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徐待景来(125)

作者:胖莓 阅读记录

看着元景眼中毫不掩饰的担心,长公主心中近来的悲伤宽慰许多,她拍拍儿子的手,道:“不用担心我,母亲心中有数,没看到那个人的结果,我是不会走的。”

“回去告诉你爹,最近小心点,让你大哥顾好身体,若阿瑾回来了,我库房里还有几张白狐皮,长安城天冷,给她做几件披风。”

长公主说得絮絮叨叨的,若平时顾璨肯定要烦得躲清静,可今儿他安静的坐在母亲对面,发现母亲的眼角多了几条细纹,鬓边隐隐露出银丝。

顾璨垂下眼睛,像小时候那样拉着母亲不再柔嫩却温暖如昔的手,想起自己以往经常惹母亲担忧生气,母亲却从来都是包容他的一切。

是他做得还不够好,他已经长大了,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慈爱,大哥的温厚,阿瑾的笑容,这些都是他顾璨往后要守护的一切。

“我会顾好侯府,等阿娘回来,替我和阿瑾办喜事。”

自皇帝罢了早朝,宫门紧闭后,止不住的流言在长安城疯狂流传,真相与否已经不重要了,皇帝的态度和贵妃的谥号似乎是种倾向。

身在漩涡中心的萧家因为贵妃的死,并没有失去理智去广陵侯府闹事,反而约束子弟不可在这节骨眼上被人抓住把柄。

萧家主,萧贵妃的父亲,萧知其站在女儿幼时住的阁楼前,听着里面老妻若断若续的哭声,看着眼前这小桥流水淙淙潺潺,朵朵西府海棠争相斗艳,却再也不会等来主人了。

“父亲,阿悦她,不能就这么没了?”

萧慎,萧家未来继承人,也是萧贵妃的亲大哥,即使在朝多年练就一副面无表情,此时也裂开一丝痛苦。

萧家乃百年世家,萧悦是萧知其唯一的女儿,夫妻俩却从没想过把女儿送进宫换取荣华富贵。

先后钦点作为长公主伴读,是看中世家底蕴的教养,他们却早早筹划替女儿择一佳婿,甚至多次提点她不要与皇子扯上关系。

原本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顺顺利利,小女秉性娇柔、知书达理,与长公主并另一位伴读相处融洽,情同手足。

变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就是从武义侯父子战死的那一年起,一向乖巧的阿悦先是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性格大变,常不言不语,半夜独自一人呆呆的坐在园子里的秋千上,他隐隐猜到了什么,但却什么也做不了,只希望时间能抚平一切。

后来就是新帝登基,成安侯徐夫人母女之死,之后阿悦经常出去,他们以为她是伤心,便都随了她,但随后而来的圣旨惊呆了众人。

长公主甚至亲自来府里,打发了所有的奴才,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厅内的凌乱和一地的碎片,似乎预示着什么。

阿悦进宫前只说了一句,从今往后,就当没她这个女儿吧,若有来世,必结草衔环报答双亲之恩。

阿悦就这么头也不回决绝般的踏进了那巍峨宫门,此后除非年节外命妇进宫觐见,她从来没有召见过萧家任何人,就像她说过的。

她一路高升,宠冠六宫,也伴随着太后姑侄不断的小动作,但不管多艰难,都从没让人往萧家送个口信。

萧家子侄的前程她也从不对皇帝开口,哪怕那些都是皇帝心甘情愿给的。

“宫里一天不开宫门,情况不明,咱们就不能轻举妄动。”

萧家不是只有萧贵妃,后面还有无数族人,他先是萧家的族长,而后才是一位父亲,这样的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萧贵妃无子,名义下的五皇子还是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奶娃娃,而苏氏的皇长子却已成年。

方方面面,都在明靖帝一念之间,万一他后悔了呢!

这世上,最不靠谱的就是帝王心。

而且,苏子义此人深不可测,短短几十年从一小官跃迁到后族,凭得可不是苏太后的脑子。

阿悦的死,和他们绝脱不开关系,她肯定做了什么或者说是发现了什么。

顾璨回头看着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合上,似关上了延绵不尽的深深悲伤和跗骨阴冷,正午的太阳在头顶盘旋,让他的身体渐渐温暖起来,但心中一角却留在了里面。

“二爷”

秦毅扯了扯缰绳,仔细的警戒着四周,这儿暗地里的眼睛太多了,他们不宜久留。

顾璨终是踩上马镫,曾经的少年郎在一夜之间似是褪去了青涩和鲁莽,俊逸的脸庞显露出一丝坚毅,像极了他的父亲。

徐瑾在客栈房里写写画画,偶尔停顿一会儿抬头看看外面,终是看着那太阳摇摇晃晃的一路到了西边,一弯新月在深蓝天幕下不知不觉的悄悄挂上树梢。

如娜早早换好了衣裳,在房里走来走去,洗得发白的蓝色衣裳配上一双磨边的绣鞋,那一头乌黑的秀发甚是惹眼。

徐瑾瞅了瞅,取了一块蓝色长布把如娜的头发包了起来,手指抹了点窗边的灰,在她小麦色的脸上左右几下。

一个水灵灵的姑娘瞬间变成了被生活所迫的妇人。

“记住,这一路不要开口,头低下点,见过那些害羞的丫头没,就那样子,背挺那么直干嘛,怂一点,嗯,就这样,保持住。”

如娜低着脑袋,缩着肩膀,练习般的走了几个小碎步,觉得熟悉了,昂着头道:“今晚儿,就交给我。”

徐瑾眸子里泛起一片温柔,替如娜整了整耳边的碎发,轻声道:“有一点要记住,那些人都见过血,千万要小心,你可比那些东西要重要,要是不行就赶紧跑,带上于婶子,朝着影子的方向走,会有人接应你们。”

如娜最怕小姐一本正经的表情,上一次还是决定去禁地的时候,她听话的点点头,表示自己都记住了。

徐瑾满意的让人准备了一盘子点心给她,除了吃,如娜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于婶子弯腰推着一辆小车,上面叠了好几个蒸笼,里面散发着热腾腾的香味,她还细心的覆盖了一层干净的油布,防止被灰尘或雨水溅着。

“呦,于妹子又去送货了。”

“唉,这是你家亲戚吗,咋从来没见过。”

如娜抿着嘴扶着推车一边,努力盯着地上的车轮子,装作瑟缩不熟的样子。

“这是我家三堂叔的媳妇,老窝村的,这不想和我学点手艺,好回去附近县里学点买卖。”

周围人一阵明了,老窝村,距这里一天的脚程,那可是个穷的叮当响的山沟沟,怪不得要出来。

趁着最后一丝晚霞收回之际,于婶子和如娜终于到了沈府角门,或许是第一次,于婶子有些许紧张,阵阵冷风中额头上居然冒出了点点汗意。

门口小厮阴森森的目光盯着两人看了好几遍,又把推车上上下下的检查了下,连车底下都拿手摸了个遍,直到厨房的荣婆子来了才放行,看着那俩妇人推着车进去。

这中间,于婶子把刚刚的话又说了一遍,末了加一句,我这妹子命苦呦!

荣婆子拿眼迅速的瞟了几下,除了姿色差点,这身段可不差,就是不知会不会被那群子混不吝的瞧上。

要是如娜知道她心里那点子鬼主意,只怕立马拿她去填池塘。

夜色如潮水般缓缓的一层层铺开,颗颗星子呼呼眨着眼睛,一只夜枭停在高高的塔楼尖上,舔着爪子,俯瞰着下面这片灯火。

塔楼上本应值守的两护卫正呼呼大睡。

徐瑾隐身在沈宅右侧的巷子里,这里连一丝月光都照不进,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只有几双亮得惊人的眸子。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细细的如同虫鸣般的叫声从那深处传来,徐瑾双眸彻底展开,只见角门徐徐打开,露出如娜一口灿烂的白牙。

数道身影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闪入门内,徐瑾默不作声的打了几个手势,身影一散而开。

于婶子从刚刚到现在一直强作镇定的站在门后放风,不远处那个开门的小厮横躺在墙角,太阳穴一片血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