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43)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整个天下,真正手握权柄的人,只有一个。其他人都是被余光照拂的幸者,岂可弄错主次顺序。

韦应宏不是想不明白,只是刚刚升任首辅的喜悦,让他一时看不清自己要负责的主体还是李贽,朝中的同僚只是次要。

林如海想明白了,越加高兴自家孩子的成长。

而越听越着急的韦应宏,还在李贽身旁悄悄给陈恒使眼色。

差不多可以了,再说下去,这些人的亲属、故吏牵扯到一处,那是开朝以来有数的大案。

最上头的李贽却听的很满意,一直到陈恒说完,都没有对名单的事情,求问证伪。

只从这个反应来看,陛下手中显然有自己的渠道。毕竟他一开口,问的就是,“陈卿觉得这些人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林如海也问过。陈恒拿出相同的答案,回复着李贽,“陛下是要做明君,还是圣君?”

许是这话听着有趣,李贽在御座上坐直身子,探头反问这臣子道:“其中有何不同?”

“若是明君,当以事实为断。有则罚,无则免。大罪不容赦,小罪以人为主。”陈恒放下茶盏,从位置上起身,整着衣冠,边拜边说道,“若为圣君,当容常人所不能容。曹孟德阵前焚信,就是他有非同常人的气度。”

李贽听的想笑,故意反问道:“在你看来谋篡大汉的曹孟德,也可为一代圣君了?”

“非也。”陈恒劝诫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臣只说此事上,曹孟德有仁君之象。可做人就跟写文章一样,一两处精彩,人皆有之。可要从一而终,一以贯之,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看着面前刚刚立下大功的臣子,李贽又语气莫名道:“若朕执意要杀呢?”

“臣不才,愿为陛下刀斧手。”陈恒一反常态,直接请命道。

这下,李贽终于憋不住。拍案大笑道:“怎么,素有青天大老爷之美誉的陈持行,也要助纣为虐吗?我以为你要学一学山中高士,弃官不做呢。”

这话说的诛心,陈恒却丝毫不怕,只沉稳应对道。

“非也,臣愿替陛下一展仁德,刀下留人。”

陈恒答得,也叫一个直言不讳。

李贽愣了片刻,良久,才伸手点着陈恒,作笑道:“派你外放,倒是走对了。你比之前更有风骨,说话、做事也更有自己的底气。”

刚刚站直身的陈恒,不得不再次弯腰感恩道,“臣幸得君恩,一思一行当以陛下为重。”

“罢了罢了。”李贽摆摆手,颇为无奈道,“坏了谁的名声,也不能坏了你的。”

眼前这人,可是自己将来要留给太子的宰辅之臣。岂能拿着陈恒好不容易积累的名声,替自己背这口黑锅。

“说说你的赏赐吧。”李贽突然转过话题,“你这次功劳甚重,说吧,你想让朕赏你什么?”

怎么突然就把话说到我身上了?陈恒呆了呆,有些心虚的看向韦应宏,赶紧懂事道:“臣不敢……”

“知道你不敢说。”李贽也知道当着自己的面,这位状元郎难做出什么宠臣之举。

索性问道,“朕不妨问的直接些,你是想回京师,还是继续待在松江?”

听到这话,陈恒马上陷入思考。李贽却摆摆手,直接道:“不急,你先回去好好想想。这次难得回京,你就先在京师陪朕过个年。”

见李贽留下商议的余地,陈恒赶忙起身谢过。他知道李贽跟韦应宏有要事商议,更是不敢久待,连忙起身告辞。

出宫的这条路,他是被夏守忠送出来的。

继戴权注定陪葬帝陵后,对方加封大太监的时间,指日可待。

一路上,陈恒多以‘公公’称呼夏守忠。

夏公公倒是个妙人,嘴上说着不敢当,微妙的表情倒是看出几分志得意满。

两人走出好远的路,临到分别时,夏公公才鬼使神差道:“陈大人接下来可是要去晋王府?”

怎么我的行程,连你也知道?陈恒眨眨眼,只好点点头。

他清楚,夏守忠选择这个时候起话头,必然是有些事要交由他转达。

夏守忠笑眯眯的看向状元郎,神神叨叨道:“这几日陛下叫小人多看看书,免得误了宫中的大事。小人不才,有幸看到一句‘树高而冠林,鸟成则翼飞’。

小人才疏学浅,不知此句深意,还请状元郎解答一二,免得陛下考教,反落个难堪来。”

这没什么不好回答的,陈恒想了想,只照着话的本意解释一二。夏守忠含笑听到最后,又一再谢过陈恒的提点,才补充一句:“劳陈大人替小人向殿下问安。”

李贽身边的亲近人如此说,陈恒只好应酬下来。

其后再无诸事,临到午门口,上了王府的马车,陈恒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王府门口,就见到皇太孙李俊早早等在此处。

……

……

两人并肩走入王府时,李俊捡着宫内的事情,开了个话头。

“跟皇爷爷谈的如何?”

陈恒寻着一些能说的小事,说了个一半。

李俊正值年少,逐渐长成的身子下,是不停冒出的个人意志。可惜太子和陛下尚未发现此事,甚少聆听李俊的心思。

此刻自己几句闲话,就能得到陈恒的回应,李俊内心实在高兴的很。

他拉着陈恒站在门口,悄声道:“父王正在跟曹大人商量事情,你一会进去说话留心些。”

曹大人?那位翰林院的钉子户?在朝廷养望数年的曹廷受曹大人,怎么会突然来到晋王府?

陈恒很是诧异这个消息。

“他曾经给父王当过一段时间的先生。”李俊推门之际,将这份人际关系悄悄告诉陈恒。

这是他的有意卖好,毕竟这个消息等陈恒回去,从林大人处也能得知。

陈恒谢过李俊的提点,快步走入大堂。就见李贤和曹廷受一同坐在圆桌前,桌上摆着瓜果点心等物,菜样没那么精致,很是寻常普通。

这样的招待方式,看来曹大人跟太子的关系非同一般啊。陈恒心中有了判断,来到李贤面前给两人一起行礼。

“持行快坐。”李贤甚是热情,直接将陈恒拉在自己右手侧,与左边的曹大人面对面落座。

这位老大人还是自己乡试的主考官呢,陈恒岂敢托大。坐下后,就当起老实巴交的和尚。

李贤问一句他才答一句,对曹廷受更是恭敬有加。

李贤特意召陈恒来,自然不只是为了关心一介文官的安危。话题饶了半圈,李贤果然问起临敬殿的事情。

李贤的理由也很能说服人,他担心李贽的暴脾气,会大开杀戒,导致朝局动荡。

如今太上皇刚走,帝陵还未修缮妥当。如此时候,帝棺还停灵在宫中,岂能大动干戈。

陈恒不知道此话有几分真、几分假,可他清楚一件事,一定是有勋贵跑到李贤这开始求情。

这位太子在此事上的反应,实在叫人不好置评。

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家事,都如此勾心斗角,叫外人置身其中,实在想不明白!

陈恒不理解,只好更加谨言慎行。

可未来的大雍皇帝问询,不抛点真材实料,又实难交代。

陈恒只好把自己的话,重复一遍,又刻意省下李贽说的话不谈。如此做,既表露了自己的态度,又隐瞒下李贽的话语。

眼前的难关,陈恒暂时以左右逢源,蒙混过去。

李贤更没有过多为难他,连声道对方辛苦。

陈恒小心应答,在旁陪坐许久,才由李俊出面,送其回到林府。

……

……

林如海得知女婿在王府的遭遇,倒是给出一个极为精准的猜测。

“怕是曹廷受想入阁担任次辅。”

陈恒闻言一振,曹大人终于要上迁了?不过这话听着,为什么这么怪呢?

“这,能做到吗?”

从翰林院直入内阁,说句屁股窜火,都不过分呀。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