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34)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这是陛下给的第二次机会。”薛瑱笑了笑,语气却十分萧索,“第一次是陛下刚刚登基时,让自己选中的探花郎迎娶贾府长女。何况,那是陛下给贾家的机会。跟我们薛家有什么关系。我们薛家的存亡,陛下怕是懒得花时间考虑我们哟。”

话说到最后,薛瑱自己都不知道,他的面色有多难看。薛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那爹爹为何从不将这些事,说给伯母听呢?”

话都说到这份上,见儿子还是没开窍,薛瑱也是急了,道:“你个棒槌,你来告诉爹,你伯母姓王还是姓薛?她心里要真装着薛家,能拿着我们家的银子去给她兄弟铺路吗?”

见到薛瑱开骂,薛蝌连忙站立一旁,做垂听状。

“蝌儿,爹平日教你的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根本。若是没有这些根,你连自家大门都出不去,谁都瞧不上你。可你要只知道将它们奉为圭臬,那也是蠢不可及。做人要学会审时度势,要会变通。不可拘泥于死板的道理。因地制宜的道理,你可晓得……”

“我……我……儿子明白了。”薛蝌不甘的低下头,他希望一切都只是爹的猜测,可又觉得爹分析的鞭辟入里,让他不得不信服。

“现在你知道,为何爹从你小时候,就带着一家人游历天下了吧。其一是你伯母容不下我们,担心我们家夺权,只有离得远了,她才能放心当家。其二才是开阔你的眼界,不再困于一家一宅的争斗中。”

薛瑱语重心长的教导,心中又不禁宽慰自己,不急不急,孩子毕竟还小,自己又是壮年,起码能护着儿女将来成家立业。只是自己终有老的一天,现在不教会薛蝌,等自己老了,他以后要怎么护着宝琴,当起这个家。

“那这何掌柜……”

“救呗,毕竟你伯母才是我们薛家的主母。”薛瑱挑挑眉,语气颇为嘲讽。

薛蝌闻言沉默,今日听到的东西,对他实在过于头疼。一边是平日敬重的伯母,一边是做着混账事的何掌柜。两个小人在他脑中打成一锅粥,一个喊打喊杀,一个说要息事宁人。

两个小人,一直闹到半夜,弄得薛蝌今晚连觉都没睡好。

第三十一章 陈淮津

也许是担心早上的县衙太忙,也许是因为别的。一直到第二天正午,吃过午饭后,薛瑱才不慌不忙的遣了下人带着名帖去县衙拜会。

待到下人离去后,憋了满肚子疑问的薛蝌,赶紧请教起薛瑱,“爹,不是说我们要救何掌柜吗?为什么不选择亲自上门?”

自从昨天薛瑱给他上了一课,薛蝌的想法终于不在局限书籍。开始试着去思考父亲平日言行的深意。

看到儿子有这种苗头,薛瑱很是欣慰,自然趁热打铁道:“就是因为我们要救人,才要先投名帖。若是上门请罪,我们大可光明正大前去,还能让县令不会觉得我们薛家人爱端着架子。

你自己想想,我们投了名帖,这个县令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薛蝌端起茶杯倒在薛瑱的杯中,心中仔细思量后,问道:“县令大人愿意见我们一面。”

“那就是他想跟我们谈。”薛瑱捡了快瓜果吃了一口,这是中午小二端上来的,“你尝尝,还挺甜。”

薛蝌没有吃东西的心思,只是紧张道:“若是直接回绝呢?”

薛瑱晒笑一声,道:“那就是没得谈,少见一面也少些尴尬,我们父子俩收拾收拾回金陵,也好早早回去禀报当家人,说她的人折里面了。要不就把她那宝贝弟弟请出来。”

话说到最后,已满是嘲讽。就不知道这份心情,是对谁而发。

“那要是既不见,也不拒绝呢。”

“这个问题还像那么回事。”薛瑱点点头,很是满意儿子的机灵,“你自己先想想。”

薛蝌站起身,背着双手在屋里打转,“求财?”薛蝌自己都摇摇头,“要是求财,大可见面谈。”自己否决掉一个答案,他又冥思苦想,“也许,县令大人在想,该怎么跟我们谈?”

“为何?”薛瑱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表情甚是悠哉。

“我们金陵四大家毕竟同气连枝,上有贾府两位国公爷,宫中还有贾家大姐姐。下有王家舅舅在朝中任职,县令大人是在犹豫?”

薛蝌站定身姿,就像一个解完灯谜的孩子,兴奋的等待起长辈的点评。

“你个蠢材,今天来的是我们薛家,不是贾家,也不是王家。要是他忌讳这些,何不马上迎我们去县衙见一面?”薛瑱没好气的说道,薛蝌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

“继续想。还有,同气连枝这类词,以后就你我两人的时候不要用了。爹很不喜欢。”

“哦。”薛蝌点点头,既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他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爹,是不是县令在等?”

“哦?那他在等什么呢?”薛瑱终于来了兴趣,看向自己的犬子。

薛蝌皱着眉,犹豫的说道:“他在等别人的意思?等……等上头的人?”

“哈哈哈哈。我就说我生不出这么蠢的孩子。”薛瑱将薛蝌拉至面前,爱怜的捏捏他的脸颊。

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薛瑱又抓紧提点起自家的傻儿子,一些薛蝌往日生活中不曾在意的地方。此刻经过薛瑱抽丝剥茧的分析,真的是给他狠狠开了一番眼界。

“咚咚咚”

“老爷,少爷,我回来了。”

不合时宜的敲门声,打断了舔犊情深的画面。两父子在位置上坐定,薛瑱出声道:“进来。”

等到下人走进屋内,薛瑱朝着他问道:“县令怎么说?”

“他什么都没说,小的面都没见到,投过门贴,便被官差喊回来了。”

薛瑱和薛蝌,忍不住相视一笑。

“知道了,你下去吧。”薛蝌冲着下人摆摆手,并没有因为下人没办成事,就找理由责罚他。

……

……

许县令坐在县衙大堂上,头顶明镜高悬,手上把玩着薛家下人刚送进来的名帖。一旁的绍兴师爷,见许县令满脸玩味,看上去也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就上前说道。

“大人,咱们这次让薛家等多久?”

许县令听到却没马上作答,只是打开名帖。看到一排排称号,又生气的合上,丢在公案上,“乌泱泱的,看着就让人来气。”

绍兴师爷一听,那里还顾得上其他,赶忙上前表忠心,“大人,是不是要我安排一些……”

“胡闹。毕竟是给宫里当差的,跟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没必要节外生枝。我们等知府大人的回信。”

许县令摇摇头,他可以在很多事情展现聪明的一面。但在该装笨的时候,又会表现的比大多数人都拙劣。他是靠真才实学考出来的举人,自然不稀罕什么薛家。要是贾王之流前来,他说不定还会起身相迎。

但薛家的事情,终究是个麻烦。又要考虑知府大人对薛家的态度,不如让上头亲自做决定更好。

许县令想的头疼,索性问起师爷,“最近就没什么好消息吗?”

“倒是真有一件,昨日府中送来邸报,上面写了这次府试的成绩。”绍兴师爷笑着上前道贺。

许平之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县里的学子考出好成绩,忙道,“快拿上来。”师爷也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邸报,送到大人面前。许平之原以为自己要费些力气找一找,那里知道打开邸报府试一页,头一行就写道:案首,陈恒(泰兴县)。

“哈哈哈哈哈哈。”许平之拍掌大笑,这真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没想到自己随手一点的学童,也得知府大人的另眼相看。“确实是好消息。”

“就是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绍兴师爷尴尬的叉着手。

“是什么?”

“陈恒的亲二叔,因为恒舒典的事情,还关在我们县大牢里。”

“就是那个跑堂的?”许平之狐疑的问着,他到记得这个小二,有个极为好听的名字。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