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16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见晚辈摆出好好学生的架势,林如海也笑着从书桌中抽出几份文书。

之前的几年里,他在策论上教导陈恒许多。对方也争气,学习进度一直让他很放心。

到如今,也该是进入下一个阶段了。林如海既然想要真心教导陈恒,就不会只教些四书五经的东西。

这世界上,尚有两套要学习的知识。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做事的人,这两个知识都缺一不可。

林如海把手上的文书,递到陈恒面前。

“恒儿,你先看看。”

陈恒接过文书,摊开一看就发现,里面记载的都是扬州府内各县令、官吏的生平。所记内容零零总总,无不详实细致。

“伯父,这是?”陈恒捧着它,如捧着烫手山芋。不知道伯父突然让他看这个的深意。

“不要慌,既能给你看,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林如海笑笑,安抚住陈恒的疑惑,“你先看,伯父想看看你能看出什么东西来。”

陈恒点点头,沉下心思仔细翻阅。他很快就发现,这名单上的人物,竟然是府内所有进士、举人的名单。

他甚至在上面发现贾雨村的名字,包括贾雨村几年中的进士,初任什么官职,又因为什么原因丢掉乌纱帽,如今年岁几何,现居何职。

如果只是一份人事记录名单,显然没有必要把这些没有官身的进士、举人也填上。陈恒看完之后,轻轻合上文书。对着林如海问道:“伯父,是在考虑用人吗?”

“嗯,不过此事,我心中已有决断。只是拿来考考你,你且继续想。先看看名单中,有何怪异之处。”

林如海作为知府,怎么可能在人事这方面,过问陈恒的意思。他只是借着这个机会,准备提点着陈恒。

“哦。”陈恒点点头,赶忙低头继续看文书。让伯父这样一提醒,他自己心思又细腻,很快发现两处怪异的地方。

一个是泰兴县县令许平之,这人只是个举人身份。在清一色进士县令当中,显的尤为突出。

要知道,扬州府可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又不是什么偏远之地,此地的官位,说句难听的,每年想要来的进士,都得打破头争一下,才有个结果。

另一个则是贾雨村,作为正值壮年的二榜进士,翻遍整个扬州,也只有他一个人处在书院这个尴尬位置。

别看他的前任梅翰林也是个进士,可梅翰林是皇上亲自指派,那算是皇差在身,做啥事都是顺理成章。

君不见,梅学正没过几年,就正式升任扬州学政了吗?

陈恒将自己的疑惑告诉林如海,后者果然笑着点头,这正是他想要陈恒发现的地方,直接道:“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许县令上头有人。”

当着伯父的面,陈恒的话也不再藏着掖着,回答的很是干脆。

“那他上头的人是谁呢?”

“是韦大人吧。”

林如海笑了笑,便把许平之曾经担任过韦应宏的幕僚往事,说给陈恒听。

然后他又抛出一个问题,“如今府内有知州、学政、巡盐御史三职空出来。其中学政是朝廷直接委派,咱们先不论。你觉得其它两职,府县里的官员中,谁来担任更合适?”

伯父,你心里不是早有答案了吗。陈恒有些奇怪,不过还是顺着林如海的思路,开始思考面前的难题。

以伯父跟韦大人的关系,应该不会把许平之丢在哪里不顾。可让一个举人,担任这样的要职真的合适吗?

既然许平之不合适,那江都县令张尚贤呢?他是二榜进士,又在扬州待过数年,不论是资历跟科举,都足以胜任。

陈恒想了想,就说道:“伯父是想让张尚贤出任巡盐御史?然后让许平之担任江都县令?”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能顾及到韦应宏的面子,方案也妥帖的很。

你个呆子,怎么开窍只开一半呢。林如海摇摇头,有些怒其不争道:“你只说对了一半。许平之,确实是要调到江都县。”

那张尚贤的位置,就呼之欲出。既然不是巡盐御史,那就只能是知州。陈恒点点头,突然反应过来,有些惊悚道:“伯父,你不会是想让贾学正出任巡盐御史一职吧。”

不然,陈恒实在想不通林如海特意让自己看名单的用意。

林如海听到此话,才笑着点头。“还不算笨。”

“可这事能成吗?”陈恒也不禁有些好奇。

而这正是林如海想要教他的地方,看到这孩子自己想明白事情。林如海又抓着这个实例开始讲解。

他先举出梅翰林被排挤到书院一事,给陈恒点出朝堂内的纷争。在两党相争的背景下,无论把这个巡盐御史这个职务交给谁,对方都会觉得棘手不安。

那么这个时候,贾雨村的妙处就体现出来了。他跟新、旧党都没有关系,又有进士的名头,曾经还出任过七品县令,确实是极其合适。

“可他不是被罢官过吗?”陈恒有些疑惑。

“正是因为如此,我将他举荐上去,才能将此人收为己用。”林如海说的很细致,这是在掏心掏肺教导陈恒,“恒儿,你自己想。对于张尚贤来说,我的举荐之功,可有可无。可对贾雨村,伯父我是不是恩同再造。”

在官场上,伯父这样的举措,算得上一声举主。被举荐的人当上官后,若是敢背门而出,哪怕一时被政敌接纳,今后也不敢大用。

想明白这点,陈恒连忙点头,他继续听林如海给他上课。

“巡盐御史一职,事关扬州盐政。现在草原各部常有异动,说不准就会有场大战。这个关头,财政之事绝不允许出现意外,不可重蹈前明孙传庭之祸。”

孙传庭?陈恒心中又记下一个人名,准备回去就翻阅书籍,仔细阅读此人的生平。

等等,伯父刚刚说什么?要打战了???陈恒瞪大眼睛,今天接收的消息实在太多,让他一时反应不过来。

“伯父,外头要打战了?”陈恒马上想到已经投身边关的辛素昭。

“只是有可能,但凡事不可不虑,有备无患。”林如海也是感叹,如此危急存亡之际,朝堂中还在党争不休,对天下百姓来说,是祸非福啊。

“那伯父如何保证朝廷一定会选择贾雨村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巡盐御史如此重要,陈恒不免开始担心此事的结果。

林如海微微一笑,“我什么都没做,只是把张尚贤、许平之、贾雨村三人的名字一起报上去,然后把张尚贤的名字放在最前面,你可明白其中的意思?”

这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啊。陈恒点了点头,这事做出来简单,可要想到、还能用到,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智慧。

看出林如海这一手的精妙,陈恒真心实意的夸道:“伯父好谋略。”

“少拍马屁。”林如海费尽心思,当然不是为了显摆。他把陈恒拉至面前,耐心的教导他在人心上的把握,以及对时局的分析。

这份知识,之前从未有人教过陈恒。别说他这辈子,就算上辈子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只能说个懂个大概。

在林如海的讲解下,陈恒似乎被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往年在书院里上的历朝历代的史书,许多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也被林如海一点点说透。陈恒上课正上的起劲,外头突然来了个下人,说外头已经备好饭菜。

讲的正过瘾的林如海,也不得不暂时下课,只在临走前说道:“趁这两天有空,你就停了拜年的事情,每日早上在家做文章,午后就来我这听课。”

原本低落的心情一扫而空,陈恒当即大喜道:“是,伯父。”

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府的观察日记

初一过后的几天里,陈恒突然就成了林府的常客。这事说来搞笑,他原以为自己是来好好上课,补充课外知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