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573)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阅读记录

而后在吕雉反复要求下,他才从砀郡去了沛县,而后就跟着周勃、樊哙去了咸阳,再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出仕之途,如今在刘季的牵线搭桥之下,他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仕途似宽广了不少。

这种感觉很微妙。

他分明知晓刘季没那么大能耐。

但每次朝廷有什么动静,落到地方有什么好事,刘季都能沾到光。

这也不由让他对刘季是刮目相看。

有时刘季说的分明是歪理,但最终又偏被验证是对的。

这也让吕泽很是郁闷。

他看向刘季,问道:“按你之见,你的仕途当在何方?”

刘季目光微凝,自信的笑了笑,毫不遮掩道:“我的仕途当在咸阳。”

闻言。

吕泽翻了个白眼。

刘季都快五十的人了,现在还在县里打转,去咸阳,那得多大的跨步?这只怕是各种天大好事,疯狂往刘季身上砸才有可能,他才不信。

刘季呵呵一笑。

显得很是大度开朗。

他去到市集,将这张布告,张贴了出去。

随后,深吸口气,朝着四周高声道:“父老乡亲们,官府对单父县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官吏的处罚结果出来了,这次张贴的布告,只是单父县被查出的一部分,后续还会在市集陆续张贴公布。”

“请诸位父老乡亲广而告之。”

“对于违法之人,朝廷从来都是雷霆出击。”

“绝不姑息。”

说完。

刘季朝一旁让出了位置。

听到刘季的呼喊,原本还吵吵嚷嚷的市集口,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少人对视几眼,也是朝布告走来。

原本轰吵一团的人群,一下子就变得松散了。

此刻。

还有几人在人群中唆使。

只是四周的黔首,明显对布告更有兴趣。

而这几人,同样落入到了吴广等人眼中,见吴广等人朝自己走来,这几人也是拔腿就跑。

唯恐慢上几分,就会命丧当场。

不过数百人集结在一起,本就显得很是拥挤,他们还位于最里,如今就算想跑,也挪不开太大的步子,直接被吴广、吕泽等人围了个正着,吴广等人冷哼一声,没有任何好脸色,三下五除二,就将这几人按倒在地,随后直接带走了。

吴广等人这举动,也是引起了一阵骚动。

刘季笑呵呵的解释了一下,说这些人是在逃逃犯,意欲教唆诸位冲撞官府。

我等只是奉令捉拿。

听到这些人是逃犯,原本还想护一下的人,也是当即鸟兽散的走开了,根本不敢靠近一步,甚至嘴里还不断辩解着,想跟这些人撇清干系,以免自己为朝廷误认是同伙。

遭了无妄之灾。

见刘季轻而易举将人群安抚下来,还将鼓噪生事的人给揪了出来,吴广等人看向刘季的眼神满是复杂之色。

刘季一脸得意。

只是拱手道:“我刘季作为县中狱曹,这些人理应交到我手中,我刘季这次承诸位的情,将这份大礼收下了,日后诸位若有什么需要我刘季帮助的,但说无妨,我刘季只要能帮,一定竭尽全力。”

说着。

便朝吕泽使了个眼色。

让他去派几个人过来,将这些教唆挑事的人押回去。

吕泽当即会意,他扫了眼四周,嘴角止不住上扬,也是飞快朝狱衙跑去。

一旁。

布告的内容,也渐渐传出。

单父县相关的‘曹’‘官’等官员,已被稀疏判处了死刑,只不过判处的死刑不同,有的是斩,又的是弃市,还有戮、枭首等刑罚,除此之外,便是公布了他们所犯之罪,以及抄没收缴的赃物。

其中更有一份查封财产的清单。

数额十分巨大且详细。

不仅涉及到相关的田地、钱粮,还将这些官员的族中情况,一一列举了出来,譬如那位都官长的房屋、妻、子、女、奴婢、衣物、牲畜等等,全都详细的张贴了出来。

并在上面特意表明,如果还有其他应查封,而为人私下藏匿的,且有人故意知情不报的,朝廷若是查到,也会同样问罪。

‘甲倘有它当封守而某等脱弗占书,且有罪。’

刘季现在心情很愉悦。

因而更是主动站在市集口,回答着附近市人的问题。

显得很是亲民温和。

只是刘季越是如此,吴广等人脸色越难看,尤其是吕泽叫来了狱卒,将这几名教唆之人,从他们手中硬生生抢下时,吴广等人脸色已是漆黑一片。

最终却也只能拂袖离去。

留刘季一人,在这高谈阔论。

第414章 铁面判官!

旬日后。

单父县这一段时间,集市口便没有消停过。

每日都有官吏被杀,每日都有豪强、乡绅被抄家,从这些人家中搜刮到的钱粮,只是公布出了大概的数额,也是让人不由感到骇人惊闻。

仅是巫马氏一族抄没的粮食,就高达一千多石,这近乎是单父县两百多户人家的‘税田’。

要清楚。

秦律下,每户人家平均缴的粮食也就四石四斗五升,而这还仅仅是抄没到的粮食,至于其他的金钱、布帛,田宅等等,更是多的七八辆马车都装不下。

这还仅仅是一家。

像是巫马氏这般的大家族、大豪强,在整个单父县至少是十几家。

在各乡里还有不少乡绅豪强同样家底殷实。

这一番抄没下来,秦廷从单父县收上的粮食就高达了万石,而单父县总共田地也就四十几顷,一顷一百亩,一亩产粮一石五,这些收缴上去的粮食,近乎是单父县两年的产粮。

当这些抄没情况,随着布告公布出去时,全场一片哗然。

对于巫马枢、李林等官员的叱骂,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停下,即便这些人早已身死族灭,依旧有不少人跑到他们旧日宅院外唾弃、扔石头,仿佛不这么做,难以消解他们的心头之恨。

对于秦廷的肃清也是极力的支持。

如今这些钱粮已被装上了马车、牛车,正向敖仓运送。

城中难得安宁下来。

而彭越在三日前,也为官府宣布,跟巨鹿盗船之事无关,加之主动自首,可减轻罪罚,过去又是为地方官员压迫,因而只是罚了彭越服徭役半年,服役结束,便能恢复自由生。

与此同时。

城中的普法之事并未断绝。

每日都有法官,在城中的土台上,宣讲秦律,为单父县民众普法。

有巫马枢等人伏法在前,这番普法的效果也是斐然,一改过去单父县民众对秦廷的不满,以及对秦政的埋怨,连带着还生出了不少好感,尤其是蒙毅到来后,无形间减轻了地方很多‘苛捐杂税’,更是引得单父县民众一阵称道。

不过这些事都非蒙毅亲自做的。

他只是吩咐了下去。

在附近郡县征调的官吏、士卒悉数到齐后,蒙毅毅然对砀郡进行了大清理,砀郡二十一个县,近半数官府遭到了查办,数以千计的官吏锒铛入狱,朝廷从中抄没的官吏家宅、豪强,更是多达上千户,收缴上的田地,更是占了砀郡近六成,至于钱粮,更是高达数十万石。

一时间。

砀郡官不聊生,为吏者全都惶惶不安。

唯恐朝廷会查到自己身上,将自己一家老小全部入狱。

而这自是引得民众拍手称道。

连连叫好。

蒙毅也因此得了‘铁面判官’之名。

不过蒙毅下令的确很干脆利落,也是毫不留情,更不容任何沙子。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然在蒙毅大刀阔斧的整顿下,砀郡也出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官吏短缺。

即便朝廷已从四周郡县抽调了人手。

但蒙毅下手太狠。

一下子处理掉太多官吏,造成了砀郡的权力真空,很多官职都空悬,没有人能够接替,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很多抽调来的官吏,不得不身兼数职,这么高强度的连轴转之下,大多数人身体也渐渐吃不消。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