了叛乱。摇摇欲坠的平衡瞬间被打破,一时间九州内遍开战火,群妖割据倾轧,无处不是人间炼狱。

原本尚有妖皇约束时,平民百姓虽受大妖压榨,但好歹还能艰难地勉强度日,如此一乱,人命如同草芥,诸般践踏凌辱,再也让人忍受不住。于是,难民们纷纷涌向西南,想求人君庇佑。

而就在这时,割据众妖中有一狼妖欲扩充地盘,又打不过临近的大妖,便把算盘打到了人君头上。为了震慑人心、军下立威,他趁人君反应不及,先屠一城,屠的,便是难民群聚的云牧城。

此为一屠。

先代人君温和软弱,优柔寡断,对云牧城的尸山血海又是不忍,又是心惊。而在屠城之后,狼妖“攻下一城屠一城”的叫嚣,更加让他胆战。他不顾身边人的反对,竟以不伤百姓为条件和那狼妖达成协议,自退百里。这一退,那狼妖及部下霎时如黑云罩于城顶,得意至极、嚣张至极,恣意妄为,哪还记得人君姓甚名谁,更休提什么条件!

好在,又没过多久,先代人君再也不堪议论,禅位于子,其名山君。

山君横空出世,惊才绝艳,不仅灵力逼人、精通兵谱阵法,更是心胸开阔,广纳贤才异士。几仗下来,他不仅夺回了失地,更提振了士气。兼之后方安稳,钱粮可供,他的野心不再止于收复旧土,还要将整个九州都纳入怀中,以庇天下苍生!

而在山君手下,有三位将军是结拜兄弟,情同手足,其中的老大正是从云牧屠城中逃出来的幸存者。他对妖恨之入骨,手段狠戾,在终于攻下云牧城之后,竟不顾劝阻,以清除奸细为名,再次下令屠城。

他屠的不只是狼妖手下和城中小妖——无论这些小妖是本就住在云牧还是追随那狼妖而来,更有在胁迫下为狼妖提供钱粮草米、哪怕只是一碗清水的普通百姓。他对这些百姓的哀嚎惨呼、诸般恳求充耳不闻,只因依他而言,哪怕不是奸细,“受此辱而不反者,犹同走狗”!

此为二屠。

再后来山君的地盘慢慢扩大,连成一片。

而在老妖皇逝世之后,他的子侄,愁胡,接手了他留下的烂摊子,合纵连横、整治群妖,崛起之势势不可挡。直至山君和愁胡二人各占半壁九州,风雨欲来中最终之战一触即发。

然而,或许是长年争战的戾气终于积累到爆点,又或是有恶意一直在混乱中暗暗滋长,就在这紧要关头,赫然有邪魔出世,不分人或者妖,要以自身之气魔化众生,让九州沦为鬼蜮!

山君在与愁胡对峙之外,又忙于追查邪魔行踪,与之缠斗,脱不开身,于是将云牧城在内的后方交给了那三位将军——他本想以军法处置屠城的老大,却被另外二人拼死拦住,只让他将功赎罪。

却不想不久之后,这三位交情笃厚的将军不知为何突然反目,在彼此攻讦中,老二身受重伤,老大老三竟先后负气离城而去!

上一篇:只影归 下一篇:岚雾行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