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2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宝钗真没想好自己有没有这个意思,之前让莺儿出去,只是下意识之举,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跟妹妹的相聚。

看着面前步步紧逼的黛玉,宝钗突然一笑,这抹笑容,跟她往日有些许不同。她问:“妹妹,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姐姐请说。”

“你是喜欢木簪子,还是喜欢金簪子?”

这问题,林黛玉听懂了。她当即答道:“我喜欢自己喜欢的簪子。不论它是木簪子,还是金簪子。”

这份坦诚直白的率真,才是林黛玉最能打动宝钗的地方。别人这样说,宝钗还会另做他想,当作虚词。可黛玉这么说,她知道对方就是如此想。

“哪怕只是根木簪子?”

“嗯。”黛玉认真点头,“不管它是什么凌云木,还是普普通通的林中木。只要我自己喜欢就好。”

说着话的时候,黛玉素净的衣服上,迸发出与众不同的鲜活气,就好像一朵摇曳的早花,终于到了盛开的时候。

宝钗端起茶,给对方倒了一杯。停了片刻,才道:“姨父有两个清客,一个叫单聘仁,一个叫詹光。”

黛玉点点头,知道宝钗口中的姨父,就是贾政。

“姨父外出任职后,他们就常跟着哥哥厮混。”宝钗想着薛蟠那些荒唐事,又回忆起哥哥的醉话,“有次他们喝多了,这俩人就把自己底细说出来。他们读了一辈子书,屡次科试不中,就去买了个功名来,投到喜爱读书人的姨父门下。”

“前几日去王家赴宴,姨母担心宝玉料理不来外事,就让两个清客陪着打点、应酬。那时候他们就站在中堂台阶上,翰林院的补缺进士就坐在庭院里。”

“妹妹,即使如此,你还觉得木簪子好吗?”

迎来送往的名利场,宝钗见识到的何曾只是这点。这单聘仁跟了贾政后,没多久就娶了几个妾。詹光更是觉得发妻年老色衰,休妻另娶。

情字最重,情字又最浅。来的快,去的也快。

黛玉也明白了,宝钗姐姐不是饱读诗书后的甘心认命,而是看多了聚散离合的大彻大悟。这份大彻大悟,让她更知道儿女情长的单薄。

既然万般不由人,既然都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局,何不选条最正确、顺合家人心意的路,起码沿途的风景也要更加不错,不是吗?

真作假时假亦真,宝钗将自己的本心隐在深处。只堆砌出一个人见人夸的高山隐士,做一朵亲朋故友眼中的富贵牡丹花。

父母生我养我,这份恩情,总不能弃之不顾。

寒窗苦读十年的进士书生,尚能被名利困在庭院中。一个困在大院里的女子,纵是有聪明才智,又能如何?

“嗯。”林黛玉点着头,算是回答宝钗的问题。她思索一会,反问道,“姐姐,真的觉得表哥是个金簪子?”

论理说,表哥确实是个极好的人。家世好、模样好,脾气好。虽不爱读四书五经,可也是爱看书的。懂些雅趣、妙处,平日谈起话来,也是个温柔的贴己人。

至于上不上进,都是其次。这样的人家,再努力,又能努力到哪儿去。

可黛玉对宝玉就是提不起心思来,她一闭眼,就是跟陈恒的相识经过。两人携手读书论经,相互见证过彼此的生活。见识过对方在城外安置灾民的自信,也看见过他意气风发的得意,更见识过他风雨兼程的赶路模样。

往昔种种,荡漾在心中。林黛玉知道,不论以后的结局如何。她此生是非兄长不嫁了,无论母亲是否同意。

人心嘛,总是偏的。我就是这么个小心眼的人呢。林黛玉露出得意的窃笑,宝钗见此,知道这妹妹想起的人是谁。

“左右都不知道金簪子、木簪子,哪个最好。不如选个最好看的,先戴着。好歹看着舒坦些。”

宝钗说笑着,她对宝玉是动心的。这样家世、模样的男儿,几个怀春少女能拒绝。

至于这份心动里,因何而起,那就不得而知。里面参杂的情绪、人事太多。压在宝钗肩上的东西也太多,多到她无法分辨内心。

刚刚紧张激烈的气氛,逐渐放松下来。只因两人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她们看上去好像在讨论陈、贾二人。其实是在表明自己,站在生活前的选择。

都是极聪明的女子,又怎么会看不透人情世故。正是看的太明白,底色相近的两人,才会选择不同的路。一个负重前行,一个率性而活。

这一刻,两人都越发欣赏起对方来。一个因有父兄相助,让心胸、眼界更加开阔。更能明白时下女子的不易,更心疼姐姐的才情。要是个男儿身,宝钗姐姐必能过得很好。

一个又爱着对方的率真和自由,人总是会被自己没有的东西吸引。区别之处在于,是嫉妒、还是得到、或是毁掉。宝钗两者都不是,她只是单纯的欣赏。

两人之间少了宝玉这个核心矛盾,倒叫宝钗更加真切的看到黛玉的好。谁叫这么多年来,只有黛玉一个人问过她,多久没出过门。

“玉儿。”喊出这个称呼,宝钗自己都吓了一跳。她从未这么喊过人,更何况还是黛玉。

林黛玉也是给吓到了,没想到宝钗叫的如此亲昵。忙道:“姐姐,怎么了?”

“你一定要好好的。”既不知心情因何而起,宝钗索性就随着本心而动,真挚道。

真挚常有。这份随心的真挚,而不去计较权衡利益、言语得失的真挚。真叫宝钗感觉一阵快意,她突然明白了些什么东西。

“嗯,姐姐,我知道。”黛玉点着头,又问,“舅母可是把主意打到我身上?”

“无妨,你若是不喜欢,我会帮你挡回去。左右你也看不上她家的金簪子。”宝钗眨眨眼,故意逗弄着对方。

她更知道王夫人自己就不愿意,全是因为娘家的意志强压。某种程度上,她跟王夫人倒是同病相怜的很。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林黛玉马上起了玩心,反问着,“姐姐缘何得知,我不喜欢呢?”

宝钗笑过一声,脸上的笑容中,带着几丝捉弄玩味,那份端庄大气,较之往日少去甚多,“只要你舍得你的木簪子。”

“别别别。”林黛玉忙摇着头,又用双手托住下颌,“我也不指望他是什么凌云木。只要是他,就好。除了他,我谁都不要。”

宝钗笑而不语,她对宝玉的感情,却完全不一样。索性不在此事上较劲,只淡然道:“金镶玉也好,凌云木也罢。都是他们男人的事情,跟我们又有何关系。”

话说到这份上,宝钗也不在掩饰自己的心意。她真是这样想的,世道如此,谁也奈何不得。

“也不见得。”林黛玉突然捂嘴偷笑,“姐姐,我家的兄长,可未必就是如此的俗男子。”

“哦?!”宝钗挑挑眉,也问道,“那我倒是想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取了你的芳心。”

这叫林黛玉如何说的明白,她踌躇思考半天,方才道上一句,“姐姐以后若是有暇,该去扬州看看的。”

真要说陈恒、跟宝玉,这两人身世、才学、性子差距都极大。放在一处比较,未免有些不公平。可拿着他们的共同之处,放在一处比较。林黛玉就能看出高下来。

表哥虽然待府里的姑娘、丫鬟极好,这个也轻声细语,那处也为对方着想。可那份关照,是拿着自己公子、主人的身份。说是关怀尊重,不如说是依照本心随心所欲、或是男人对女人、上位者对下人施舍怜悯也可。

可兄长是不同的,兄长的关怀照顾,是真正把别人当成一个人看。既不会因为是女人就小看对方,也不会因为是男人就高看一些。兄长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只有观念、心善与否。

“君子当自强不息。这话,放在女儿家身上,也是一样。君子,从不曾有过男女之分。”

能以此话告诫自己的兄长,从不介意女人出来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更常常帮着秋浦街的女工,在红尘中找到自己得以立足的前路。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