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61)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那可不。”贾母只要跟宝玉待在一起,心情就好的很。

当年老国公若无这般冠绝群雄,又怎么可能得到自己的倾慕?

一转眼,夫妇二人已经天人永隔数十年。贾母心中不免惋惜,若是贾代善还在世,自己在家岂会这般受气?

路上再无旁的闲话,临到宫门处下车。皇后已经派了贴身太监过来接驾,考虑到贾母年老体衰,又是老国公的发妻。

皇后特意命宫人准备车架一辆,以免老太太代步,以示天家仁德。

等入殿见了面,当起陪客的宝玉一直低着头。张皇后对这个玉面公子也没多少兴趣,只浅浅问过是否成家,就没太关注宝玉。

贾母也不敢在皇后面前拿长辈身份,见话说的差不多。她在宝玉的搀扶下,直接跪在宫殿的地板上。

纵然是当朝皇后,如何能受快八十岁的老夫人一跪。忙喊了左右宫女、小宦官出来哄老太太。好说歹说才将贾母劝回位置,张皇后才耐心听着老太太讲述史湘云的惨事。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连半日史家的福分都没享受过。二叔不疼,三叔不爱的小可怜,饶她一条命倒不是难事,还能显出帝王家的气度。

张皇后心中思量一会,有意做主答应此事。只是见到贾母和宝玉的忐忑脸庞,这位张皇后还是疑惑道:“老太太难得入宫,就只为此事?”

这话问的有些莫名其妙,贾母心中暗道不对劲。她下意识抬起头,看着张皇后那张端庄的脸,还是照着本意道:“确实如此。”

“好,此事我会跟陛下商议。”

当着老太太的面,张皇后也不去自称什么哀家。当年她跟陛下成婚之时,还跟老国公等长辈打过照面,这份香火情到底摆在这。

贾母听的更是放松许多,别看张皇后没把话说满。对方是什么身份?能给出这么一句话,就有八九成的把握。

指望一国之母拍着胸脯保证?贾家是什么身份?贾母又是什么身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

其后贾母带着宝玉又在殿中闲坐片刻,才解释起自己难得入宫拜见,从家中带了些礼物给贤德妃。

贤德妃就是元春的封号,此乃天伦之乐。张皇后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加之贾母所求之事毕竟不大,两人的照面还算愉快。

出了殿,又在宫女的引路下,朝着元春的居所前进。

这引路的差事,也不是乱来,宫女间自有法度规矩。领路的导引官,要离贾母等人数步之远,以避免听到些不该听到的话。

游走在巍峨的宫殿群中,宝玉见识到比大观园更兴盛的地方,又有湘云的难事消去。

心情雀跃之下,他忍不住跟贾母求教道:“老太太,湘云妹妹这事,为何不来找姐姐帮忙?”

他爹都能想到找元春,没道理老太太想不到啊。

贾母见宝玉说的小声,不免觉得这孩子机灵的很。

忙大声道:“因为皇后娘娘仁爱,素有贤名。皇后娘娘贵为国母,乃后宫嫔妃之长。咱们这些臣子亲属,有什么难事理当拜会娘娘,恳求娘娘开恩示下。”

此话却听的宝玉心头一紧,下意识捂住怀里的书信。老太太能想明白的事情,是爹爹想不明白?还是爹爹所求之事,不能找皇后娘娘?

可逐渐前进的路,已经不容贾宝玉细想。得知亲祖母来探望,元春早已梳洗完毕,在屋中静候。

这一碰面,到少了省亲时的哭哭啼啼。元春到底记得自己还在宫中,只在左右宫女退下后,才坐到贾母身边,探着头缩入贾母怀里。

“祖母,我好想你。”

“祖母省的,祖母省的。”贾母不住抬手拍着元春。

贾家这么多晚辈,当年她最喜欢的就是元春。只因对方身上既有贾敏的贵气,又没有女儿那般傲气。

当年若不是王夫人突然做主,执意要让元春入宫,贾母心中是一万个不同意。

敏儿嫁出去后,她就觉得两个儿子靠不住。好不容易教导出一个元春,王夫人转过手又把这孩子送入宫,这是什么道理?

还是当年的儿媳妇偏心,心里只记得她的长子。但凡贾珠早走个几年,王夫人都不敢这么狠心,舍去自己的嫡女,为她娘家的兄长铺路。

贾家的富贵,早在元春入宫前,就已升无可升。何需用一个嫡女,来做政治交换?

可惜啊,前程往事难回首。贾母心中升起爱怜,想到自己之前教元春读书习字的时光。只盼着元春跟她孩子,能在宫里平平安安就好。

“你记住祖母的话。不该想的事情不要想,不该听的话不要听。今个儿没有你娘、你舅在,姥姥的话,你就是梦里都不准忘记。”

贾母觉得自己这个岁数,也不知还有几个年头能等着自己。该交代的话,还是趁早交代下去吧。

不然这一大家子真要散了,下去九泉还有何面目见夫君?

“今后别管她们对你说什么,你要记得,你这一生的安危富贵,都系在小皇子身上。

他平平安安,你就平平安安。他知足常乐,你就顺遂如意。切不可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就小觑其他人。”

元春越听,眼睛就越红。自打入宫后,她已经多少年没听过如此真挚的关心。

她强忍住泪,忙看向一旁愣神的宝玉,强颜欢笑道:“弟弟最近可好?听说弟妹怀有身孕,不知何时见侄儿落地?”

“应是在中秋前后。”宝玉已开始初通人事,能看出元春华丽仪表下的艰难。他犹豫着,不知该不该拿出他爹的那份信。

可宝玉忘记了,他从小是被元春教着长大。元春看他,如看到半个儿子。

见宝玉镇定神色下的忐忑紧张,她直接道:“若是有什么要姐姐帮忙的事,你不妨直接说来。”

听到这话,贾母猛地回头。她是真不知道,这孙儿还有事瞒着自己。

宝玉见被亲姐姐看出来,也不好继续隐瞒下去。直接掏出他爹的信,想着到底是一家人。

就放言道:“这是爹爹托我带给姐姐的信,爹爹说姐姐看过,就会知晓。”

元春一听,心中已经知道不妙。眼眶里的委屈,立马消散不见。一转眼,就转变成初见时贵气的贤德妃。

她小心接过宝玉的书信,只淡淡的点着头。

贾母有心打听其中详情,可又怕把事情摆在台面上,元春当着她的面不好回绝。

只好囫囵的聊过几句,忙拎着宝玉出宫,准备在马车上好好盘问。

此二人的事情先不提,单说元春在贾母走后,拿出贾政的信件一看,脸上已全是慌张之色。

她是在蜜糖里长大的女孩儿,王夫人虽更在乎大哥贾珠。

对她,也没少了关心。又有贾母、贾父的宠爱。真要说元春小时候,过的也不比贾敏差。

也正是这样的天子娇女,才对入宫后的诸多规矩诸多不适,对后宫中的尔虞我诈,倍感心力交瘁。

要是当年能据理力争一下,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或许就会跟姑姑一样。再差,也不至于一辈子苟且在深宫中,等待皇上时不时的宠幸。

她真是个在蜜糖里长大的女孩儿,到此时此刻,还天真的回忆起小时候的美好。想着想着,她就想明白了。

她要帮一帮家里人。毕竟是她的亲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是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是她贾元春每日梦回的——家。

……

……

“那封信到底是谁给你的?”

回去的马车上,贾母罕见的肃声盘问。

瞧着老太太的神情,宝玉心中越发觉得不妙。他犹豫片刻,才说道是贾政的主意。

贾母又追问起原因,宝玉知道的亦不多。贾政的信,宝玉也未敢翻阅。

宝玉只好道:“爹爹昨日昏过去之前,我听说琏二哥、隔壁的大堂哥都有上门。我只知道二嫂子是哭哭啼啼离去,其他的,就实在不知道了。”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