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47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林家得了这么个佳婿,今后哪怕林大人致仕。林家也能富贵上几十年,保个家门不落。

突然听到老上司的名字,贾雨村跟陈恒一道发出憨笑。随后又道:“俗话说易得无价宝,难求有才郎。荣华富贵是过眼云烟,男儿行事,还是要靠真才实学。林大人的福气,还在慧眼识才上啊。”

“贾大人说得好。”刘延章点点头,继续负着手,直接带着众人走入官署。

陈恒笑纳下几个读书人的酸气,更是领会到文官和勋贵的天然矛盾。两者一比较,前者尚需要寒窗苦读,后者却是打出生就含着金汤匙。人皆有私心,加之本身又不对路。难怪历朝历代,文武大臣的间隙,都是当权者的难题。

不过此事,尚不需要自己多管。小小县令的权力属地,还在西边的华亭县中呢。

……

……

四月初一,陈恒终于启程,跟着刘延章等人一起回府城。这次华亭知县出了这么大风头,自然是要从城南进去。

与刘延章商议完孙女入学之事,陈恒迫不及待的回到县衙,准备告诉黛玉这个好消息。谁知人才进门,信达就跟兄长说道:“大夫人、二夫人都不在家。”

黛玉不在倒好理解,肯定在书院教书嘛。可英莲怎么也不在?陈恒诧异的问道。信达却作笑道:“嫂嫂也去书院读书了。”

你看这事闹得,陈恒自己倒了杯热茶。屁股还没在书房坐热,萧平已经气势汹汹的上门算账。县衙的钱,大半都要用在船坊造船上。阮家巷对面的商街还在动工,再过半个月就要给差役和徭役发银子。

手头的钱还够,眼下的事情都好弄。再过一两个月,可怎么办?十月秋收一过,府衙马上就要分摊赋税。华亭县是松江府的领头,今年势头又这么猛。事后落个难,陈大人的面子可不好过。

陈恒见属下急的跳脚,忙把萧平请入座。安慰过几句,在心中思量一遍主意,才笑问起对方的想法。

“大人,依我看。不如拿现在手头的银子,出去发利钱吧。”萧平出言建议道。这倒不是他脑子一时糊涂,妄自尊大开个先例。

从宋朝开始,此事就已成天下县衙的惯例。到了明朝,又有越演越烈的架势。各地县衙所产多有不同,有像扬州、苏州这样富裕的地方。自然也有穷的叮当响的地儿。

这年头,想要让朝廷因为你穷,给地方拨款救济。那就是痴人说梦,哪里凉快哪里待着。朝廷只管一件事,每年到了日期,奉旨交钱纳税。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里的粮食要靠老天爷赏饭吃,那拿钱出去放利贷,总不用因为晴天、雨天躲着吧。

许多地方的县衙,都会专门养一些闲人。专门替官府处理此事,原书中曾借钱给贾芸的倪二,就是这样的人。朝廷对此,也只能默许。没办法,毕竟不给钱,还指着对方交钱嘛。

也难怪王熙凤这样的当家人,也爱尝一尝利钱的滋味。这门生意,实在是天上掉馅饼的很。就看借款人,有没有本事讨回来。

而一说到这个,官府的面子又无比好使。欠谁的钱不还,也不能欠官府的钱啊。自己拍拍屁股可以跑,家里的老小,还能跟着一起?

萧平把主意打到此事上,也算猜中陈恒的一半心思。不过后者听了萧平的详细打算,还是摇头道:“不能把主意在普通百姓身上盘算太多。”

见陈恒没把话说死,萧平又出声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我们的街铺,不是还没卖出去嘛。把华亭县里的小商小贩都请过来,选出有家室、有老小的人,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借钱给他们买铺子、置办生意。”

“啊?!”萧平呆了呆,这左手进右手的事情,何必多些人进去。大人要有心割这些人的钱袋子,一纸加税公文发下去,他们不交也得交。

“你个呆子,得先让他们赚到钱,我们才好拿钱。”陈恒笑骂一句,又解释道,“这些人做生意缺的是本钱,我们就借给他们,帮着他们过好日子。”

“那万一赔了呢?”萧平直接问道。

“商铺又不会跑了,拿回来再卖,再资助下一个百姓即可。一个个轮下去,总有把生意做成的。”

陈恒回答的很快。而且他觉得,有了各地商帮牵头,又有庞大的人流涌入府城。只要脚踏实地,生意没道理做不成。之所以想着本地百姓,一来官府不好亲自出面赚钱,二来本地百姓的底细,都在县衙文库里躺着。

谁家是个什么情况,翻开资料一看,再去乡里打听一二家风,便能一清二楚。

被陈恒这般一说,萧平不太确定一定能成。但有先前诸多事,他一时也不敢否决。只好道:“是,属下这就去办理。”

“你别怕,此事对境内百姓多有益处。是先富带着后富,有晋商、徽商这些人在,肯定错不了。”陈恒怕萧平糊涂,忙一再提点着。

“是,大人。”

……

……

到了傍晚,晚霞照在飞檐走兽上。黛玉才终于带着英莲、紫鹃、晴雯回家。如今他们夫妻间,已经习惯经常分别。对陈恒的回来,就只剩下高兴,少了些惊喜。黛玉这个新山长,已经逐渐自己的新生活。

晚饭时,她听相公说了知州孙女入学之事,神色自然欣喜的很。陈恒跟夫人分享完好消息,黛玉亦有好消息分享给相公。

“什么?!”陈恒露出诧异的神色,“你说明日贾琏跟宝玉要上门?”

论理,你该叫声表哥呢。黛玉忍不住摇摇头,深切担心明日他们会面的场景,忍不住道:“要不明日我先不去书院,在家里照应着你们?”

陈恒狂摇头,马上放下碗筷道:“给孩子们教书是大事,岂可因他们耽搁。你放心,我……我……”眼珠子绕了一圈,陈恒道,“我肯定会接待好他们。”

“毕竟是亲戚,你不许直接使脸色。”黛玉叮嘱着。

贾琏这次来,还把潘又安跟司琪的卖身契送来。别人的面子功夫已经做足,总不好自家礼数不到位。

“知道了,我省的。”陈恒硬着头皮答道。心中却在暗想:好啊,你个宝玉,终于到了你求我的时候。

第二百七十七章 好久不见,宝玉

因夫人有令,陈家下人今日早早起床,又把家中各处清扫一遍。这样的事务,其实每日都有,大可不必讲究过甚。陈恒和黛玉都是忙碌命,可家里的紫鹃却容不得错漏。

这次来的可是贾家两位公子,要有什么怠慢之处。两家主人未必会说什么,贾府的下人回去,指定是要编排一番。

紫鹃即是黛玉身边的大丫鬟,也是陈恒跟黛玉都认可的陈家后院总管。聪慧的紫鹃身上,有股莫名的执拗劲。趁着老爷、夫人吃早点的间隙,赶忙又溜出来,亲自检查各处。

堂内,陈恒还在跟两位夫人共坐。他们刚刚吃过南瓜粥,这是符合春季的时令的菜谱。陈恒作为县太爷,早晨一般没有多少事。倒是急着出门的林黛玉,又一次翻造着自己的书箱。

云间书院的孩子年龄小,又全无识字的基础。想要教导她们成材,黛玉要付出的心血,绝非一般夫子的可以形容。

“相公,家中那本《大戴礼记》和《孝经》呢?”

“都在我书房放着呢。”

见黛玉问的颇为着急,闲来无事的陈恒作势就要起身,往自己书房走去。他身边原本还跟着信达、潘又安。这俩人一个已经独当一面,潘又安又被萧平借走。反倒要让县太爷,要亲自走一趟。

“老爷您坐着,让我去吧。”候在一旁的晴雯,答得很是积极。

你这妮子,这番作态,谁能不知道你心里的盘算啊。陈恒暗暗嗤笑,给异常踊跃的丫鬟报了个位置。等晴雯兴匆匆跑远,他才转头对着两位夫人笑道:“我看啊,她还是想留在家里看热闹。”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