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65)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它是鸡嘴边上的一只虫豸,咱们不打它,它就要翻身来咬我们。”陈恒果断道,“此乃卧榻之侧,双方争的就是一个先机。”

等拿下东瀛,之后再借三岛之便,将西洋诸国的战船牢牢挡在国门外。后世子孙只要不糊涂,当有百年的盛世。

“等我此番回去,就寻些东瀛的地志翻阅。”辛素昭端起酒杯,朝着陈恒示意道,“持行,这杯敬你。”

挚友上门,自然没有住外头的道理。陈恒今夜跟辛素昭喝个大醉,等到第二日起床。性情如火的辛素昭,早已坐船远赴浙闽。

……

……

七日后,在天气越发回暖的日子里。陈恒终于收到林如海的急信,信中说了贾母离世的消息,又千叮咛万嘱咐,让陈恒小心着黛玉的情绪。

陈恒得知此事,已经楞在当场。他来到红楼这么多年,自问也做出过一些改变。

没想到,这贾母的岁数,还是逃不过去。

“哎。”

陈恒忍不住开始头疼,此事要如何告诉玉儿,又要如何安排自己家回京奔丧之事。

第三百二十章 大葬

“玉儿,再吃点东西吧。你不担心自己的身子,也得想想晟儿。”

收到书信那日,陈恒不敢耽搁。翌日就安排好北上的船只。因事情紧急,陈恒一家只好坐海船入京。

晟儿本是不该来的,可陈恒实在担心黛玉的身子。加之晟儿吃不惯奶娘的奶水,黛玉也离不得儿子。陈恒索性把他带上,也让黛玉有个念想。

这招果然好使,本来没胃口的黛玉,强撑着吃下半碗饭,又把晟儿牢牢抱在怀里。

知道夫人最近都没有说话的心思,陈恒只好把注意力着重放在孩子身上。

好在晟儿没白折腾黛玉,从诞生开始身子就壮的很。自打上了船,更是从未带他出海吹风。小家伙躺在母亲怀里,倒是吃吃喝喝睡得香甜。

在海上度过数日,终于在京师码头下船。到京师时已是傍晚,想着孩子还在身边,陈恒带着娘俩和林珏先回到林家。

林家下人看到姑爷小姐等人归家,忙派了个人去荣国府传话。林如海作为女婿,虽不用替贾母守孝,朝廷还是跟陈恒一样都批了假。

林珏没了往日的飞扬跳脱,只老老实实站在黛玉身边,替其抱着晟儿。陈恒拉着夫人在堂内稍坐,没多久就看到林如海和贾敏急匆匆回来。

贾母要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两教法师要做足了排场,以供各地亲友吊唁。陈恒等人一路风尘仆仆,来的却是不晚。

可贾敏一看到林珏怀中的陈晟,就触发当年自己携儿女下扬州的旧事。

这份回忆太惨痛,她顿时喝声道:“你也是当娘的人了,怎么性子还这般糊涂?晟儿才多大,你就敢带着他东奔西走?”

陈恒也被贾敏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一跳,倒是林如海马上明白缘由。

他忙走到儿子身边,接过自己的外孙,小心查看一番。才对贾敏道:“你看,晟儿这孩子睡得正香呢。”

黛玉的性子其实很像贾敏,偏她没有贾敏的心直口快。被娘亲一顿凶,加上心中的委屈,只敢默默拿手帕抹泪。

等到林如海抱着晟儿,走到贾敏的面前。这位御史夫人,才把注意力放在外孙身上。

扬州亲友见过陈晟的模样,都说他的眉眼像极了黛玉。贾敏一见这瓷娃娃般的外孙,哪里顾得上教训黛玉。

一把接过孩子,又对林如海埋怨道:“多少年了,连抱孩子都学不会。”

许是贾母过世的缘故,贾敏这段时间一开口就是火药星子,呛人的很。可想想她跟贾母的感情,也能理解她的焦躁心态。

林如海自知理亏,更不敢多言。当年他一心扑在公务上,想替家中娘俩奔个前程出来。在黛玉和林珏尚是牙牙学语时,他给到的关怀确实不够。

林如海乐呵呵的站在贾敏身边,当起哑巴神。不过他们的动静,倒把睡梦中的孩子吵醒。

见晟儿张开眼睛,正好奇的瞧着自己。哪怕心思悲愤的贾敏,也忍不住柔声哄道:“晟儿,我是你外祖母。”

这小子在松江时,一有空就给林珏和陈清岳带着出门游玩。见多了生人,胆子压根不小。看到贾敏逗着自己,他还大着胆子伸手去抓对方。

见晟儿一醒来就把拇指含在嘴边,贾敏忙关切问:“晟儿吃过了吗?”

她跟林如海是在贾府吃过点心回来的,现在的时辰已经算晚。

黛玉还在低声啜泣,出来答话自然是陈恒,他顶着贾敏的黑脸道:“娘,路上来得急,晟儿还未吃呢。”

贾敏倍感震惊的看一眼黛玉,又实在不好继续训斥。只好对着她的好姑爷道:“一会收拾你们俩个。”

里外忙完,等到几个大人终于伺候好孩子。贾敏专心抱着外孙,只听着林如海给刚回家的孩子们,说起荣国府的诸事。

贾母的死因,毕竟是长辈间的丑闻。贾敏和林如海都有意隐瞒,不愿孩子们跟着瞎操心。

单说了明日上门的礼仪讲究,林家没有在世的长辈,贾家老国公又走得早。

贾母这场葬礼,是林珏和黛玉参加的第一个长辈白事。

高门大户对此,有诸多讲究。绝非乡下人的那般不讲排场。

等到林如海说完,贾敏又道:“晟儿还小,就不必带过去了。玉儿,你也少去些……

你外祖母灵前,不缺你这点孝心。你把晟儿照顾好,就是阿弥陀佛。”

这么大的孩子,离不得娘。可古人又觉得灵堂上多有死气,不好沾染给年龄尚幼的小孩子。

要想治住黛玉,终究还是要看贾敏。娘亲一发话,黛玉辩了几句,也就从贾敏口中得到每日去个半天的口风。

收拾完黛玉,贾敏又让家中管事拿着府里的腰牌,紧急赶往城中的道观,找方丈要了一枚平安符。

这符要放在小香囊中,再系于孩子的衣服上,以报丧期内,小外孙的平安。

其后娘俩凑一起,简单聊了聊贾家的事情,不知不觉间就把注意力都放在晟儿上。

万幸有这小子在,一会要着娘亲抱,一会又对外祖母伸手,渐渐的倒让娘俩忘记抱头痛哭。

林如海见她们被转移走注意力,心中更是庆幸。人这一生,免不了要跟死亡打交道。

林如海从小见惯这场面,一路颠沛奔波,才重振如今的家业。自然不希望贾敏悲伤过度,反倒哭坏自己的身子。

他冲女婿使使眼色,两人一并出了门堂屋,默契的来到书房。眼下没了外人,林如海倒是能跟陈恒多说些贾家的事情。

林珏还年轻,黛玉又是个敏锐性子。林如海没办法跟他们说闲话,可腹中的担心,要是不吐一吐,实在不快的很。

将前因后果听完,对贾赦气死贾母的事,陈恒也是失语。

只是长者已逝,再多的肮脏事。当着贾母的灵期,也不好多提。

陈恒想了想,就问道:“那朝廷会网开一面吗?”

林如海果断的摇摇头,反问道:“你觉得陛下会停止整顿军务的时机?”

陈恒一想也是,政治上哪能只讲情面,最多是在刑期上稍作延后。

如此看来,贾家大房入狱的日子,最多也就撑到明年。

林如海的判断更加悲观,以贾家惹出的事情看,最迟年底,陛下可能就会动手。

……

……

在林家休息一夜,隔日一家老少换好衣裳,就往贾家寻去。晟儿不必去,自有府中的老婶妥当照料。

从马车上下来之际,贾府门口已经赶来不少宾客。他们见到打头的林如海和陈恒,忙严肃着神情上来叙旧。

贾敏要带孩子们过去给贾母磕头,不愿搭理这些闲人。可林、陈两人是陛下眼前的红人,贾家失势不假,可人家的亲戚本事高着呢。

好不容易打发走攀谈的宾客,陈恒跟着林如海入灵堂时,黛玉已经抱着林珏哭作一团。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