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中喜+番外(42)

作者:粥十九 阅读记录

走了一圈,邓珏忽然注意到魏元景不在饭桌前,扭头发现魏元景坐在篝火前,手里捧着一碗烧酒,慢吞吞地喝了几口后盯着篝火上的酒罐发呆。

邓珏走了过去,在魏元景身边坐下。

“元景哥,你怎么不去吃饭啊?”

魏元景只道:“我没有什么胃口。”

邓珏“哦”了一声,起身从酒罐里舀出一碗烧酒,滚烫入胃,身体的寒意都被驱散了。

魏元景听着邓珏满足地长吁一声,思索着道:“邓珏,许久没见程也安了,他还好吗?”

邓珏从酒碗里抬起头道:“安姐儿啊,他一贯如此,他有寒疾,怕冷得很,所以每年冬天都不出门,也谢绝见客。我去他都不怎么见我。哦对了,我子书哥除外。”

“林子书?为什么?”魏元景听过这个名字,上回冯叔伯给的纸条里提到过这个人,他让吴通去调查过,也发现林子书与程也安关系甚好,但从邓珏嘴里说出来,魏元景忽然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谁知道呢”,邓珏忽然笑得眼睛一眯,侧着脑袋对魏元景道,“但我能看出来林子书喜欢我安姐儿,我安姐儿对子书哥也特别好,青梅竹马,一块长大的,我觉得啊,他们迟早要成亲。”

魏元景顿了顿,神情几不可察地低落下来,他仰头把一碗烧酒喝尽:“那挺好的。”

说完起身走了。

邓珏愣愣地看着魏元景的背影,怎么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儿。

次日,东宫。

殿内生着火炉,魏元恩正在看书,一太监从端来一盘糕点,“殿下,吃点点心吧。”

魏元恩抬眸与太监福临对视了一眼,垂眸看见糕点最下面露出的一个纸条边。

魏元恩便扫了眼四周的太监宫女,伸了个懒腰道:“不吃了!福临,本宫累了,本宫要午休!”

“那奴婢告退!”

福临走了几步,对那些太监宫女道:“都退下,殿下要午休,任何人不得打扰!”

太监宫女纷纷退出大殿,福临顺势把门关上了。

等人走完了,魏元恩忙把糕点下的纸条抽了出来。——永荣宫见。是魏元景的字迹。

魏元恩抬脚走到火炉边,把纸条扔了进去,看着纸条瞬间化为灰烬,然后走到一博古架前,把博古架上一锦盒向右转动了一圈,又打开锦盒,把里面的夜明珠拿了出来。

此时,博古架一分为二,中间露出一个只可过一人的暗道。

魏元恩拿着夜明珠照路,往暗道深处走去。

只一会儿就出了暗道,到了一条被乱草蔓藤遮住的小巷。往前转个弯,就是永荣宫。

那曾是瑛妃娘娘的寝宫,现在是荒废的冷宫。盛极一时的荣宠,却是最悲惨的结局,陛下厌弃痛恨,无人敢提这个地方和曾住在这里的人,大家只觉得晦气,不敢靠近这片地方。

转了个弯,是永荣宫的偏门,破败的蜘蛛网和枯草,落满灰尘的门栓,但此时开了一条缝。

已经有人进去了。

魏元恩推门而进,寻着往日记忆找当年的路。

到了一个院落,魏元恩看见魏元景站在一朱红圆柱前,摸着上面两行高低不同的刻痕出神。

魏元恩立刻就想起来了,那是他们两个每年比身高刻的,每次比完,魏元恩都要从台阶上跳到魏元景的背上,让他背着自己在院子里转圈,喊着自己以后一定要比魏元景高。这时,坐在院子里看书的瑛妃娘娘就会抬起头,扬声说让他们两个注意安全。

魏元恩自小没了生母,是乳母养大的,一直以来,瑛妃娘娘和魏元景都对他多有照顾,一个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个把他当做自己的同胞弟弟一样疼爱。

魏元恩也把他们当做最亲的人。

“皇兄。”魏元恩走到魏元景身后,发现自己还与魏元景差了几寸身高,他还需要再长高,努力长高,才能高过魏元景,至少要与他并肩。

魏元景转过身来,“来时可遇到其他人?”

“并无,我从暗道过来的,没有人发现。”

这暗道也是两人儿时发现的。当时东宫并无主人,两人跑到这里玩耍,偶然转动盒子,拿出了里面的夜明珠,便发现了东宫的秘密。

皇宫有暗道,但只有陛下知道暗道的地图,这是天子的保全退路,只能一代代相传。

至此,这成为了两人独有的秘密。

“好”,魏元景定定看着魏元恩道,“元恩,你不是一直问我,等万事安定是什么意思,我到底想干什么。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十年前的事我一直无法忘怀,只有让司礼监与东厂亲口承认他们的罪行,为琅琊王氏平反,昭告天下,我才能彻底放下,只有朝堂清明,奸佞被除,才算万事安定,那时,我才会离开京都。”

魏元恩蹙了眉道:“皇兄!你要与宦官为敌,你可知道,如今宦官势力遍布,朝野内外皆是他们的人,你这是以身犯险!皇兄!我知你心事,可你不能如此冲动冒险,你再等等,等我亲政,我定为王氏平反!”

魏元景苦笑着:“你信他们?”

魏元恩怒了:“皇兄!当时我虽才几岁孩童,但我看得清好坏,辨得明是非!如今我熟读史书经纂,更知道天子疑心,忠臣满门抄斩的故事不少!王首辅是个忠臣,这点我从未怀疑!”

魏元景笑了笑,叹道:“这点你比那个人强多了,日后你也定能做个明君。可惜你现在还太天真,你以为你可以顺顺利利亲政?你身边都是赵祥忠的眼线,扶持你当太子也是他的主意,你无母族,好把控,日后陛下归天或退位,你就成了他们玩弄天下的傀儡,那时,生死皆不由你做主,还谈什么平反?又怎么做一个明君?”

魏元恩愣了愣,之前他从未想过,只觉得赵祥忠对自己很是关心,派了许多人来照顾自己,但自己并不喜宦官,只觉得赵祥忠那是巴结,没安什么好心思。且邓国公任太子太师,自己从他那里学了许多君子德行,越发觉得宦官一身媚上欺下的贱骨头,大都借着皇帝的权势作威作福,史上多是生事的劣迹,罄竹难书,少有褒词,又因着十年前的案子是由宦官处置的,所以自己一直对他们不亲近。

如今,被魏元景一提醒,往深处想,宦官不除,他日后也别想好过。

魏元景继续道:“元恩,如今局势的确不好,但暗处毒蛇比虎强,你是太子,是东宫,这个局必须由你来破。”

魏元恩握了握拳头,抬眸定声道:“那我如何破局?”

魏元景道:“首先需要把你身边的眼线除了,培养你在朝中的势力。我向你引荐一个人,吏部主事的卓文青,你尽可能把你留到你身边,他会成为你的一步好棋。”

魏元恩犹豫道:“可我到底该如何做?”

魏元景把手放到了魏元恩肩膀上,语气放宽慰了些:“太子殿下,这需要你自己去决定。无论你如何走,臣必追随。”

魏元恩抬眸看向魏元景,对视间,目光逐渐坚定。

第31章 程也安会见他吗?

从宫里回来,路过程府,魏元景让吴通停下马车。

魏元景掀开帘子,静静地看着程府关着的大门,真的是门可罗雀,过于安静了。

他的寒疾不知如何了?现在在干什么呢?魏元景思及当时家臣宴,深秋水凉,程也安跳下池塘救了自己,如今想来,只觉得后悔自责。

程也安有太多他不了解的方面,一点点走近熟悉,发现程也安的有趣与聪慧,坚韧与果敢,也越发地心疼惦记程也安。

他与自己一样,都是有伤疤的人。是同病相怜吗?魏元景会不自觉地思念程也安,担忧他,禁军人多热闹,却总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冷清。

魏元景心情复杂,一时发怔。

倒苦了在外等候的吴通,吴通手里还拽着缰绳,以为魏元景只是停一下,没想到一停就是一个时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