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6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那四王八公呢?他们做了什么?”陈恒好奇,在这场政变中,他们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致使裴怀贞想要杀他们,又要饶他们一命。

“他们什么都没做。”裴怀贞笑笑,“王子腾当日正好在陛下军中当个小官,他以贾府亲戚的名义,替陛下出面去找了四王八公。当时掌管京营的宁国府、还有统领宫中禁卫的几家国公府。”

陈恒恍然大悟,原来王子腾事后官运亨通的原因在这。又想到以王子腾当日的身份,如何能劝住四王八公。

他想了半天,突然明白过来。对四王八公的人家来说,家里这个位置已经显赫的要命。只要不犯错,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自然没必要干这些掉脑袋的事情。

既然什么都不做,就能保住富贵,那这批人袖手旁观也是理所当然了。这大概也是每个有产者的通病,四王八公如此,薛伯父亦是如此。可谓妙矣。

“所以才有了王子腾拜官,贾女入宫?”陈恒常在林家走动,贾家的事情多少也听过一些。

“你说的不对。”裴怀贞摇头,指点到,“贾女入宫在前,后才有王子腾拜官高升。”

“这是为何?王子腾不是有功吗?”陈恒一下子没听出其中的分别。

“你个傻小子。直接赏王子腾,那就代表是他应得的。何况他就做了这一件事,在陛下帐中资历又浅,真要论功能排到那里去。又如何能体现陛下拉拢安抚四王八公的心思。

先让贾女入宫,这是念王子腾的功劳,赏其一个皇舅的身份。其后再给官位,这才是陛下要告诉王子腾和四王八公的东西。”

裴怀贞将陈恒的耳朵提溜起来,一顿上下开导,后者才连连点头道:“夫子,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恩出于上,这是恩出于上的意思。”

“哼。”裴怀贞这才松手,坐在位置上开始调整气息。

论起自己的三位老师,山长的脾气应该是最大的那个。陈恒吐了吐舌头,不过陛下的一番手段,又让他见识到权力的微妙之处。

“那既然他们还有些功劳,为何陛下还会杀他们呢?”陈恒好奇的问。

“哎,为富不仁,为贵不尊。人之野心,如春日草木横生。越是猖狂,越是凄凉。”裴怀贞摇摇头,他今日话说的太多,精力有些不济。留了这句批语,就示意自己要回屋睡觉。

陈恒恭敬的等裴怀贞回屋后,才转身离开夫子家。他在街上的面馆吃了顿午饭,就朝着秋浦街走去。

……

……

赵主事这几天的日子,过的实在是痛并快乐着。

城内珠宝商投进来的钱,等到发完女工工钱,尚有十几万的结余。商人们看上去好像是吃了大亏,可换个角度想。他们不仅独占秋浦街的高端金器珠玉,今后还能吃到秋浦街的分红,才是他们甘心背弃李卞的理由。

陈恒给他们订的方案,实在优厚的过分。李卞对这些珠宝商又没有救命之恩,自然合则来、不合则去。商人的本性如此,也怪不得他们势利眼。

唯一可惜的是,他们上了秋浦街这条船。商人们就开始催促赵主事,赶紧拿着他们投的钱去苏杭进货。这也算是难为赵主事了,他可是见过库房里的那批货,知道织造局给的东西都不是上乘好货,哪里敢拿出来给大家看到。

今日一早,陈恒没像往日一样来秋浦街坐坐。赵主事心里也是慌的很,正午过后,他就站在楼下没动。走来走去,一直等到陈恒出现,他才心思大安道:“你可算来了,陈郎,快坐,快坐。这一早上,你跑那里去了?”

“哈哈,读书去了。”陈恒解释一句,瞧赵主事一脸急色,便笑道,“钱不是都到了嘛,你还急什么。”

“我的好陈郎,往后的路要怎么办,你也没个章程跟我说啊?”赵主事主动给陈恒到了一杯茶,又从旁拿过一柄扇子,给对方扇起凉风。

陈恒哪里能受得了这个,直接起身道,“走走走,我们去坊里看看。”

两人并走一路,又一次来到匹练坊内。还未到门口,就撞上仍做男儿装的宝琴,正领着春雁从里头出来。

“陈大哥。”

“你怎么还穿着这个?”

两人一照面,都有些意外这份巧遇。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元春封妃

才听到陈恒的话,宝琴已经蹙着眉头,嗔怪道:“大哥,莫非是要学那李逵,做一回卸磨杀驴者?”

见宝琴露出不悦的神色,陈恒连连大笑解释,“二弟勿怪,我以为伯父会派个管事来帮你。”

宝琴摇着纸扇,神情又变成微妙的小窃喜,追问着,“看来大哥不是怪我出来抛头露面。”

听出对方微微上翘的捉弄尾音,陈恒赶忙摇着头,坚定道:“哪儿能啊,若无二弟相助,此事怎么可能如此顺利。”说到这,他自己都笑出声,又把话题转到别处,“你店铺的事情,弄得怎么样?”

“我们回来时,就已经差不多。”宝琴合上纸扇,跟在陈恒、赵主事的身后。她如今也是秋浦街的店家,跟过来看看倒是无妨。

那间薛记店铺,薛瑱自然看不上。他本想等女儿回来后,就随便派个管事过来接手。也不说赚不赚,意思个几年,只要别亏太多就成。

实在不行,反正店铺已经买下,回头租给别人,自己坐着收钱,也是个三瓜俩枣的营生。

奈何宝琴说什么也不同意,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回家后就反驳了薛瑱的安排。拿着自己的两千两私房钱,一副你不同意、我也能自己干的架势。

薛瑱无法,在赵主事还了他们家的五千两后,又留了两千两给宝琴。只跟对方说,要是赔光了四千两就回家。

路上,宝琴絮絮叨叨的说着家里的事情。陈恒也不随意发表意见,大多时候都在笑。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薛瑱跟宝琴两人的想法都没错。

甚至最后薛瑱能同意,已经算是现在十分开明的长辈。大姐能出门,是因为帮娘家做事,又有大姐夫支持。宝琴这可是自己出来做生意,性质完全不同。

他们三人已经走进坊内时,陈恒便停了胡思乱想。他拉着赵主事、薛宝琴在四处转了转,针对坊里的各处安排,又提前做出调整。

因有苏杭的事例摆在前面,赵主事如今对陈恒可谓言听计从,十分相信对方的判断。如此将匹练坊逛完一圈,陈恒去了一趟桑林,跟桑农聊了聊明年生丝的大概产值。

等大家再次回到办事处,随行的人已经多了两名老练的绣工,一个姓王、一个姓徐。都是扬州人,早年学的也是扬州技艺。

陈恒将这两个人请来,也是作为一会的技术顾问,方便他直接问询各处要点。

众人在厅内各自找好位置,王、徐师父见陈恒还坐在赵主事的上面,都有些吃惊。她们都没想到这个少年郎,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

作为秋浦街的真正主事人,陈恒也没太在意两人的神色。有些事用结果说话就好,威信不是别人给的,全靠自己挣。

至于像之前那样一直躲在后头,当个暗中的掌控者,以后处理起事情不免有些麻烦。陈恒想想也就干脆掀牌,坐在众人的前头。

“染坊、织坊的人太多了,我们现在用不到。”陈恒一句话还未说完,两个老师傅的心情已经提起来,“这两天查一下,选出技艺合适的人,新设一个裁衣坊,就放在绣房的后面。”

见少年郎不是裁人,两位老师傅放心些,再见到一旁的赵主事拿起笔开始记录,更加疑虑陈恒的来头。

陈恒也是没办法,如今秋浦街的生丝,都要优先运往苏杭,前两者确实没有必要保留太多。

陪坐的宝琴,在旁一听,将陈恒的想法跟自己的一对照,就问道:“大哥,是想做成衣?”

“是啊。”陈恒点头,如今买来的布匹,都是次品、半成品。秋浦街的精力,自然是要在改进和设计上。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