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番外(387)

作者:二三意 阅读记录

他看着站在门口的父母,被父母抱在怀中的清儿,以及泪眼汪汪看着他的妹妹,一颗心实在酸楚的厉害。

他顿在原地,脚步都迈不开,真想这时候回头和他们说一句,他不走了,今后就留在家里了。

但是,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总不能一辈子都活在父亲的羽翼下。

父亲迟早会老去,他总有一天要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

他不是读书那块料,只想着科举出仕,那他永远也不能出人头地,不能让家族以他为荣光。

而他偏偏有一股子蛮力,又通一些诗书,他还长了一张铁肺,可以在水下逆行百步、顺流九里。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他的前程在江水里,他的未来,完全可以自己搏击。

桑拂月离家后,桑府众人很是消沉了几日。

但随着清儿越来越大,他会坐了,会爬了,会走了,会喊爹娘姐姐了,这个家渐渐有了新的欢声笑语,众人面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时间转瞬就是三年。

清儿三岁半了,小小年纪就展露出在读书上的天分。他不仅脑瓜子灵光,而且如同他的姐姐一般酷爱读书。

平日里给他一本书,他可以消消停停的坐那儿看上一整天,和他那个看见书本就头疼,每次都在弄虚作假的大哥完全是两个极端。

桑父见状自然分外高兴。

长子弃笔从戎,让他不得不将这个小的当做能继承祖先遗志的继承人看待。好在,小家伙当真有天分。

桑父见状颇为欣喜,不仅亲自给次子开蒙,且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言传身教,让小小年纪的清儿就颇有一身气度。

再说桑拂月,他如今人在闵州。

虽说桑拂月是在晋州水师入的伍,那一年来,他也着实回了几趟家,稍微缓解了家人对他的思念与担忧。

但随着桑拂月逐渐适应了军营的生活,甚至被升为百夫长,他自己在军营中如鱼得水,桑家人也适应了他不在家的日子。

也就在这时候,桑拂月偷偷干了一件大事儿。

那一年倭寇来袭,所过之处女干淫掳掠,沿海百姓损失惨重。不仅是百姓,就连闵州水师大营中的士兵,都因为得了错误的讯息,而死伤众多。

这一场大战过后,闵州水师大营的士兵十不存七,急需要新生力量补充进来。朝廷亲自下令,江南诸多州府的水师往闵州输送士兵,直到闵州军营满员为止。

桑拂月就是在这个时候,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

而他也当真出色,那时候已经是千夫长了。

凭借过人的水下功夫,以及满肚子的秀才学问,还有那张颇为英俊的脸,以及很是侠义的脾性,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沈通判这个强有力的靠山,就连上司都颇为赏识他,有意对他委以重用。

但是,许多再多的东西,也是留不住桑拂月的。

只因为晋州地处内陆,位置实在偏远。若说步兵在这里还能派上用场的话,那水师顶多就是处理些江面上,商贾之间的争夺,以及剿灭几股小水匪……

事情太少了,这也就意味着,能出人头地的机会太少了。

而他已经年过加冠,父亲逐渐老迈,这就让桑拂月有种急于出人头地的紧迫感。他需要更大的空间,更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的资本,去挣来自己想要的功勋。

桑拂月到底是去了闵州水师。

而等桑家人知道这个消息时,事情已经成了定居,桑拂月甚至都适应闵州的饮食风水了。

桑父桑母闻讯后,自然忧心的一夜夜睡不着。

闵州和晋州远远不同。

若说晋州是水师士兵的安乐窝,那闵州那边就是个炸药桶。

因为毗邻东海,常有倭寇过去骚扰,闵州那边水师常年枕戈待旦。

他们的生存环境更恶劣,所面对的敌人更凶狠,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也比这边大了无数无数倍。

但他们这个时候再想劝儿子回来,也晚了。

桑拂月不会听他们的话,军营里也不允许这种临阵退缩的情况。

既儿子回不了,桑父桑母便整日里提着心,就担心某一日突然收到长子的噩耗,或是听别人说,他断了胳膊腿。

也好在,两年过去,桑拂月不仅没遇到什么大槛,反倒又升官了。据说他在前段时日立了大功,如今已经是从五品的游击将军了。

从军三年,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卒子,成了颇有些名望的从五品官员。这其中的艰难桑拂月从来不说,可桑父桑母还是为此胆战心惊。

他的每一次升官,都意味着他经历了更大的战争,面对了更厉害的敌人。可他从来都只在信中报喜不报忧。他只说自己有多骁勇善战,却从不提自己受了什么伤,有没有命悬一刻的时候……

总归有个桑拂月在闵州,桑家一家人虽然和和乐乐,但他们的心其实都是揪着的。

每次桑拂月来信,他们更是想看又不敢看。他们想收到他的好消息,可更怕信中有什么坏消息。

这一次如常收到桑拂月的来信,桑母将之递给桑父说:“你先看吧,看过后再与我们说。”

桑父默默的打开信看起来,然后,冷不丁大笑出声,还嚷了一句,“好小子,这次真是出息了。”

桑父面上都是喜气,桑母和桑拧月见状,自然好奇的不得了。

桑拧月嘀咕了一句,“大哥肯定在信中说了好事。”然后就站起身,走到父亲身后,和父亲一起看起大哥的书信来。

第246章 if线(十七)

看着看着,桑拧月忍不住也瞪大了她那双妩媚潋滟的桃花眼。

桑母坐在旁边看不到书信,就急的什么似的,不住的催促两人说:“拂月到底在信中写了什么,你们倒是出个声啊。”

就连小小的清儿,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直勾勾看着父亲和姐姐。

他与大哥虽然见得次数少,但拜他记性好所赐,他从记事起就知道自己有个很好的大哥。

大哥每次写书信过来,都会叮嘱父亲好好教他读书,大哥还会给他卖许多吃食和玩具,大哥更是多次在信中许诺,回家就领他出去玩。

清儿喜欢大哥,没见面时喜欢,见了面更喜欢。

而如今,他也想看看大哥书信中写了什么事情,能让爹和姐姐都这么高兴。若是好事,他也会为大哥开心的。

桑拧月现在已经完全是个大姑娘模样了。她眸如秋水,面似芙蓉。不笑时浑身的书香气质让她显得清丽出尘,笑起来时,那双桃花眸亮晶晶的,就美的夺目生辉,让满室灼然生光。

桑拧月带着笑意轻声和桑母说:“娘,大哥说他有了中意的姑娘,让您准备聘礼呢。还有,大哥说这几天就家来,还要带那姑娘回家让您看看。”

桑母当即惊喜的直接从凳子上站起身,“当真?”

桑父此时哈哈笑说:“可不是当真。那臭小子啊,凭着那张脸哄了个姑娘回来。那姑娘也不是普通人,正是闵州常老将军膝下唯一爱女。”

“啊?常老将军的女儿?”

闵州距离晋州很远,按理说,桑母这种长居内宅的妇人,是不知道常老将军是何人的。但是别忘了,桑母的娘家,可是在徽州。徽州和闵州中间虽然隔了一个州府,但相距其实并不远。

换句话也就是说,其实徽州距离海岸线是很近的。

这也就导致,每年倭寇来袭,徽州水师也会做好相应布防。而徽州的百姓,更是时刻提着心关注着闵州的战况,就唯恐坐镇闵州的常老将军挡不住倭寇的入侵,再让倭寇骚扰到徽州来。

出于这个原因,桑母从小就知道常老将军。

更别提大儿子混账,一声不吭就跑到闵州水师去,出于对儿子的关心,桑母也得多关注些闵州水师的诸多将领。

而常老将军,他如今为闵州水师提督,名副其实的闵州水师第一人。

上一篇:我家猫猫是邪神 下一篇:娇缠春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