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桥(49)

作者:蚕丝如故 阅读记录

他恨自己无能,不能带弟兄们活着回来。

他恨上苍歹毒,让这些人得逞不说,还逍遥自在这么多年。

他恨这些畜牲,竟然可以厚颜无耻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在死去的人身上。他的袍泽们,明明都战死了,还要背负贻误战机,贪生怕死的骂名。

白墨存是个男人,无法像女人一样,随便哭泣。战场上的血泪与刀锋告诉他,眼泪是最没用的东西。

可在柳依尘面前,他心里窝囊的酸楚,却倾泻而出。这是他的依尘啊,有什么不可以呢?

这下换柳依尘抱着他,安抚他无尽的委屈悲伤。

赵叔半夜起来如厕,仿佛听见什么声音,好奇往白墨存门口走过来,发现灯已经熄灭,人也睡下了,他摇摇头,把门关上继续回去睡觉。

柳依尘紧张的趴在白墨存怀里:“人走了么?”

白墨存嗯了一声,却没有松手,紧紧抱着她。柳依尘也抱住他,疑惑道:“所以账本的事,一开始就是假的?”

“对,根本没有账册。”

葛账房年轻时候命不好,七八岁死了父母,被人卖到开封一户大户人家当奴才。可他勤敏好学,人又聪明机灵。那家主人见他聪慧,便让他读书识字,将他培养成一个账房先生。

主人家也算厚道,还替他取了一房媳妇儿,没几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葛根,意思是葛家的根儿。

后来那户人家要离开开封回老家,不愿意走的可以留下。葛账房为了儿子考虑,就花钱赎身离开。

他们在开封置办家产,给人做账房,日子渐渐好起来。可没想到,葛家日子太好遭邻居记恨,葛根莫名其妙被招兵,不得不去前线打仗。

从那以后,葛夫人就病了,后来传来儿子的死讯,葛夫人再也扛不住,没几个月,也一命呜呼。

葛账房再次成了孤家寡人。

“那时候张博梁带着葛根的骨灰回来,对葛账房说,葛根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以后就是葛账房的儿子,给葛账房养老。”

葛账房当时真的以为,自己遇到好人,谁知张博梁才是害死葛根的凶手。

“葛根也是识字的,他发现张博梁参与倒卖军粮,给外人传递消息,于是偷偷写了一封信,寄给葛账房。张博梁不知怎么就发现这件事,故意接近葛账房,就是想趁机找到家书,消灭罪证。”

张博梁见葛账房对自己没有防备,开始有所怀疑,以为他不知自己是谁,后来找遍葛家,也没发现葛根的家书,又生出疑惑,难不成家书根本没有送到?

直到半年前,张博梁才知道,葛根最后的那封家书,被当初陷害葛根的邻居藏了起来。

那家的孩子看到葛根的家书,为了好玩带回家中。本想故意让葛账房着急,谁知后来葛根的死讯传来,那孩子便不敢将信拿出来。

直到张博梁有一次发现那孩子不对劲,老是偷窥葛账房,问恐吓之下,才得到信件。

那小孩不识字,信上的内容他不知晓。张博梁确认再三,才放过那孩子。张博梁得到信以后,再也懒得装孝子,葛账房的酒钱,也不肯再给。

葛账房原本也不在意,他妻儿都死了,他对活着根本没什么期盼。

可忽然有一天,邻居家的孙儿却意外落水死了,那邻居觉得这是自己家的报应,便将孩子藏信的事儿,告知葛账房。

葛账房旁敲侧击,算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死的。可那时候他已经病入膏肓,没几天好活了。

他找到白墨存,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告知,并且告诉白墨存,他已经设了一个局,这个局便是粮食账册。

“他说,我无法为妻儿报仇雪恨,却也不能痛快放过他们。我死之后,他们必然要来查账册的事,他们知道我见过你,就一定会查你。你若是愿意,就帮老朽一把,让所有人知道我儿子的委屈,若是不能......”

葛账房笑笑,眼底是凄凉的绝望:“那也是我们穷人的命,只当我这局,闹了一场笑话,给富贵人增添几分笑料。”

第六十三章 蜉蝣难撼树,劝君降降火

柳依尘感慨万千,心中为葛账房一家鸣不平,也为白墨存感到心痛。

“你知道我来的目的,是不是很恨我?”

柳依尘靠在他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声,愧疚至极。

白墨存抱着她,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气,却捏了捏她的脸颊。“不,看到你的那一刻,我只有害怕。”

他不知她经历了什么,用这样的身份到自己身边。他从焦大夫嘴里知道陈姑的事,只替她感到心疼。

那些人多歹毒,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把无辜的人拖下水。

“姑姑的事,也是你安排的么?”

白墨存点头承认,他意识到有货郎的存在,便去调查陈姑的下落,发现陈姑被关在开封死牢,便设法让她见了一面。

她很聪明,很快意识到周家不对劲,甚至反击回去。只是谁也没想到,会冒出章牙婆的事儿来。

章牙婆后来又被抓了,她勾结人贩子拐卖妇人,注定要遭受极刑。

“我去找了宋寺卿,七娘说他或许能帮我把人救出来,可过去几天了,一点动静没有,我心里不安。”

白墨存安慰她:“陈姑的事,我会帮你的,依尘,别怕,你不是一个人。”

柳依尘还活着这件事,自然要藏着,她藏在暗处,能做很多事,也能避免很多危险。白墨存让她耐心等几天,陈姑的事不会僵持太久。

结果她没等来陈姑的消息,却听说朱长安被放出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楚娘气笑了。“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当官到朱家那个地步,要遮掩这样的案子,简直易如反掌。”

“不是说证据确凿么?”柳依尘不理解,证据明确的前提下,人怎么还能轻易被放出来。

想不通这个的,还有焦大夫,他听见这个消息,几乎傻眼。到底哪里出了错,人就这样轻松被放出来,那寇推官做的那些事儿,他们辛苦一阵忙活,都是无用功?

胡军巡苦笑,“朱长岁出手了,他厉害啊,抓住寇推官的漏洞,仗着知情者之一的张博梁死了,死无对证,硬是指责寇推官栽赃诬陷。”

焦大夫不理解,漏洞在哪里?

“漏洞在那告状的丫鬟身上。”胡军巡也是没想到,对方的手段这么硬核。

第一步,他们找来一个大夫,证明了丫鬟得了癔症,她的话,根本不能作为证词。

那丫鬟几经折磨,的确有些不对劲,寇推官怎么也没想到,朱长岁会从这一步入手。

那个看病的大夫,还不是寇推官给丫鬟找的大夫,而是当年丫鬟被卖到青楼,窑子里的妈妈给找的。

证人的证词也很可恶,看似什么都没说,却在大堂上刻意提起丫鬟曾经的遭遇。那丫鬟受不了刺激,当场发疯,这一下,原告算是废了。

“如果你以为,朱长岁只用这一招,那就错了。”胡军巡惊叹朱家人的狠辣,“他直接弄了个替罪羊出来,有人承担了命案,这官司还如何打下去?”

焦大夫难以置信:“他们如何做到的,什么人会去认这样的罪?”

或者说,犯罪的细节,就那样被认定了么?寇推官不该这么轻易放手才是,他那么疼爱他侄女,千辛万苦查到凶手,如何能就这样算了?

胡军巡笑他,“你低估了权力的可怕。”

在普通人看来,那些千难万难的事儿,或许只是人家轻松的一句话。

赵有德轻松一句话,便逼得何东在外面累成狗,成天心惊胆战揣摩上意。

朱家要保自己的儿子,背后的人要保朱家,那么动用一点权力,又有多难?

寇推官自然不甘心,可是又能如何?

先是原告疯癫,证词不可信。再是真凶自己来认罪,承认谋害寇小娘子。他甚至能准确说出当晚,那小娘子穿的什么,在哪里与她见面,又是如何见色起意杀了人。

上一篇:大佬媳妇是奇葩 下一篇:结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