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56)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买过货,陈恒微妙的撇了一眼宝琴。后者心领神会,将扇子叠在身后,朝着宦官笑问:“公公,不知局里可有好一点的剩品?”

小太监闻言就笑,反问道:“少爷可是要买回去给下人制衣?”见宝琴点头,他当即道:“那自然是有的,还有许多呢。这些东西成天堆在后头库里。买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

“东西这么多,要一时不察,掺进什么进贡之物。就是作废了的次品,传出去也是大不敬。”小太监很是感慨,这些东西,也就是给高门大户的下人穿,最合适不过。一来照顾主人家的体面,二来工艺确实不错。

宝琴带着笑,默默听着。一旁的陈恒,颇为狗腿的上来,搭着袖子塞了十两银子给太监。

“哎哟,使不得,使不得。我们这些伺候人的,怎么好意思收公子的东西。”

陈恒一听,又暗中加了十两。

“不可不可,让公公知道,肯定是要怪罪小的。”

宝琴这才笑道:“就是知道也没事,有劳公公一路作陪,些许俗物,全当是请公公喝杯茶。”

小宦官一听,这才敢笑着收下。脸上的热情又多了几分,拉着四人去往下一个库房。此处的地方有些杂乱,许多因染色不过关,针脚不合格的作废布料,都堆积在此处。数目之多,饶是陈恒看的,也是心动不已。

这些东西,就没什么好介绍的了。小宦只说了几处,有些是因为做工问题,有些是裁剪问题,情况不一而足。

几人听完后,宝琴笑着问了一句价格,这事小宦也说不好,只推说一到五两不等。言下之意,就是看买客的面子有多大。

陈恒借着小宦转身之际,走到视线斜角,对着宝琴先比了个朝下的三,又比了个五的手势。宝琴暗暗点头,就朝着回头的小宦问:“五两怕是有些高,不知公公能否行个方便。”

柳湘莲在旁适时道:“要是价钱合适,我给家里也买些。等回了京师,也算是帮家里有个交代。”他这话先不说真假,只要抬出家中长辈的名头,难道还真有人敢上门问不成。

“那自然是有的。”刚收了钱,小宦的口气也好商量的很,就道,“柳公子、薛少爷,你们想要什么价?”

宝琴从小跟着薛瑱到处行商,耳濡目染之下,本着落地还钱的精神,尝试报价道:“公公你看,二两银子一匹可好?”

小宦一听,也觉得没什么。高门大户常常买来买去,差不多都是这个价,走的就是一个情面。又问起两人,准备要多少。

等听到宝琴说出想买够五千两之后,小宦这才大惊失色,道:“薛少爷,你这是要给多少下人制衣穿啊。”

这数量,家里就是有座王府,下人怕也是不够用啊。

“家里亲戚多,不免要多些。”宝琴笑着作答。

小宦自己拿不定主意,他起初以为对方只是买个二三十两呢。当即犹豫道:“柳公子、薛少爷稍候,待我去通禀过老祖宗,您看可好?”

宝琴自无不可,小宦这才丢下他们,火急火燎的跑到殷久的房间,将此事的前后一一道明。殷久也觉得稀奇,怎么还有人花这么多钱,买这些作废的东西。

他第一个反应就想拒绝,自己是在苏州当差,犯不着节外生枝。可正要开口,又想到织造局的账目归档里,不会记录这些残次的剩品损耗。

到底是天上掉下来的五千两,殷久还是有些心动。要是少些,他说不定就直接拒绝了。要是再多些,又可能有诈。这不多不少的五千两,实在挠在殷久的痒痒处。

隐隐有些意动的总管,指着面前站立的小宦,道:“你且把他们说的话,再详细说一遍。”

待手下重复完,殷久又问道:“最近京师里的人家,可有来采买的管事?”见其不住摇头,殷久当即猜到,应是年关将近,这姓薛的人家想靠着这种小事,交好一些人情往来。

其实这理由猜没猜中都不重要,殷久要的只是说服自己的一个理由。此事对他只是举手之劳,毕竟事情做完都不需要填入织造局的账目,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又有柳、薛两家的长辈顶在前面,他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有这些贵人在,就是被人发现参上一本。都不用自己出手,柳、薛两家自然能摆平。

这里面的门道,就叫有心的没财、有财的没门路、有财有门路的没有这个心。

殷久很是心动的想了一会,就摆摆手道:“去吧去吧,让他们挑就是,你自己知道忌讳。”

等到小宦官快要跑出门,殷久又觉得不对,追着下人的屁股喊,“让薛家那个小姑娘,再把价格再往上抬抬。”

好个殷久,原是早就看破了薛宝琴的底细。只是惦记着薛家的名声,以及跟薛瑱的一点小交情,才没有把此事戳破。殷久从小进宫,对女性最是熟悉。旁人只觉宝琴的扮相雌雄难辨,他却一眼看出这是个女儿家。

说不好,薛家小姐这次是跟柳家的小子偷跑出来,准备讨些便宜回去卖乖,劝长辈息怒呢。

“诶,遵命,老祖宗。”

小宦官得了令,欢快的跑回库房。在陈恒塞了一百两给他后,最后以二两五钱的价格成交。双方都可谓皆大欢喜,当即请人过来写下买卖文书。只是这东西,只能留作私用。

在去见殷久之前,今日收入颇丰的小宦官,好心提点宝琴道:“薛少爷,你可莫要在老祖宗面前提,拿此文书去府衙备案的事。免得误了你自己的事情。”

“有劳公公提点,在下省的。”

宝琴知道他是好心,当即点头应允。少了这一步,确实是有违约的风险。可要摆在明面上,殷久肯定不能答应。此事陈恒已经跟她说过,宝琴答应的也很干脆。

一行人又回到前厅,这次受到殷总管的热烈接待。他们泛泛聊过几句,其中果然隐晦提及官府此事。宝琴只笑过不提,殷久当即大喜,气色更佳。

这总管发了笔横财,有心想请这俩晚辈吃顿便饭,可柳、薛二人推说马上要去杭州游玩,想趁着日子在苏州多逛逛。殷久乐得随他们去,只命紫衣小宦送他们出门。

做戏要做全,陈恒陪着薛、柳在城里又逛了半日,才回到客栈。大家刚在屋里坐下,被留在屋里发呆的春雁,便悄悄跟小姐打听起今日经过。

“陈小哥,你葫芦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药。”柳湘莲怎么也想不明白,大家明明是出来卖货,怎么来了一趟苏州,先花了五千两。

陈恒宝贝般的收好织造局的买卖文书,只笑着作答:“收拾收拾,我们明日就去杭州!”

柳湘莲见他还是不肯透露,也只能带着好奇回屋。

其他人也是好奇的很,只信达跟宝琴对对陈恒信任有加,也不愿多问。唯独春雁听到他们出一趟门,就花了五千多两,看陈恒的眼神也带着几分诡谲起来。

这小子,不会是来骗我们家钱的吧。

……

……

翌日,天色大好。

陈恒等人在晨雾中坐上客船,临到傍晚时,就到了杭州。钱塘自古繁华,正所谓三吴都会,烟柳画桥,参差十万人家。

又到一处新的地方,大家不免将苏杭两地作比较。相较之下,苏州城是水中带柔,柔中有情。莺莺燕燕之色,是四月的春歌,是五月的桥下月。

钱塘又有不同,它既有天下第一潮,又有西子湖畔的杨柳依依。可谓刚柔并济,成天地一绝。

到的时间有些晚,陈恒想着一路东奔西走,便是片刻也不曾多停歇。就将客栈选在西子湖畔,让大家都去放松放松,好为明天的决战做准备。

浙省多山,山外有楼,楼外有湖。初到贵宝地的众人,将东西都放好后,决定趁着夜色来临前开始游湖。

宝琴跟春雁自然是要去,柳湘莲也少不了。陈恒却留在屋里思考明日的事情,只让信达陪在宝琴身边同游,他们三人有柳湘莲护着,应该出不了大事。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