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508)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阅读记录

“请殿下放心。”

闻言。

扶苏点点头。

随后,他将目光看向杜赫,眼神颇为意味深长。

扶苏开口道:“近日……朝中一直有传言传出,说杜赫少府将告老还乡,这则传言,扶苏同样听到了,只是扶苏起初并不敢置信,杜赫少府分明身强力健,哪有半点虚弱模样?”

“因而并未将此放在心上。”

“但就在昨夜。”

“我收到了陛下发来的诏命。”

扶苏幽幽一叹,凝声道:“杜赫少府竟真向陛下递交了辞官书,当扶苏看到相关言辞时,也不禁大为震恐不安。”

“杜少府执掌少府,替大秦处理经济之事多年,为陛下之股肱大臣,而今大秦百废待兴,朝堂也正值用人之际,杜少府这一封辞官书,实让扶苏有些难过惊慌。”

“杜少府,你……当真要辞官吗?”

扶苏似依旧不敢置信,再度询问起了杜赫。

杜赫却是坦然,拱手道:“老臣之辞官书,业已多日前送至陛下手中,而今陛下之诏令恐已发回,杜赫临时决定,的确有些不妥,但老臣确实年高力衰,若是继续主持经济大政,只会越发不济,朝廷万象更新之时,老臣又岂能再拖朝廷后腿?”

“臣当年特曾跟随陛下,横扫八荒,一统六合,当时是何等之英气。”

“而今体弱年老,仅一苍髯老人。”

“实在不值得委以重任。”

“若继续待在少府之位上,臣心中只会更加惶恐,急流勇退,也是臣早就决定的,人生得遇陛下,能在大秦大施拳脚,杜赫已十分感恩,又岂能再尸餐素位?”

“园林桑麻。”

“又何尝不是人生之幸?”

“我杜赫一生已足矣,还请殿下勿要再挽留。”

“杜赫的辞官之心已决。”

“请殿下恩准。”

默然片刻,扶苏离座起身,对着杜赫深深一躬:“为图天下大治、万象更新,杜少府愿急流勇退,实令扶苏佩服。”

“扶苏感恩杜少府为大秦立下的赫赫功绩。”

“扶苏谢少府。”

“殿下!……”

杜赫老泪纵横,欲待拜下谢恩,却被扶苏一手扶住了。

扶苏道:“少府为大秦从事经济之事数十年,于国于民都有大功,大秦得以一统天下,都跟少府权力操持有关,而今少府欲退下,扶苏又岂能让少府再行这般虚礼。”

杜赫颤巍巍行礼,正要说话,扶苏却一挥手高声道:“始皇帝诏命。”

一语落下,全场肃然。

扶苏站定,肃然道:“致仕少府杜赫,以彻侯之身归乡,咸阳府邸仍予保留,食邑加封八百户,着内史郡每年依法奉之。”

杜赫朝着空荡荡的帝座叩拜道:“臣杜赫叩谢陛下。”

“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

“老臣退了。”

望着杜赫大见憔悴的身形,扶苏心中也百感交集。

他伸手将杜赫扶起,对着杜赫深深一躬,低声道:“为图天下大治,扶苏不得已也,还请少府莫要怪罪。”

杜赫释然一笑。

他淡淡道:“殿下多虑了。”

“君臣一场,步步走来,其势难免。”

“老臣只望殿下,日后以国事为重,为天下苍生为念,莫要辜负了万民。”

“扶苏谨记。”扶苏拱手道。

杜赫点点头。

他转过身,面向其他大臣,朝众大臣拱了拱手,笑着道:“诸位大臣,你我共事多年,而今我杜赫终于要退下了,日后朝堂大事,就拜托诸位了。”

“杜赫走了。”

杜赫的离别之言很简单。

但又很坦率。

说完。

他将头顶的官冠取下,脚步轻快的朝殿外走去。

就在这时。

扶苏才郑重的问到了一件大事。

“杜少府去官,但少府不可空缺,杜少府,不知何人当为少府?”

一语落下。

杜赫脚步当即一停。

殿内其他大臣的目光也都看了过去。

不少人也不由心神一紧。

甚至暗自打量了殿内其他几人,眼中露出一抹谨慎跟敌意。

少府乃重职。

而今朝堂上不知多少大臣盯着。

都想要入主少府。

因而在这种时候,杜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少府的人选,造成不小的影响,很多人都心神紧张的看着杜赫,唯恐杜赫说出其他人的名字。

杜赫面色微沉。

他转过身,淡淡的扫向全场。

目光在令狐范、召平等大臣脸上掠过。

最终。

他摇了摇头,苦笑道:“对少府人选,杜赫并无想法,只要治道之见跟天下大势相合,以国家为重,以秦法为决,还精通算术,臣认为便是合适的少府人选。”

“但对于具体人选,还请殿下择选。”

“杜赫不敢妄加举荐。”

说完。

杜赫朝扶苏拱拱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冯去疾等人目送着杜赫远去,只是看向杜赫离去的身影时,眼中露出了一抹萧瑟跟怅然。

他们日后离去时,是否也会如此体面?

殿内。

随着杜赫离去,气氛明显松缓不少。

令狐范等人更是暗松口气,他们还真怕杜赫脑袋一热,自己去举荐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因为他们可不认为杜赫会举荐自己。

而今杜赫没有开口。

而是将决定权都交给了扶苏。

那也意味着,他们所有人都有机会,就看谁准备的更充分。

令狐范目光微不可察的扫了眼身边的几位大臣,他们跟自己一样,都是少府治下主管相关官署的经济大臣,也是他争夺少府之位的最大竞争者。

不过,这少府之位,他势在必得。

等杜赫走远,扶苏心中长出一口气,他同样担心杜赫会多此一举。

而杜赫显然已没有继续掺和的想法。

扶苏转过身,望着殿下的百官,沉声道:“而今杜赫少府去官,少府之职空缺,但时值九月,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上计大会,少府之位不能空缺,不知诸位大臣心中可有合适人选举荐?”

“诸位大臣可畅所欲言。”

举殿沉默。

并无一人开口。

但众人都目光闪烁,显然心中都各有想法。

隔了一阵。

殿内的气氛更显沉寂。

这时,终于有官员坐不住了,主动站了起来,道:“少府乃主领经济之大臣,而今上计大会即将开始,若是从其他官署任命,恐会造成政事处理不当,因而臣认为最好还是从少府治下官员挑选,他们有相应的政事经验,临时上位,也不至于顾此失彼。”

“请殿下明鉴。”

扶苏道:“少府之位乃统领全国经济之职,事关重大,当由朝堂百官决定,不能贪图一时之快,一时之利,而且少府治下官员同样在挑选范围内。”

闻言。

众人面露异色。

扶苏这番话,说明少府挑选,并不会拘泥于少府治下官署。

那朝堂上能竞争的官员可就多了。

令狐范、召平等人眉头一皱,眼中露出一抹凝重,但他们面上并无任何异色,依旧是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这些没听到,也没有主动自我引荐,就安静的坐在殿内,好似在等着其他人为他们开口。

果不其然。

在安静了一阵后,再度有官员站起。

五大夫赵亥道:“臣认为少府之位,长史令狐范最为合适,令狐长史在少府任职多年,对经济之事素来精通,过去在少府也多有建树,更重要的是,令狐长史在少府内诸多官署都有过任职的经历,对少府各方面的情况,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故臣举荐长史令狐范。”

“请殿下明察。”

这时。

现任铁官司马欣开口道:“臣认为少内令召平最为合适,召长史主管的少内,对经济官署的政事基本都有参与,而且也是过去殿下‘官山海’,最直接的上属官署,对于天下形势,一直都有着较为清晰的判断,因而臣认为召平长是更为合适。”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