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27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像下午那次跟客人吵架的事情,这几日在街上也时有发生。这叫什么事,哪有客人上门还往外赶得。职业素养的缺失,缺少专业的人才,都是因为秋浦街起势急,缺少了必要的培训。

说到这,陈恒到又想起一事来,便请教道:“伯父,我还有一事,想跟你请教一下。”

“你说。”林如海点点头,示意对方只管说。

陈恒便将自己想要将坊里的女人,拉出来一批当跑堂小二的想法一说。这也是办法的事情,如今街上卖的最紧俏的就是女服、童服。小二如果都是男人,不仅不能精准把握客人心思,沟通之间发生的矛盾也少不了。

而各家各户里,多是女人管家管钱。既然改变不了客人的现状,那要做改变的只能是秋浦街。只是现在让女人出来当跑堂,除了青楼,其他店铺都是少得很。

这事会惹来非议是一定的,林如海明白陈恒需要府衙帮忙背书,心中想过陈恒刚刚说的利弊,考虑到以后的营业额还能往上涨一涨,便道:“可以,不过要想此事顺利,伯父再给你推荐个人……”

“是裴师吗?”陈恒答道。

林如海闻言而笑,点头道:“他是文坛领袖,你跟他说一声。有他跟我出面,你做起此事来,不会再有阻碍。”

“是,我明天就去找夫子商议此事。”

事情谈到此处,该报备、请示的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两人达成大局上的统一默契,林如海也不再留客,等陈恒请辞时,只说了句年后记得来家里拜年的叮嘱。

陈恒笑着应下,便跟黛玉一起离开书房。见兄长还要回秋浦街继续办事,林妹妹也不好意思拉着陈恒闲聊,送对方出府时,将自己这几日的担心、疑问,在路上说了说。

听到林伯母最近身子和心情都欠佳,陈恒想了想,就道:“应该是京师里的事情。”他把从裴怀贞哪里听到的消息一说,又建议道,“妹妹,你不是跟她们常有书信往来吗?不妨写信过去,旁敲侧击一番。我想伯母心情不佳,一定是京师那边有什么动作。”

能有什么动作,无非就是建大观园呗。陈恒知道此事,只是不好做个未卜先知的神人,才隐晦的一提。

他说的是探春、湘云等人,黛玉回到扬州后,跟这些表亲姐妹,倒是没有断了联系。

林黛玉这才知道,京师里还有此等大事,心中隐隐相通一些事情,便道:“好,我回头就给妹妹们写信。”

两人说着话,已经到了偏门。现在的天色十分昏暗,加之寒风阵阵,时不时从衣领处灌入。林黛玉见陈恒打了个寒颤,忙怨道:“兄长,你也该多穿些才是。”

陈恒也没在意,笑着收下妹妹的关心,又解释道:“没事,出门走几步,身子就暖和了。”他们之前一直待在书房,里面常备暖炉,跟外头的寒气确实有天壤之别。

林黛玉又抬头,见酉时才过了一半,天色已经昏暗的不行,又道:“兄长,我找个人送你回去吧。”

这天色,要是没个人在前头提灯引路,叫人怎么走夜路?

陈恒突然来了兴致,指着门外,笑道:“妹妹,兄长跟你打个赌,你信不信只要推开门,就有神仙替我引路。”

被兄长这样一逗,林黛玉却面露不信,只抬眼看看无月无星的长夜,摇头道:“兄长就知道胡说,我才不信呢。”

“嘿。”陈恒呼了一声,笑着婉拒紫鹃替自己开门的事情。自己握住两个门把手,得意道,“妹妹瞧好了。”

门一开,林黛玉忍不住踮脚探头。黑蒙蒙的长街上,在右侧的角落,果然有一个人提着灯笼等在此处,听到偏门里的声音,正举着灯笼往这边看,见出来的果然是陈恒,那人当即喜道:“二哥。”

“是我,信达。”陈恒朝着黛玉挤眉弄眼一番,示意自己的神机妙算,又朝赶来的信达道,“等久了吧。”

“不久,不久。”信达连连摆手,唇边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被吹散开。

林黛玉这才知道为何兄长走的如此匆忙,心中即为两人的感情高兴,又有些急切道:“怎么就知道在门口等着,冻坏了怎么办。”

“林小姐,我没事的。”信达连忙摇头,又跺跺脚,“我自小体热,不怕冷。”

陈恒笑过一声,知道这俩要是对答下去,怕是要许久。就一步跨出门,直接跟黛玉摆手,“妹妹,我先去忙事。你也早点回去歇息,别冻到自己。”

“信达,我们走。”

信达什么话都没说,只默契的走在哥哥前面,提着手中的灯笼。

“我不是叫你在街上等我吗?”

“我怕天色太黑,二哥看不清路。”

“呵,忘记小时候都是谁带你玩了?”

林黛玉一直等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长夜中,等到连声音都听不见。才让紫鹃关上门,一起往屋里走去。

……

……

陈恒回到秋浦街上,店铺、库房、办事处三方都已经对过账目,就等着他回来签字验收。见大家都已经吃过饭,陈恒的心思也稍安,一边吃着信达留给自己的点心,一边当着众人的面亲自验算,确认无误后,才终于放众人回去。

今日的生意,比前两日还要好上许多。众人辞别之际,嘴上都少不了喜庆话。

“东家,咱们这生意真是一日好过一日。”

“都是仰仗东家慧眼识珠,运筹帷幄。”

陈恒笑着应下,又客气的送走账房先生,才拉着赵主事继续商谈事情。听到府衙那边,会亲自处理收货的事情,赵主事也是一脸喜意。

“那提早开坊的事情呢?”

“府衙那边也准了。”陈恒笑着点头,“等到年后开春,我们可以提早一个时辰开坊。”

“好好好。”赵主事连连叫好,如今他是巴不得工坊里十二个时辰都开工。扬州城里有百万人,又恰逢年关,摆上架的衣物根本不愁卖。

“等过完年,我们要继续招工。”陈恒已经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

“这次要招多少?”

“以一万为准,只招女工。”陈恒想了想,又补上一句,“这次咱们只招扬州人,可以多考虑一些各县各村的农妇。”

前两年大灾小灾不断,乡下人的年景一定不好过。借着这个机会,把锁在家里的女人们请出来,多释放一些劳动力,才是当务之急。

错过这阵东风,等到乡下人回转过劲,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机会了。陈恒的心思,赵主事猜不透,只在心中算了算钱。照这个情形下去,感觉再多个一万人出来,秋铺街也养的住。

“好,这事我马上准备办。”赵主事当即点头。

“还有两事也要准备下。一个是去城里找些女先生来,我们要在坊里开设晚课。教女工读书写字。如果女先生懂算数,则最好不过。”

一听到陈恒又有吩咐,赵主事连忙拿过纸笔记下。

“还有一事,现在咱们手头的店铺,可以再放一批出去,这次只要食铺。城里的酒楼,要是肯进来,咱们也给他一些优惠。”

“酒楼?”赵主事写完就问,“可是好的店铺,我们都已经卖出去了,酒楼肯来吗?来了,我们好像也没地方给他们啊。”

“可以设在二楼嘛。”陈恒笑了笑,又开始提点起赵主事,“二楼的屋子,大多都是空着的。店铺的人买去,也是放着歇息之用。”

“一直闲置,未免太过浪费。”陈恒摇头叹息,“这事,我们出面牵个头就好。谈成什么样,能不能成,都让他们自己来办。”

“好。”

陈恒再想几遍,确认没什么要交代的事,就吩咐赵主事早点休息,自己则带着信达回家。

等他们俩人到家,顾氏等人也回来没多久。最近工坊里事情多,顾氏自己也没时间教训早出晚归的孩子,只在饭桌上跟家人唠叨着:“坊里也不知道来了个谁,最近工活越来越多。”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