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2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这话听的陈恒,忍不住皱紧眉头。这个数量,已经不比官兵的数量少。他点了点头,示意传令兵继续讲述。

“我们在此地连攻了十日,将士人人骁勇,杀敌无数,另收押了两千多的降兵。大将军觉得时机成熟,便令三军将士歇息一日,于隔天发动总攻。”

“然后呢?”

“谁知这帮流匪们竟趁着夜色,抛下寨中老弱妇孺直接跑了。”传令兵说到此处时,脸上立马浮现追击杀敌时的快意。

“你继续说。”已经知道结果的陈恒却高兴不起来,仍旧沉着阴暗的神色。

“流匪们跑的很快……我们……我们在此处……”传令兵有些不好意思的收回指尖,只用目光代替,颓废道,“中了敌人的埋伏。”

陈恒围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想了想,还是问道:“可是地势险要之地。”

“是。”传令兵点着头,叹气道,“此地正是一线天的险恶地势。大军才过了大半,山上就冒出许多流匪,推下滚石堵路。”

如此贪功冒进,岂有不败之理,陈恒已经不忍心听下去。

传令兵的讲述还在继续:“我跟着先锋营先入的山谷,还有八千弟兄被留在后头。我们……当时……我们只能听到他们的惨叫声……”

糊涂啊。陈恒叹息一声,眼看传令兵流泪不止,忙叫信达先带起下去。

等到对方不在,鲁应雄忙站到陈恒身边,小心翼翼道:“大人,你准备怎么救?”

救,拿什么救?自己手头就剩四万民夫,叫他们给将士做些伙食还成。指望他们握上刀枪,上阵杀敌,那不是拿人命开玩笑吗?

陈恒一边朝着案前走去,提笔书写之余,一边道:“先上奏朝廷,请陛下派援兵过来。”

这是理所当然之事,鲁应雄寸步不离的跟着陈恒。等到对方写好上奏的文书交给自己,鲁应雄才出声问道:“那被困的兵马呢?”

陈恒也在头痛这件事,他认真思考一番后,才说道:“如今将士携带的干粮,还能撑个十余日。史鼎也算是善战,哪怕一时落入下风,也不会快速落败。”

一点点梳理着脑中的思绪,陈恒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粮草送过去……”

人是要吃饭的,数万将士陷入重围,一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批人除了投降别无他选。

陈恒都不敢想象流匪得了这批人的军械,到底会猖狂到何种程度。

想到这点,陈恒下意识看向紧张的鲁应雄。如今后军里,能出战的人马,只有对方手头的五千人。

鲁应雄见此不禁露出苦笑,他知道自己逃不过去,只好出声道:“大人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陈恒也知道有些难为人,直接宽慰道:“先缓个一二日,看看有没有逃兵回来。尽量把他们收容到一处,从他们口中多打听些流匪的虚实。”

鲁应雄忙点起头,只要陈恒不是令他即刻出兵,那都是好消息。

“我们现在就五千兵马,轻易折损不得。”陈恒知道后军大营的安危,还要靠这批人。

“不求克敌制胜,先以骚扰为主。看看能不能用些障眼法,使些声东击西的计策,将围困的流匪调动起来……”

陈恒一句句的叮嘱着,他跟鲁应雄一直商量到夜深,才算拿定些救援的事宜。

……

……

从平安州到京师,走八百里加急,只需要三日就能抵达。李贽收到军情的一刻,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敢置信。他一时想不到该如何责罚史鼎,竟气的笑出声来。

好不容易压下怒火,李贽顾不得夜深人静,直接将诸位臣子召到临敬殿问策。

发兵救援是肯定的,连顾载庸都没敢去触李贽的霉头。

当夜,就有一队信使快马赶出京师。等他们赶到青泥洼时,又过去两天时间。

早已等候在此的边军将士,刚接到上峰之意,连夜便开始登船。

“不要急,不要赶。一队一队跟着登船,伍头走在最后。自己盯好自己手上的人。”

今夜有雨,月色不明,群星退避。如此环境下,想要维持好八千人登上军船,军中几个郎将都在忙前忙后,冒雨跑个不停。

作为这批人的首领,被李贽特意从边关调回的辛素昭,哪怕未到战时,他仍是穿着整齐盔甲。

一手拿着缰绳,另一手搭在腰间的长刀上。辛素昭看向走到面前的下属,言简意赅道:“要快,戌时前必须出港。”

现在都已经酉时过半,真要如此紧急吗,万一有弟兄落水可怎么办?

面前的下属想不明白,可他跟着辛素昭时日已久,早知这位上峰是说一不二的性格。

慈不掌兵,真要落水死了,那就自认倒霉吧。

“卑职明白。”下属应了一声,抬手抹去脸上的雨水,又寻问道,“统领可知我们要在何处下船?”

若不是考虑到对方还算可靠,光这个问题,辛素昭就要扬鞭抽在对方身上。

“不该问的不要问。”辛素昭冷声回了一句,直接摆手赶人。

这名下属瞧到辛素昭一脸不善,忙缩了缩脖子,转身往登船处跑。

他娘的,这黑灯瞎火的大雨天,连火把都点不起来。一众统领除了叫士卒小心再小心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在辛素昭的催促声中,虽有士卒掉入水中不知去向,可成片的海船还是赶在戌时前,慢慢驶出青泥洼的港口。

……

……

军中大营内,已经开始收容第一批逃回来的败兵。这些士卒人人带伤,能提供给陈恒的消息也是乱七八糟。

说的最多的,不是流匪的情报。反而是念叨着对方有天公地母相助,才有山神发怒之举。

陈恒听的哭笑不得,只好安排人将他们妥善照顾,并不以军法处置逃兵。

兵败是为将者的失误,跟麾下的士卒有何干系。

不过考虑到以后没有成建制的运粮队,陈恒已经提早安排民夫去附近砍伐树木。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夫都有双巧手,让他们上阵杀敌不行,做些便捷的独轮车,个个手艺都是巧的很。

最近几日都是大晴天,考虑到这个天气可能会持续下去,陈恒又让民夫拆下浸泡过的牛皮等物,做过防火措施,包在独轮车上。

诸事有条不紊的进行时,陈恒却从来报的柳湘莲处听闻一个诡异消息。

薛蟠死了。

“你要不要再说一遍?!”陈恒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十分错愕的看向柳湘莲。

“刚刚入营的伤兵抬来一具尸首,我看过了,就是薛蟠。”柳湘莲自己都不相信,薛蟠这个人是如何混到征战的三军中。

陈恒觉得有些奇怪,赶忙起身赶到贾宝玉的营帐。才进到帐内,他就见到宝玉跪坐在一副担架前,正趴在白布上嚎啕大哭。

陈恒抬步绕过贾宝玉的身侧,蹲下身子微微掀起白布一角,见里面的人真是遍寻不到的薛蟠,陈恒这才发出惊疑的嘘声。

哭诉的贾宝玉这才看到陈恒出现,他忙抬起头,对着自己这位表妹夫哭诉道:“妹夫……陈妹夫……你要替我家内兄报仇啊!!”

眼见贾宝玉扑上来抱住自己,陈恒连忙给柳湘莲使了使眼色。等到后者扒开贾宝玉,陈恒才耐心检查起薛蟠的伤口。

死因是胸前中箭,身上亦有些刀剑伤。陈恒看了几处,便没有往细处深究。

这还要看什么,指望薛蟠能一死报国,还不如指望薛蟠洗心革面,苦读经书来的更现实。

贾宝玉显然也是想明白这点,才会对着陈恒不停说出报仇的字样。

……

……

从贾宝玉的营帐脱身,陈恒立马将鲁应雄召来商量对策。后者对薛蟠之死,有些不以为意。薛家连勋贵都算不上,只是一个皇商罢了。能为国战死,也是薛家人的荣耀。

陈恒不好解释薛蟠死因的蹊跷,只好叮嘱对方出行时,要加倍小心。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