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6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有了这个好头,陈恒又对赵主事道:“以后来的大师傅,只要手艺过关,我们全部给五两的工钱。”

赵主事听的有些肉疼,又是一笔开销出去。可现在林知府将一切托付给对方,他也只能答应下来。

忙完了这件事,陈恒从赵主事手中,拿着珠宝商们签的文书往府衙走去。等到他从府衙处离开,一家叫‘秋浦街布行’的商会也应运而生。

这家商会今后会直接掌管街道的事务,如此的做法也是为了今后能跟苏杭掰手腕。离开成规模的产能,要是放任秋浦街的商家单打独斗,谁能敌得过苏杭的织造局。

目前商会里,投入巨大的珠宝商们占五成。府衙占剩下的四成,只这四成,等到以后出现合适的人,还会转让出去。

薛宝琴因靠着织造局的关系,独占一成。这是陈恒对她的关照,也是因为现在少了织造局,大家都玩不转。所以薛家的入场,是必须的事情。

在商言商,陈恒不愿替秋浦街欠下太多人情。就连他自己,等到秋浦街走上正轨,也会挑选合适人,来接手主管之职。

陈恒知道,秋浦街是他人生的一站,却不会是他的终点。原来的赵主事,会继续留在商会里,作为府衙的代表,负责监管之事。

只是赵主事跟珠宝商们一样,都没有实际的经营权,后者还能拿拿分红。前者,就只有商会额外开具的工钱,聊以慰藉。

不过现在秋浦街百废待兴,又有自己坐镇,赵主事还能参与进来。等到继任者出现,就可以拿着这条名目,随时将对方架空。算是陈恒为继任者的考虑,避免对方以后做事束手束脚。

办完这些琐事,陈恒也算忙的差不多。直接扭头去书院,找到薛蝌、徐堇侯,将自己的请求跟他们一提。

后者也是第一次接到这种闲活,往日画画多是自得其乐。初次一听,兴趣都是十足,答应的十分干脆。

约定好三日后来取画,陈恒留下五十两订金,便直接转身回家休息。

……

……

其后的几日里,陈恒大多在两头忙。早上在山长家读书学习,下午就在秋浦街忙事。薛蝌等人也是发现这点,虽然好奇对方为何突然不来书院上课。可有了秋浦街,他们真要找陈恒,也知道去处。

花了一百两从外头收来各种仕女图,陈恒拉着宝琴,跟坊里的绣工一起定下要裁剪制作的款式。

其中徐师有两幅入围,是公认的审美过关,做法简单。薛蝌做了三幅,选中一副,也算马马虎虎。让薛蝌最奇怪的是宝琴,他妹妹画了五副,全部选中,无一例外。倒让薛蝌称奇不已。

订下了图纸,剩下的就是加班加点的干。一头是成品的布,一头是明确的图纸。做起来自然不用多做赘述,如今人数最多的绣房,任务最重。

她们的针脚,要做到尽善尽美,将次品布料重新做成衣物,这里面要用的精力、心血可想而知。可惜大多数人的技艺,才开始跟着徐、王学习深造。陈恒只好按照她们的技艺水平,做了更加细致的分工。

以小组的单位,每组负责自己最擅长的区域。一道道手艺下来,确保能尽快产出成品。这些事情,自然有赵主事帮忙盯着。

陈恒得了空,就专心跟着裴怀贞学习。山长教书实在有趣的很,他常拿着朝廷发来的邸报,将上面的消息讲给学生听。

要是碰到人事变动,就给学生讲一讲这两人的来历,以及变动的好坏。要是看到地名出现,就说一说此地在历史上的典故,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

如此过上一个月,裴怀贞突然拿着新到的邸报和信件,冲着陈恒不住招手道:“恒儿,你来看一看。”

“怎么了?夫子。”

正在埋头写文章的陈恒,搓着手往裴怀贞面前走。如今已是十一月,天气转冷,气温急转直下,他坐在位置上写了半个多时辰的文章,手都有些冻僵。

“你看看这句话,看看你能看出什么门道。”

裴怀贞指着邸报上的一处,陈恒顺势看去,只见上面写着:因贾氏贤才淑德,特封为贤德妃。

陈恒见此已是吃惊,没想到此事发生在十一月。他最近跟着裴怀贞,已经对四王八公有深入了解。再看向这份旨意,更觉得微妙。

裴怀贞又拿出京师学生寄来的信件,拿给陈恒看过。上面有说道:陛下因孝敬太皇太后,允许妃嫔每月二六日期,亲属入宫探望。太上皇觉得亲属来探望,宫里不免乱糟糟,又感觉亲人在宫中相会,多有不便。另准宫中嫔妃,除每月二六日外,还允许嫔妃自己回家省亲。

陈恒读到此已经感觉不对劲,又往下继续看:陛下说,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省亲。

写这份信的人,字迹端正,叙述也是直白平铺。应该是将外头的消息,只做了转述而已。倒没有删减,添加感想之处。

见学生将信放下,裴怀贞裹了裹身上的棉衣,问道:“你怎么看?”

“古来省亲之事,连戏文里也是没有。”陈恒叹息一声,突然明白为何贾府建完大观园,就会有盛转衰,“陛下说凡有重宇别院者,才能省亲。想来心里还是不愿答应此事。”

“还算聪明。”裴怀贞点点头,“总有些傻大胆,听不懂一个‘凡’字。那你说为什么要封贾氏女,为贤德妃呢?”

“定是边关战事焦灼,皇上要安抚、拉拢朝中勋贵。”陈恒如今也知道,荣国府跟宁国府在勋贵中的地位和号召力。

“然也。”裴怀贞继续提点,“你再想想为何要牵扯到省亲上?”

对啊,为什么要牵扯到省亲?陈恒皱着眉思量,突然想道:“可是因为宫中迎娶的嫔妃多是勋贵人家。两头借此……”

陈恒举起两只手,做了个互掐的手势。话说到这个份上,裴怀贞就知道这孩子是真懂了,有些话说出口必然不敬,山长索性让学生噤声思考。

“懂了就好,自己好好体会体会。”

“是。”

陈恒老实坐下,他知道山长的意思。只沉默着将脑子里的思绪理了理,更觉得双方博弈的凶险。

如今李贽孝德有亏,太上皇突然传旨,让宫中嫔妃省亲。李贽若是阻拦,就是碍了臣子家的孝道团聚。

此事都不用多想,有心人只要稍加编纂,就可以给李贽留下不通人伦的印象,更加深了天下人对他不孝的认知。

当领导的,最需要维持的就是自己的形象。这方面要有损,以后还怎么服众,史书又会怎么写。

要是李贽答应,这好处又落在开口的太上皇上。这份这种前无古人的恩宠,是太上皇给的,可不是李贽。回头勋贵,是感激太上皇,还是李贽这个陛下?

如此卡在中间,难怪李贽用了‘凡’字来提点嫔妃,你家要是有够规格的地儿和屋子,想要见就见。只是回头自己想想,要怎么解释自家有这种逾制的建筑。

要是没有,那更好,老老实实在宫里呆中,别没眼力劲的往上冒头,给自家找不痛快。

现在边关战事急,国库也是缺钱的很。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露财,大肆铺张环宇别院,那下场……

陈恒轻笑一声,不在多话,将手中的信件还给山长,又自去读书写文章。

……

……

十二月下旬,贾敏突然收到娘家来信,写信的是贾老太太。她在信中提到:自家准备盖省亲别院。又说了自己了解元春这孩子,房子盖好后,她一回宫,必然会让家中姊妹住进去。想问问她跟玉儿,对院子可有想法要求?自己好让盖房的人,注意一二。

贾老太太是惦记自己的宝贝女儿跟外孙女,可她没想到贾敏初见此信,几乎都要气晕过去。也就是贾敏性子要强,没因此气出病来。贾敏这边憋着气,跟自家相公天天商量着对策。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