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579)

作者:商狄 阅读记录

他们看的津津有味,却不知府中下人找他们都找疯了。晴雯一连问了数个下人,都不知少爷、小姐的去向。她是霹雳性子,远不像紫鹃那般喜欢温声细语。

“再去找,一刻钟内找不到少爷小姐。你们几个全去陈管事那儿领二十板子。”晴雯说的又急又厉,显然是给气的不轻。

家中两位夫人今日去城外的寺庙还愿,紫鹃姐姐亦是陪着一道上路。家里就留着自己看家,才过个晌午,就闹出这种纰漏。说出去,还当我们知府家里没有管束下人的规矩。

作为内院唯二管事的大丫头,晴雯一发火,连同陈晟的书童在内都是不敢吱声。他们又是费上一番劲,才有人路过假山时,听到陈晟兴奋的叫好声。

闻讯赶来的晴雯,立马喊来人将少爷小姐抱出。看着面前两个焉儿吧唧的萝卜头,晴雯自己也是失语,直言道:“此事等老爷夫人回来,我定会跟他们禀告。”

陈晟自知闯了祸,加之外祖父、外祖母已提早一日上京。想到偌大个家中,连个靠山都找不到。他忙卖起乖,赔笑道:“晴雯姨姨,爹爹留下的功课,我都已经读完。他答应过我,只要我读完书,就能随便玩。”

往日晴雯最喜欢的称呼,此时此刻根本不顶用。她看着面前粉雕玉琢的男孩,仍是生气道:“老爷答应少爷在府里随便游玩,可没准许你带着小姐爬高处。万一摔下来有个好歹,连你爹都要挨大太太的骂。”

陈晟马上解释道:“是妹妹想看。”

憨园眨眨眼,亦是跟着道:“哥哥说的没错。晴雯姨姨,是憨园想看,才求哥哥带我爬上去的。”

我在贾府活了半辈子,要让你们俩用这等手段糊弄过去,早不知给人吃过多少回骨头。晴雯板着脸,冷笑一声:“小姐不是最怕高处吗?”

憨园一时傻了眼,她爬上去之后,光惦记着外头的热闹,一下到真忘记此事。

她是陈家的独女,虽是英莲所生,却极得陈恒和黛玉的喜爱。

转眼已经过了四岁,家中大人还不舍得给她取大名,仍是整日‘憨园’‘憨园’喊着。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明明是个说话奶声奶气的大户人家小姐,只要跟她哥凑一块,就成了爬上爬下的皮猴子。

憨园自知露了馅,忍不住抬手挠挠两侧的发包,很是无奈的看向陈晟,“对啊,哥哥,我怕高的。现在我要怎么说?”

陈晟没想到二妹总共就说了两句话,已经把自己交代个干干净净。

再瞧向晴雯横眉冷笑的模样,他干脆一闭眼,主动伸出掌心,十分痛心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晴雯姨姨,你打我吧。等你打完,就不许我娘再打了哦。”

你这是欺负我下不了手啊,晴雯挑了挑眉,仍是恐吓道:“就算我现在打过,也要跟夫人如实禀报。”

那岂不是要给打两次?陈晟忙把手一缩,眼珠子一转,又道:“我午后是不是要跟着柳二叔习武?”

“他今日跟着老爷去外头讲学,少爷,你还是老老实实等老爷、夫人回来吧。”

晴雯也不客气,直接摆摆手,让左右下人各自领少爷、小姐回屋。

管教孩子这种事,还是交给正主儿来办才好。

……

……

刚从金陵书院走出来的陈恒,在辞别送行的师生后,马上就被一个异邦人拦在道上。

“陈大人,陈大人。”异邦人也算陈恒的旧相识,是荷兰使节范志成的继任者李华。俩人前些年,在松江打过不少交道,陈恒对李华倒也不算陌生。

他不在京师,怎么在金陵这地头?陈恒在马凳上停住步,复又走下来,朝着伸手拦客的柳湘莲点点头,才对来人沉声道:“倒是久违了,李大人。”

李华刚刚混进金陵书院,听了陈恒半日的讲学,正有一肚子话想说。见陈恒肯为他留步,马上回道:“夏日正好,烦请大人陪在下小走几步可好?”

想着自己离任在即,陈恒亦觉得私下聊一聊,也无伤大雅。他看了柳湘莲一眼,索性就背负双手,陪着远客信步街头。

今日陈恒出门,没带知府仪仗,更未着正式官袍。若不是有一干护卫跟在身后,旁人见到岂能认出此人正是金陵知府。

“还未恭贺陈大人高升,此去京师,说不好就要直入六部中枢,布政天下。”

说正事之前,李华这个大雍通,用起国人更喜欢的方式交谈。

陈恒轻笑一笑,算作答复。官做到这个份上,早已炼就他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他思绪稍转,倒没想到荷兰使节对大雍事务竟然如此关心。

调任的旨意,半个月前才到达金陵。府衙里更有不少官吏,还被蒙在骨里,这个李华的消息渠道,倒是快得很。

严格说这次调任,是有点突然的。陈恒先是在松江担任两年知府,其后三年才升任金陵知府。

连林如海都觉得,自家这个女婿会在金陵扎根数年。这才等辞官后,忙抛下京师、苏州故居不住,带着贾敏来金陵陪一陪外孙。

谁能想到,才干满一个任期,连考评结果都没等到。李贽就急不可耐的将自己召入京师,陈恒不知自己此次入京会担任何职,对李华的恭贺也就淡而视之。

李华瞧出陈恒的冷淡,也没太放在心上。他特意等在书院门口,只因最近大雍水师在夷州附近的海域,频频跟荷兰舰队起摩擦。

李华有意为此事说和,又点出前辈范志成担任使节时,两国的友好交流。追古思今,李华一再跟陈恒强调,两国情谊源远流长,完全没必要兵戎相见。

陈恒从头听到尾,知道李华没对自己说实话,索性也说起虚词,“此事不归我一个地方知府管。李大人真正要找的人,该是朝中阁老,或是福建巡抚。”

“陈大人怎么还跟我打起官腔,您是应天府尹,顺天府下就以你为长。由您替我出面说上几句,不比我跑断腿、说尽好话,来的更有用?”

李华使劲给陈恒戴高帽,按他的说法也能理解。整个大雍官场,只有顺天府和应天府的知府,位列从三品。

陈恒如此年纪,就能担此要职。论上一句对朝廷政局的影响力,绝对不在福建巡抚之下。

可惜陈恒看出李华在对自己打马虎眼,更加不愿搭理对方。这几年,随着大雍人踊跃出海,双方来往的越发频繁紧密。大雍朝廷对欧洲诸国,也不再是一无所知。

李华这次来的如此急切,不仅仅因为夷州海域的摩擦。更是卧薪尝胆数年的不列颠人,准备再来一次英荷海战,重新夺回海上霸主之位。

相比起故弄玄虚的李华,不列颠人这次就识时务的多。早在动手前,就直接派人来京师秘密商谈。

只要朝廷这次不选择站边,不列颠人无条件支持大雍收复夷州,更愿意派遣船只一同整治东瀛。

跟不列颠人的低姿态一比,荷兰人这些年就有些得意忘形、自视甚高了。

还想靠一纸盟约,继续稳住夷州局势。等自己打赢不列颠后,再来捞南洋的油水?

陈恒信步悠悠的走上一段路,见李华还是拿着往日交情糊弄。想着自己府衙里还有一堆事,直言道:“李大人,在下公务繁忙。若无别的事,请恕在下先行告辞。”

说话间,柳湘莲已经命人驾车上前。李华一见陈恒要走,忙要上前来留客,急道:“陈大人……陈大人……”

这次,陈恒并没有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

不列颠也好,荷兰也罢。谁对大雍有利,谁就是大雍的朋友。

……

……

打发走不速之客,陈恒的车驾很快抵达金陵府衙。这两日,随着林如海先行一步去往京师。明眼人都看出自家府尹即将升迁入京,这可是烧高香的大好时候。大家有意无意间,都想给陈恒留个好印象。

他们这位大人,在举荐人才上从不手软。现任松江知府贾雨村,是他的多年故交。当年华亭县的萧主事,现在也已担任娄县知县。

上一篇:A装O是要做校花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