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22)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王子腾高升后,此职空缺数月,成了朝中百官拉扯之地。李贽也乐得拿它做个引子,继续牵扯着大臣的心。

随着他选定的韦应宏、林如海等年轻人在官场上逐步熬出资历,李贽手中能用的人是越来越多。相比起太上皇遗落下来的老臣子,他们这些新党的人,多是年轻力壮之人。

时间,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不急。”李贽神情越发放松,“等如海那边的事情办完,再决定也不迟。”对此职,他心中早有人选。

韦应宏也只是闲聊,闻言点点头。他们苦等这么久,才熬过那段最难的时光。眼下行事,更是急不得。

他们这头正下的过瘾,一轻骑却纵马飞驰进城。大街上的官兵见他身上挂着八百里加急的令旗,纷纷驱散街上的民众,让其快速通行。

不久,坐在凉亭内的李贽,就从夏守忠手中收到边关军情急报。

开春就常纵人骚扰边关的草原十八部,经过几个月的拉扯试探,探明大雍各处兵力防备后,近日起兵二十万,兴师来犯。

最不该来的,还是来了。大敌当前,李贽眉目一肃,拿着这份军情就往御书房赶去。他要马上召集朝中大臣商讨此事,韦应宏自然也是在场。

也不知道最后商讨出什么,当夜,几名宫中亲卫就拿着密折,连夜赶往千里之外的扬州城。

林如海收到它时,还在家里穿着雨衣钓鱼。脸上的清闲,转眼不见踪影。他在原地渡步片刻,就回到书房中关上门,一连几日都没出来。

……

……

月底,陈家收到了陈恒作为廪生的第一份廪膳,这可把陈丐山等人激动坏了。这份喜悦,远胜过陈恒第一次往家里拿银子。

老人家观念守旧,觉得自家孙子吃上皇粮。心中那是说不出的高兴。一连几日都嚷嚷着要回老家祭祖,两个儿子也是劝阻不得。

这次连周氏也站在爷爷这边,当夜就跟陈丐山挑选着回乡的日子。陈恒见劝阻不得,也不再多言。只要路上确保安全,就让两位长辈回乡探探亲,全当是老人家出门散心。

陈恒没多管此事,只跟往常一样,继续去书院读书。如今他终于跳出童生班,来到自由度更高的秀才班,日子可谓舒适的很。

乐仪书院对这些秀才,已经不会管束的那么严厉。只要每三个月一次的例考能通过,也不管他们平日上课点卯的情况,甚至晚上回不回来住也不爱管。

到了这个阶段,想不想继续考举人,全凭一个人的天赋以及想法。自己若是得过且过,书院的夫子再想使劲也是白搭。所以书院的夫子,对他们也放的挺开。

以第十名考中秀才,倒让钱大有有些犹豫。他本来是想考完秀才,就去自谋生路。结果这次名次这么好,反让他有些困惑自己应不应该继续。

读书的过程不免清苦难耐,穷经皓首的岁月,总是难免少去许多乐趣。犹豫不决的钱大有,最终找到陈恒。他想听一听好友的意见。

陈恒默默听完大有的想法,仔细想了想,回过头问他一句,“假如多年后,我们考中举人、进士后。你是否会因为功名的关系,疏远我们?”

钱大有听此话,心头亦是狂震。他当即就想跟陈恒说不会,可话刚说出口。就被莫名的情绪堵在喉头。

带着复杂的情绪,认真想过之后,钱大有坦诚道:“倒不是疏远。我想,更多的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当年要是继续努力,就不会跟你们距离这么远。”

陈恒也是默然,这是肯定的事情。大家都是普通人,看着好友一步步朝着目标努力。待在原地止步的人,是何心情自然不用明说。

陈恒不愿替好友做决定,钱大有有钱大有的人生。如果就此停下,以后如何面对身份的差距,是钱大有要思考的问题。毕竟不论是他、还是薛蝌、江元白,都会一直考下去。科举,本就是条有去无回的路。

世事催人,多年后还是秀才的钱大有,真的能像现在这样跟大家坦然自处吗?陈恒也不敢细想这个问题。

所以陈恒只能说:“钱兄,无论怎么样,别让以后的自己后悔就好。你先自己思量一会,我去去就回。”

裴怀贞刚刚派学子来找他,说是有事商量。陈恒不敢让长辈久侯,立马赶到山长的房间。见徐堇侯也在,有些奇怪的陈恒连忙给两位师长行礼。

等他坐定后,由徐堇侯领头,讲明了裴怀贞的意思。原来书院准备正式推广标点符合。这次院试的试卷,陈恒用的符号又最标准,徐堇侯跟裴怀贞都有意让他出来做个助教。

陈恒听的一愣,连忙问:“外头的人不会有非议吗?”他原本想的路子,是走润物细无声的路线。靠着一日日的潜移默化,逐渐改变世人的观念。

裴怀贞想的却不同,他知道这种事如果没有个文坛领袖牵头,真要等到四书五经成编,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他想趁着现在还有些力气,直接领头做个表率。

山长摆摆手,示意自家孩子不用担心,直接道:“有事就推到我头上,你只管跟着徐师做事。四书五经之物,由我亲手做注。他们若是有意见,就直接过来跟我论一论。”

见有山长这样的大树顶在前头,陈恒当即大喜。又很为对方的苦心倾佩,七十岁的高龄,裴怀贞大可安度晚年,现在还愿意为天下人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真心实意道:“山长,将来天下人都会称颂你的。”

听着学生佩服得话,裴怀贞却不见喜色,只淡然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真要想被人称颂,也得先挨几年骂。”说到此,连他自己也笑了,不由感慨道,“就算有,我怕也是看不到了。”

陈恒听完无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本可以学些晚辈之言,说些长命百岁的虚词。可又觉得山长的性子,必然听不得这些。怕是自己才说出口,山长就会出言奚落自己一顿。

只有碌碌无为之辈,才会感慨生命的凋落。大多数人都是追着光阴急行,山长亦是这样的人。

“去吧。去吧。”裴怀贞的精力不够,又是刚吃过午饭正犯困,索性挥手让徐堇侯带着陈恒离去。

这两人在书院的过道上,又讨论了几处明后日上课的事宜,才各自分别。

等陈恒再跟钱大有碰面,后者已经做出决定,他说道:“不论成不成,总得考一次。不然以后想起来,怕是肠子都要悔青。”

陈恒大笑,也不说其他。只拍了拍大有的后背,“没事,我们一起努力。”

金错刀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光阴渺渺,长路迢迢

当一件事情习惯之后,人们总是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就像江南这场雨,就像扬州里的人。这些字眼的组合,总有种特殊的魔力。叫旁人亲临至如诗如画的世界中,想象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

入秋后,扬州的雨势可见的减弱。虽然还是断断续续下着,扬州人却有了出门的兴致。韩昌黎的‘天街小雨润如酥’,即使放到这个季节来看,也是相当合适。

少爷小姐们撑伞走过时,雨水敲击着精致好看的伞面。其上的图案或描或绣,有飞鸟、有蝴蝶。但更多的还是花,各式各样的花,千万朵连成一片海,一直延伸到长街尽头。

这些都是匹练坊女绣工的手艺,她们的审美大胆,加之技艺精湛。今年雨势虽大,因时而动的女人们,又从中独自开辟出一些路。

也是因为她们制作的伞面如此好看,街上出行的女子,兴致才会这么高。若是站在阁楼处,除了看到一个个伞面外,就是其下因步伐掀起的裙摆。

这份朦胧美,实在太能撩拨少年看客的心弦。又有几人,能不选择撑伞加入其中。在小桥流水中,去追寻着一抹远去的倩影。

风,沿着伞与伞之间的缝隙穿行,又跑过几处桥洞。直接吹散湖面上被雨滴激起的涟漪,连晚荷也被摇曳几下,才肯吐出几缕清香,随它一道飘入书院处。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