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7)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只能在黄管事的引路下,面不改色的朝府内走去。可等他一踏过大门,立马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

左三个男丁、右三个女仆各执灯笼,站在道路两旁浅浅弯身行礼后,还不等陈恒做出反应,已经小步至陈恒四周掌灯。

黄掌柜对此习以为常,只做出请的手势。一行人继续朝着府内走去,中间又是穿过假山池水,又是拐过几道弯,真正是把人都看晕了。

陈恒为何能把环境看到清楚呢?天可怜见,这天杀的盐商把灯笼挂遍府内,甚至连假山上也用竹节吊了一盏孔明灯上去,真正是让人没法评价。

最终,他来到一座厅堂前,待陈恒走进时,里面已经坐了七位书生。书生边自有婢女服侍,与掌灯女却不是同一批人,衣着更华丽些,姿容也要高出一筹。

黄管事将陈恒引到位置上坐下,就立马退下去。接替他的是一位步履款款的婢女,刚上来就笑着给他沏茶。陈恒只做老僧入定状,不看不喝。

此时从屏风内走出一人,打扮倒是寻常,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见到黄管事跟在他的身后,陈恒还以为他就是冯老爷,哪想到对方一开口,就说道:

“诸位,在下是府中大管事季常贵,今日盛情邀请各位来此,老爷本想亲自来此。只是不巧,今日有一位贵客特来府中游玩。他跟老爷是多年至交,老爷实在无法抽身,只好让在下过来敬陪,还望各位贵客海涵。”

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无非就是把人请来,又把人晾着呗。在做的书生,多有意气之辈。不免有人发难,“人是你们请的,罪也是你们赔的。不知是什么样的贵客,让贵府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问得好啊,陈恒心中对这位出头鸟不住点头。

季管事好像也在等着他的这一问,闻言笑道,声音也上扬一些,“他正是当朝翰林公,梅半山。”

书生们听到此话,都有些慌乱。先前问话的那人,连忙起身作揖。

翰林公?梅半山?

陈恒微微扬眉,一时弄不清楚这个人,是不是自己看红楼时知道的哪一位。

……

……

其实这梅半山不叫半山,半山是他给自己取的号。他本名叫梅瑾,字长龙。因擅画的一手山水,就自号半山。

此时冯老爷正拉着梅翰林,在另一处小厅内闲聊。两人面前摆着一副山水图,梅翰林负责鉴赏,冯老爷负责听。

“能在生纸上画出这等挥洒自如的大写意,除了前朝的青藤居士。世间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梅翰林赞不绝口,特意拿起手帕擦了擦手,才将手指点在纸上。他微微闭目,好像在感受笔锋在纸上游走的痕迹。

“这纸还有生纸跟熟纸之分吗?”

梅翰林面对冯老爷的问题,忍不住摇摇头,睁开眼说道,“熟宣纸,墨滴在上面如水滴。生宣纸则不同,只是一滴墨便能浸透其背,晕出墨染。”

说到这里,梅翰林又是叹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冯老爷解释,技艺得高超到什么程度,才能驾驭住游走笔墨跟放荡不羁的生宣纸。

他心中越是想,便越是感到一座高山立在眼前,让人望之生畏。就好像每个爱诗词的人读到谪仙、东坡的作品,感受着他们身上那远超任何人的才华。

冯老爷听了半天,也没听懂。只在一旁笑道:“下人送上来的时候,我还光说它画的好。今日若不是你,我又怎么知道它是此等稀世珍宝。”

“可惜这样的俗物落在我手上,也算是暴殄天物。半山公不如收下,日后挂在书房。以后看到它,还能想起扬州有我这个老友。”

“此话当真?”

梅翰林一时也没把持住,对于他这样懂画爱画之人,得到一副青藤居士的真迹,真就跟当年高中进士一样高兴。

第二十四章 图穷匕见

“怎么不当真?半山公,是不是嫌我满身铜臭,不想认下我这个老友?”冯朱故作大声,满脸的沉痛和惋惜。

“你要是把这一着急就称我的毛病改改,换成在下还有些斯文气。”梅翰林恋恋不舍的将目光从画作上收回,调侃着面前的扬州一富。

“半山公要是这么说,还不如当个好心的活菩萨,将犬子收入门下悉心教导,才能治一治我府上的铜臭味。”

梅长龙笑一笑,没说话。他是见过冯朱的儿子,肥头大耳性情乖张,平日要不是有他爹管着,早就无法无天了。

“这画也赏完了,我们何不小酌几杯。我刚好有个顽笑话说给你听,你听了保准会笑。”冯朱拉着梅长龙的手,做出亲昵状。后者刚得一副宝画,见此也没拒绝。只是问道:“是何事。”

“前段时间,林大人的爱女不是过生辰吗?”冯朱将梅长龙拉至桌上,刚坐下就有七八位婢女上前来伺候,两人净手的净手,漱口的漱口。“当时林大人请了我们过去作陪,赵家的那个蠢货,昏头昏脑的送了一副字迹,你猜是谁的?”

梅长龙端着茶杯,轻轻吹一口,心情颇好的配合道:“是何人?”

“李,太,白!!”

冯朱一字一句说完。

“噗!!!”呛个半死的梅长龙涨红着脸,一边拍着胸脯,一边用手指着冯朱,好半天才缓过来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冯朱只是嘿嘿傻笑,继续道:“他只知道李白为谪仙,却以为李太白只是个附庸风涯的狂徒。便想把它当成礼物,送出去便是。这人一贯的抠门,宴上知道此事,一回家就把管此事的下人打了一顿,发卖出去。”

梅长龙关心的却不再这上面,他站起身绕着桌子走上几圈,满脸急色喃喃自语道:“小小一个女娃子,如何当的下这样的稀世珍宝。不行,我要去陛下面前参他一本。”

听到此话,冯朱忍不住撇撇嘴。你若是有这个能耐,也不能让一个后生进士爬到你的头上。别看林如海现在只是个小官,可他权重啊,管的是扬州一等一重要的盐政。

而且听说他深得陛下信任,只等韦大人期满后,就要接下知府一职。你一个三甲进士也就在我面前装装翰林公的样子罢了,谁不知道你此来扬州是为何事。

“那副墨宝后来如何?真就被他们收入府中了?”梅翰林很是惋惜,深觉宝物落入贼人之手。

“那我可要恭喜半山公了。”冯朱拱拱手,笑道,“半山公此来扬州,不是正要在扬州书院担任学正吗?刚巧林大人将其捐给书院,想来等你上任后,就能将它拿来挂在书房欣赏。”

“此事不可,我此来是受陛下所托,辅佐裴大学士办好书院一事。岂可将此物挂在自己书房内?既然它被林大人捐到书院,正要拿来给士子们日日临摹,增进笔力的才是。”

梅翰林非常不认同的摇着头,却回到位置上安然坐下,言语中已经不再提及参林如海的事情。

冯朱不懂风雅,却懂人心。他那里看不出对方的意思,只是笑着倒酒。刚巧一排小厮,端着各色佳肴走进来。

上一盘菜,就有下人在旁报着菜名。头四样是: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梅子姜。都是用了一等一心思的膳食,你道为何三月就有荔枝?扬州盐商嘛,凡事有钱就有法子。

中四样是:麻腐鸡皮、鸡头穰沙塘、盘兔旋炙、滴酥水晶脍。

后四样,又变了个法,依次是:香糖果子、蜜煎雕花、牡丹鸡碎、莴苣笋。

如此酒过三巡,饮至半酣。在婢女的服饰下,梅翰林甚至唤来墨宝,写了四个大字给冯朱:风雅至极。

冯朱极为高兴的收下,说自己今天识得一件珍宝,又收获一件珍宝,真是喜上加喜。

梅翰林也是高兴,面红耳赤间,真叫一个平生快意。

冯朱却起身推说自己要去给对方准备一件礼物。就留下对方独自畅饮,自己则起身走到外面,行至游廊时,有一名管事迎上前,递上一叠银票。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