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存全靠肝(201)

作者:一条小锦李 阅读记录

总的来说就是穷,日子很不好过, 原因很简单, 家里男人死了,江婶子刚嫁来的时候生活的也不错, 夫妻和睦,公婆疼爱的, 后来她还生了一儿一女,日子就过得越来越旺。

杯具发生在她嫁过来十年后,大儿子八岁,小闺女三岁,先是岛上发生了瘟疫,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就那么去了,为了给他们治病,花了不少钱,再后来,她男人出海的时候出了意外,落了残疾,为了治病,把家底都掏空了。

就这样也没把人留住,拖了两年人也没了,那时候大儿子十岁,小闺女五岁,自此江婶子就开始想方设法的拉拔俩孩子长大。

他们这个岛生活就是靠出海打渔,这活儿都是岛上的男人干,女人都是在家种点儿菜,自给自足也是可以的,家里的男人一没,就靠着家里那点儿菜地,三张嘴一下子就不够吃了。

一家三口就开始想办法解决吃喝问题,白天俩孩子就上山或者进林子捡野菜野果还有柴火,野菜吃掉,野果和柴火跟其他岛民换食物。

江婶子就在岸边捞捞鱼,岛上这生活水平就在这摆着了,她就算想去别人家帮工,也没有人能用得起,全都是以物易物,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

“你们不来,我都没注意,好像很久没看到江婶子出来了,倒是她那儿子最近总上山,也没带妹妹。”岛主走到江婶子家门前,篱笆院墙围着的院子里也没人,叫了几声没人开门,就推开虚掩的门直接进去了。

进去一看,是泥瓦房,就三间屋子,站在院子里,还是岛主去敲了正屋的门,半天都没人开门,还问了跟在后面过来的岛民,都说这两天没看见江婶子一家。

这才把正屋门推开,进去里面暗的很,味道也不太好闻,有一股闷了很久没通风的味儿,中间还夹杂着中药味儿。

乔晟一进去,差点儿被呛一跟头,得亏身后李慕扶了一把,等看清屋里的情况,所有人都皱紧了眉头。

这屋里都让他们没办法形容,床上放的不是被褥,而是厚厚的稻草,而稻草的颜色看着也脏脏的,上面现在躺了一个小姑娘,看着也就六七岁的样子。

经过岛主确认,这就是江婶子的小闺女,今年十岁了,乔晟和身边的孟南楠交流了一下,都觉得这小姑娘应该是长期营养不良,没长起来。

没看见江婶子和她儿子,李慕他们在三家泥瓦房里转了一圈,在所谓的厨房里找到了已经昏厥的江婶子,把她抱到闺女身边一块躺着。

负责抱人的沈晨把江婶子放好就小声说也太瘦了,掂着估计也就七八十斤,对于一个成年女性来说太轻了。

岛主倒是很着急,不过岛上家家户户吃喝也是看天,存粮都不多,只能让自己媳妇赶紧回去做点儿稀粥带过来。

乔晟也看出了大家的窘迫,跟岛主说他们会照顾江婶子的,让他不用忙了,这趟过来就是受江婶子她爹的托,来接她们娘仨过去团聚的。

听她这话岛主倒也没多加阻拦,毕竟他也知道江婶子一家的近况,真要是在岛上继续待下去,可能真的未必能熬多久。

被拐走也不太可能,毕竟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一个半大小子,连船都上不了,正常人就不会图什么。

想明白这些,岛主就带着大部分岛民先回去了,不过走的时候也让江婶子的左邻右舍帮忙看着点儿,有什么不对劲的就招呼。

等院子里没人了,乔晟才和李慕一块进了厨房,在厨房里转了一圈,除了一点儿蔫吧的野菜,还有两条小鱼干,这厨房里真是干净的不能再干净了。

从戒指空间里拿了糙米、蔬菜和鲜鱼,李慕拎着鱼拿了菜刀和木盆就去院子里宰鱼,乔晟在厨房里淘米熬粥。

真不是她心疼肉食,就屋里那娘俩的状态,真让她们吃了,肠胃也受不了,为了让粥更有营养一些,乔晟还在里面放了鱼片和蔬菜叶。

剩下的糙米焖了米饭,炒了个菜芯,剩下的鱼熬了鱼汤,这些留着等江婶子的儿子回来就能吃。

这边粥熬好了,在屋里盯着那娘俩的孟南楠就过来说江婶子醒了。

跟乔晟盛了两碗鱼片菜粥进屋,就看见江婶子一脸狐疑的看着她们,毕竟都是不认识的人,实在是家里穷的早就揭不开锅了,除了三个人以外,对方根本没有可以图的东西。

因为虚弱,江婶子连端碗的力气都没有,粥是乔晟一勺勺的喂进去的,孟南楠就趁着这功夫给她讲了一下江大爷两口子的事情。

没想到当年一早就被送出去的江婶子居然还对自己亲爹妈有印象!

“呜呜呜,那是我嫁人前唯一的好日子了,我还记得是在一座岛上,岛上只有一座大山,我爹会给我做鱼皮裙,我娘会种小花儿给我带,后来我就被送到了另一个岛上,每天都是干不完的活儿,吃不饱穿不暖,直到嫁到这边,刚开始的日子挺好的,可没几年又变了,我就再想啊,是不是我这个人不吉利,老天爷才罚我这四十年里,不停的吃苦。”江婶子一度哭的吃不进去东西。

吃了少半碗粥,就不吃了,想喂她闺女,还好刚才乔晟端进来两碗,这才等她平复了心情,继续喂食。

“什么人不吉利,明明就是赶上了而已,你小的时候被带走虐待那是家族的问题,你爹妈要是知道你被带走过的是这样的日子,肯定不会让人带你走!还有你公婆和老公,那没了就是天灾,跟你有什么关系,别什么都往身上敛!”孟南楠看她这副自怨自艾的样子就来气,这也太自轻自贱了。

乔晟倒是安抚的拍了拍江婶子,总算是把手里的粥喂完了,床上躺着的是江婶子的闺女,叫王小花,还在发烧,乔晟看了一下debuff,其实就是饿的,加上风寒,事情不大。

让李慕联系裴弘船队里的那个老中医,问了治疗风寒的方子,回船上配了药,熬了一大碗药给王小花灌了下去,中午的时候,小姑娘就醒了。

“不是说中药见效特别慢吗?这效果这么好吗?才几个小时,人就清醒了?”孟南楠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

“你想吃西药咱也没有啊,这时候发现中药的好处了吧,只要凑齐了药,就能治好病!”乔晟耸耸肩,表示现在就是向现实低头。

孟南楠也说以后看见草药还是得捡一点儿,万一有用呢,乔晟表示存可以,别乱吃,毕竟她不是神农。

王小虎是下午太阳偏西才回来的,进门就看见院子里坐了四个大汉,一下就把身后篮筐里的镰刀拿了出来。

李慕赶紧解释了一下,还跟沈晨几个人往篱笆边挪了挪,王小虎狐疑的握着镰刀进了屋,就看见原本床上的稻草已经被清理干净了,换上了干净的被褥,他的母亲和妹妹都坐在新的被褥里。

早上出门妹妹还发烧昏迷,现在已经坐起来,一勺一勺的吃着旁边一个女人喂的粥。

“小虎,别紧张,这是你外公外婆安排的人,想接我们过去团圆。”江婶子已经接受了这个设定,主要是想着年幼的时光,很是向往回到父母身边。

王小虎皱着眉,不知道想着什么,目光审视的看着乔晟和孟南楠。

任由他打量了一阵,乔晟才对他说厨房里有做好的饭菜,他可以先去吃一些。

刚才已经从江婶子那知道了,王小花今年已经十岁了,坐起来一看还没正常六七岁的孩子大呢,现在一看王小虎,也差不多,十五的年纪,瘦小的很,看着也就十一二,那篮筐跟他体型严重不匹配。

这孩子疑心病重,听了她的话也没动,还是孟南森加热完饭菜,进来给这小子拖到厨房去吃。

江婶子表示自从孩子他爹没了以后,这孩子就觉得自己应该撑起家,所以思虑比较重。

孟南楠小声嘀咕怪不得不长个,都让心眼给压住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