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40)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麻烦就麻烦吧。”陈恒不在意的摆摆手。

别人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他们这批人可是在鬼门关边苟活半个月。

路上就应承下来的事,岂能失信一众百姓。

陈恒转头道:“你方才什么都没说,我等亦是刚刚脱困,更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守将也是个机灵人,听到陈恒这般说,忙心照不宣的把话题扯到水溶身上。

听到对方终于掀起反旗,陈恒又问起关外的情况。

守将道:“倒是有几地节度、指挥使举旗响应,我也是听赶来的百姓说的,不知是真是假。”

“这个时候还有百姓敢来这里?”

“自从一个月前,你们下落不明。江南各地的报铺,都在报道你们的传闻。

一会说你们被流匪杀个干净,又有的说你们碰上大疫,全数病死平安州。人心惶惶之下,有许多百姓就到关中寻亲,打探亲人的消息。”

陈恒越听越是糟心,他本想黛玉、英莲两人远在松江,应该不清楚平安州的事情。

这般来看,对方怕是不知担心多久。陈恒叹口气,不知该对蓬勃发展的报业作何评价。

罢了罢了,这种琐事,朝廷都没推出对应的律法条目。自己又何必操这个闲心呢?

事物的初期发展,总避免不了野蛮粗放。

陈恒摇摇头,又问了问守将。半个月前,那批从大营离开的伤兵下落。

守将一听这个,直接就来上劲,啧啧出声道:“大人,都死了。那数千人,就死在半道上。还是辛将军来后,派出的探子查明,我等才知晓此事?”

“都死了?”陈恒自己都很意外。

再一想,心底不由一阵后怕。能杀了这些伤兵,无非就是水溶、史鼎两人所为。

当时若是选择改道建南关,说不好就是同样的下场。

“我猜是叛军不想走漏消息。”

陈恒想了想,也认同守将的判断。言尽于此,已经不必再多说。抬手轻轻作别,陈恒独自走下城楼,开始在关内漫步。

刚刚脱险的民夫,正在肆意享受劫后余生的喜悦。目光所及,尽是一张张欢呼雀跃的笑脸。

被其感染的陈恒,步伐越加轻快。可他才走出数步,就被附近的民夫认出。

一伙人将陈恒围在路中央,不住要请陈恒喝酒。他哪里好意思,只推说身上的虱子痒得很,得先去洗漱一番。

如此拒绝过一批人的盛邀,陈恒才回到信达定下的客栈前,就听到门口有人冲自己叫唤。

“持行?!”

见陈恒下意识转头,那人更是惊喜道:“持行!!!”

陈恒揉了揉眼睛,才看清飞奔到面前的人影。

“薛兄,你怎么在这里!”

早抵达建南关十数日的薛蝌,不住激动道:“松江那边一传出你们的消息,我们就动身来此了。两个弟妹都在家里担心的很,若不是我拦着,怕是也要跑过来。真好啊,你能平安无事,真好啊!!”

听到好友的语无伦次,陈恒亦是深深动情道:“让你费心了,请薛兄受我一拜。”

“咱们两个说这些虚礼作甚。”薛蝌忙扶着陈恒的身体,只将对方上下打量,喜道,“好好好,没缺胳膊少腿。”

陈恒听的想笑,一时顾不上答话。又有一阵幽怨中带着欣喜的声音传来,“大好日子,大兄说的什么胡话。什么缺,什么少。明明是菩萨保佑,吉人自有天相。”

陈恒寻着声音看过去,才见到一身男装的宝琴,亦不知何时站在此处。他当下惊疑道:“二弟,你怎么也在这?”

薛蝌听到这话,立马露出苦笑,不住埋怨道:“本来是我跟两位弟妹交代,自己先来建南关打听你的消息。谁知我这妹妹执意要来,我不愿带她来冒险。她就自己一人坐着马车,赶在我的前头,先一步抵达关内。”

突然被自家哥哥揭了老底,宝琴罕见的露出几分无所适从,带着莫名逞强的意味道:“大哥生死未卜,哥哥一人来此,怎么忙的开?”

见妹妹还在诡辩,薛蝌只好无奈的摇摇头。一旁的陈恒下意识看向宝琴,两人一番对视下来,后者甚是心虚的挪开视线。

“持行,你要不要先休息一阵。”薛蝌还在旁边出声寻问,他看着满身狼狈的陈恒,更能闻到对方身上的馊味,“你这些日子——吃苦了。”

“能活着就好。”陈恒不以为意的摇摇头,不过薛蝌一提醒,他马上想到自己未办的事情。

三人一道走进客栈里,待陈恒梳洗干净后,又同闻讯赶来的湘莲、宝玉、信达一道,在歇脚的客栈内举杯痛饮。

……

……

一伙人在关内待到十一月中,陈恒除了继续调配运粮队往辛素昭处运送外,倒没有更多的事情头疼。

这半个月,是陈恒睡得最踏实的时候。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在辛素昭一份又一份的捷报中结束。

在下旬的某日,突然有一伙叛军来到建南关前,点名要陈恒出来答话。守将见敌军虽是丢盔卸甲的模样,可看到对方的人数亦不敢犹豫,忙让人把陈恒请到城楼上答话。

辛苦赶到此处的陈恒,才在城楼上探出身,就见敌军阵前有一猛将纵马而来。

“华亭知县陈大人,可还记得我这位昔日旧友?”

陈恒认出对方,忍不住冷笑道:“如何不记得,你不就是大闹甄家的茅大庆嘛。”

“好好好,陈大人记得在下就好。”茅大庆大笑着点头,又道,“也不枉我来送场富贵给你这位旧友。”

富贵?!陈恒稍稍皱眉,这个茅大庆怎么还替水溶当起说客来了?

他本是这样想的,刚要出声拒绝。谁知茅大庆拍了拍自己的大脑袋,扬声道:“陈大人,在下大好头颅在此,您可愿取去邀功!”

第三百零八章 大狱

对于茅大庆的出现,陈恒的反应并不像守将那般惊慌。经历过清风寨洗礼的陈恒,远比一般人更能看穿部队的底细。

茅大庆的部下,乍看之下有两、三千之多。可大多数人连件像样的盔甲都没有,更缺少攻城的利器——火炮等物。只靠着对方手头的刀枪棍棒,想要砸开重兵把守的建南关,无疑是痴人说梦。

正是看穿对方的底细,陈恒才更奇怪对方为何会来此。带着这样的部下,茅大庆又缺少名留青史的智谋、勇武,是什么样的底气支撑他率部来犯呢?

陈恒想不明白茅大庆的缘由,只因他不清楚对方最近的际遇。

清风寨的草寇,从一开始就以家仇、家恨的名义聚集。这些人虽来自天南地北,可相似的出身和际遇,才是造就他们人心齐、难剿灭的根本原因。

暗地里虽少不了水溶的资助和通风报信。可水溶和大当家都没想到一个问题,清风寨得以发展壮大,他们预设的敌人和目标,正是像冯紫英、卫若兰一类的豪门世家。

从一开始,这两者之间,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初期大当家还能依靠往日威信,以带着大家重造朗朗乾坤的理由,来说服弟兄们接受招安、共处。

等到茅大庆等人,在军中越发感受到冯紫英、卫若兰为首的排挤、蔑视,矛盾便在暗中急速加剧。

水溶和史鼎正是因为看穿这点,才会选择分兵两处。既能围点打援,也能趁机消耗一波流寇的人数。毕竟比起闹意见的流寇,冯紫英、卫若兰能带来的政治助力明显更大。

其中涉及的取舍和政治妥协,都是为了重新整合,做到军中上下一心,哪怕只是明面上的和气。

水溶和史鼎的盘算是好的,可他们没料到辛素昭来的这么快,打的这么狠。

仗着手头都是能骑善射的边关老卒,辛素昭充分发挥部队的机动性。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偶尔半夜来射几只火箭,也能引起一些骚乱。

连日的受挫,以及战事上的不力,迟迟未能赶来汇合的冯胖子,都在加剧矛盾的爆发。眼见水溶始终无意拿世家开刀,只会做些和稀泥的举动。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