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徐待景来(96)

作者:胖莓 阅读记录

“奴婢,叫草草,小草的草。”

一听就是个随便取的名字,不经意却能看出父母的态度。

“我给你取个名字好吗?”

草草猛地抬起头,骨碌碌的眼珠子都快跳出来了,神情惊讶中混着毫不掩饰的喜悦。

曾经有个老嬷嬷说过,要是哪天有主子看中你了,给你赐名,就熬出头了。

为了这句话,让多少不留头的小丫鬟在那里争得头破血流,讨好各位管事嬷嬷,认个干娘什么的,起码也是一个靠山。

而像草草这种嘴笨只知干活的,自然也不会有谁照顾到她。

注意到一旁初一姐姐拼命朝她使眼色,草草学了许久的规矩终于派上用场。

她重重的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头紧紧贴着手背,开心的道:“奴婢,奴婢愿意,谢谢徐姑娘。”

茗月轩可不是随便谁都能住的,玉清姐姐把她们派到园子里的时候曾发过话,要是谁能让徐姑娘留在身边,那就是她的造化。

“就叫樱草吧!”

众芳凋零,霜雪未净,樱草却已悄悄开出花朵,生气盎然,为大地报春之意。

“谢谢徐姑娘!”

樱草的鼻尖泛着一点红,眼眶里都是莹莹水色,多年来的任劳任怨和委屈哪抵得上此刻的喜悦。

浓重的腥味充斥着暗室,跳跃的火光仿佛没有丝毫温度,铁锈灼灼的烙印滋发出阵阵惨叫声。

但这些都没有让门后的唐墨神情有丝毫变化,古井无波的内心不为任何咒骂□□所动。

他相信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只是你的手段不够狠而已,是人都有弱点,找到它,一并击溃就可以了。

“大人”

霍卫东是唐墨的心腹,一路跟着他从底层爬到现在,当初唐墨失踪时,也是他一边不断派人寻找,一边在北镇抚司搜寻奸细。

“当初我们发现打斗的地方正是那群人曾经去过的,附近恰巧失踪了一个婆子,当时派人查了下,不料据派去查那婆子底细的人回报,那婆子很有可能是前东宫太子妃张氏跟前伺候的人。”

“据推测,当时付炎等人找到了那婆子,应该是为了小皇孙的事,谁知黄雀在后,被人截了胡,那婆子目前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霍卫东分析的有理有据,哪怕付炎本人在场,都要赞叹一声条理清晰。

“还有一件事”

霍卫东迟疑了下,看着阴影中神色模糊的指挥史大人,继续接上:“当初刺杀大人的那些贼子,虽然没找出什么特征,但是他们用的刀剑和当初截胡付炎的应该是同一批人。”

能坐上锦衣卫高位的,不只是狠,还得有脑子。

但霍卫东仍然被绕晕了,那些杀手带走了史婆子,转头又去暗杀大人,是怕大人查出些什么,坏了他们的大事,他们完全可以做得漂亮点,却选了个最麻烦的人。

唐墨整个人沉浸在黑暗之中,身上伤口还未完全愈合,一扯带着丝丝疼痛,但他的头脑在疼痛中愈发清明。

“你说广陵侯怎么样?”

突兀的死寂中响起一道没有任何起伏的声音。

霍卫东皱了皱粗黑的眉毛,显然不是什么好印象,“那是个老狐狸,把柄不好找。”

是啊,太后的哥哥,皇后的母亲,既是皇上的舅舅,也是岳丈,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苏子义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漆黑的瞳孔折射出一道亮光,唐墨缓缓动了起来,露出那被月光衬得分外惨白的下颚。

能培养出这么多杀手的,整个长安城屈指可数,或许他也不想掩饰什么吧!

皇位巩固,一个曾经的小皇孙激不起任何浪花,犹如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除非是某些带入棺材的惊天秘密,或是已经手握权柄的人。

--------------------

第75章

==================

因为侄子侄女遇袭受伤,苏思语特地带着大堆补品上广陵侯府探望,从大嫂那儿出来后,转身去了母亲那里。

广陵侯夫人高氏坐在上首,看见小女儿进来就一把招呼亲近的拉着坐在自己身侧。

养尊处优的日子让高氏看起来除了脸上有些许皱褶,两鬓及发顶掺杂着丝丝白发,但精神抖擞、面色红润。

高氏亲切的拉着小女儿的手,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她的脸色,瞬间放下心来。

“府里可好,太夫人身子好吗,听说轩哥儿上学堂了,这日子眨眼就飞快了。”

“一切都好。”

母亲殷殷切切、唠唠叨叨的问着琐事,苏思语曾经心里有的那些小别扭也消失了,这世上只有亲娘才会关心你在外过得好不好,顺不顺心。

“唉”,高氏看着女儿不再娇嫩的容颜,心里叹了口气,“太夫人年纪也大了,轩哥儿还小,正是可以培养感情的时候,有个儿子在膝下,以后也有个靠头,至于那个姨娘,将来还不是在你手上讨日子。”

“娘都是为了你好。”

“这是娘去皇觉寺亲自求的平安福,是悬空方丈亲手写的,你好好收着。”

如果是以前的苏思语,那些话是她最不爱听的,而如今她却隐隐听出一丝祈求。

手心里的黄色福袋重于千金,想着母亲一大把年纪为了她亲自求福,苏思语心里阵阵过意不去。

“我明白的,娘”

“对了,姐姐怎么样了,听说三公主受了伤,最近不见任何人。”

“她呀”,一提起苏皇后,高氏的神情就没有刚刚那么热切了,还带着一丝烦躁,“好好的一个皇后,去和下面嫔妃争宠,不想着怎么早点让皇上立太子,天天的撺掇公主追着顾二,都没个矜持样子,真不知道随了谁。”

最后那句说得极轻,但苏思语仍是听见了,和姐姐不同,她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但姐姐却是祖母一手带大的。

据说姐姐出生的时候,身体不好,天天吐奶,母亲刚生产完顾不上,祖母就抱回自己院里,后来就一直这样养着了。

在幼时印象中,祖母是个严肃又极守规矩的老太太,她小时候在祖母跟前都非常拘谨,不只是她,几个兄长同样都不敢撒娇。

但姐姐却敢抱着祖母的腰扭来扭去,横起来连兄弟们都要让着她,祖母却从来不会责备一句。

姐姐出嫁的时候,嫁得虽然是四皇子也是表哥,但家里那时候也没多少宽裕,祖母拿出了她所有的私房给姐姐置办了八十八台嫁妆。

或许没养在母亲身边,不需要母亲操心,导致这母女之情许多年来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

母亲对姐姐也不是不关心,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姐姐先挑完,再轮到他们,只是两人相处之中似乎总有一层隔阂。

或许这就是未养在身边的遗憾了。

苏皇后在做姑娘时就骄纵非常,在家里有祖母父亲宠着,进宫有姑姑疼着,致使她的性子就掰不回来了。

“姐姐也是为了孩子,永宁侯府,也是个好人家。”

不说别的,但看永宁侯顾勇身边一个侍妾都没有,和长公主成亲二十余载,依然如胶似漆,就值得她艳羡。

即使挑剔如高氏,也不得赞叹一声家风清正,虽然顾璨脾气差,不给面子,但也从没有拈花惹草的习性。

“好了,你姐姐在宫里,再怎么也是皇后,还有太后和侯府撑腰,委屈不了她,倒是你,娘知道你是个内里倔的,要是当初嫁了那探花,现在也不会这么苦。”

苏、陈两家闹得最厉害的时候,高氏当时曾想把女儿说给吏部尚书的嫡幼子,书读得好,又一表人才,后来更是中了探花,现在带着妻儿在外任上,琴瑟和鸣,儿女双全。

可惜了,当初的她倔得惹哭了母亲好多次。

知墨斋书房里,一本本保存极好的孤本被引泉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

顾璨不爱读书,徐瑾也不爱四书五经,但喜孤本,尤其是那种游记,天南海北,鬼怪异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