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为夫人寸心如狂(126)

作者:藤鹿山 阅读记录

一个个耳观鼻鼻观心。

“又为了公主的事儿?”几位内侍交头接耳。

在他们看来国事太过复杂,远没有什么可支起耳朵偷听的。叫众人忍不住窃窃私语的, 无非是事关后宫之主, 皇后膝下唯一爱女的事儿。

自两位公主和亲大徵皇帝, 而却被转头许配给大徵两位没有实权的皇族宗室子弟, 这消息传回朝廷,朝中诸臣便一团乱麻。

一个个叫嚣着说什么大徵瞧不起人, 叫嚣着说大徵羞辱国君颜面。

想来如何不是呢?

本来是他们国君的诚意,送了膝下才长成的两位公主去和亲。

这两位女儿中, 还有一个是皇后所出正儿八经的嫡出公主!

皇后为了此事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便是国君难不成就舍得女儿和亲千里之外?

可为人君者,总归不能意气用事, 到头来国君仍是同意了前朝叫他爱女和亲的决定。

有宫人忍不住私声嘀咕起来:“我早就说过,栖霞公主骄纵的紧,能被大徵皇帝看去才怪……”

“嘘!噤声,这话若是被皇后听了去,你以为你有几个脑袋够活?”

当真是说皇后皇后到,众人话音方落,远远便见宫廊下一群内侍官停落软轿。

轿中一女子缓步而出。

皇后发梳牡丹髻,头簪鎏金凤簪,穿戴绛紫团花宫装,端的是一副仪态万千的凤仪之姿。

她亲自前来明德殿伴驾,却听闻今日朝中事忙,午朝未散,皇后亦是温和体贴,并不叫人往内殿通禀,只在殿外率着一众宫人等候。

约莫半晌功夫,诸位相公商谈完要紧事,一个个面色不太好,纷纷甩着袖从大殿中退出。

皇后这才端着汤水入内。

……

黔南天气温暖,终年不见霜雪。

正值五月,春光鼎盛,阳光明媚。

阳光洒入明堂之上,只见一片金银丝绣着暗绣在日光照射下隐隐发光。

国君一袭石青及地纳纱金龙袍,冠顶端镶嵌宝石珠玉,细细的流苏垂落至清隽面颊两侧。

他并未察觉来人,只一如既往垂首看着手中文策,那文策不长,却许久不见他挪开眼。

直到耳边珠翠步摇伶仃声响起,一阵香粉袭来。

国君才回过神来,缓缓合上文策。

皇后见状忙上前,为他捧来一盏热汤,并将他手边早已冷了的茶盏换下去。

她低声斥责周围侍奉的宫人:“你们是如何办事的?陛下的茶水都凉了也不知撤换下去……”

国君抬眸,道:“不该怪他们,是朕嫌喧哗,不准他们跟前伺候。”

南应国君有着一张令世人惊艳的好皮囊。

莫说是他年轻的时候,一张俊美面容惹得后宫一众妃嫔为争夺他,尔虞我诈,血雨腥风。

便是如今这些年,明明是不再年轻的年纪,那张脸仍是叫无数贵女,宫娥芳心暗许,前扑后继。

哪怕是夫妻间相处这么些年,皇后如今见到他这般半敛着眸子神情淡淡的与自己说话,便又是止不住情绪起伏。

二人当算的上一句少年夫妻。

皇后年轻时候随着他吃过许多苦头。

想当年,她的父兄护送着当年的太子,如今的国君一路南渡,死伤多少战士,才平安护送他来到黔南重续国祚。

后来前朝各世家想要架空他,黔南多位首领意图分割国土,周道渊的皇位一直摇摇欲坠。

如今这些年,才算是苦尽甘来。

皇后父兄于周道渊有再造之恩,周道渊亦是知恩图报,将后位给了自己。

却又在朝廷的力荐之下一同纳了四位贵妃。

皆是朝廷肱骨,归降的黔南首领之女。

黔南臣民原先亦是归属大应的子民。却因地处南蛮之地,远离中原那些年的战争,倒是未受末帝暴政胡人入侵的诸多影响。

并未对当年的妖妃余孽恨之入骨。

周道渊自来了黔南,这些年勤勤恳恳,可堪为一代明君。

几番改革变法,在南应渐渐有了许多号召力,又有许多远渡随他而来的臣子世家追随。

国君礼遇皇后,除了那四位贵妃,这些年再未纳妃生子,后宫中妃嫔皇子皇女之事,一应都是由皇后操劳。

国君可谓是给了皇后独一份尊重。

皇后亦无愧于他,这些年来对待后宫妃嫔皇子体贴入微,少有责备。

连后宫那些非她所出的皇子皇女都视若己出。是前朝后宫更是人人称赞的贤良淑德。

皇后保养得宜的手为他奉上一盏热汤,柔声劝道:“政务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陛下劳累了一日,也该休息一下。”

周道渊信从的自皇后手中接过汤,浅尝了口,旋即淡淡道:“劳烦你有心了。”

皇后忍不住面色微红,“你我是夫妻,说这些做什么……”

见此时气氛尚好,她又忍不住朝着国君说:“陛下,栖霞那般的脾性臣妾早就说过不能送去和亲。如今徵皇看不上亦是情理之中,何须再叫她留在大徵那处人生地不熟的地儿?那个什么世子听闻家中没什么实权,只怕帮衬不上我朝,如此何须还要委屈了栖霞?还不如叫她回朝来……”

“自打她离了臣妾,臣妾总是日日寝食难安,陛下,您以往不也是最疼爱她的么?她这一路还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您便发到旨意,接她回来吧!”

皆是句句慈母之言,说到后头,素来端庄的皇后,都忍不住以帕掩面,满面哀伤。

玉鼎前香烟袅袅。

周道渊骨节分明的指抚上眉心,他一双眉眼凝着那些香云,总显得有几分心不在焉。

“和亲之事非儿戏。栖霞胡闹你也要学她不成。”

南应国君为人风雅温和,可皇后面对语气发沉的周道渊,却是心间发怵。

她知晓这个男人的狠厉。

可终归是她女儿,她强忍着心惊还欲再劝,国君却已是挥挥手。

许是被她劝动,周道渊挥挥手,叹道:“若是她丈夫去的早,守寡了再说。”

语罢,他眼中出神,竟又是频频出神了去。

皇后唤了他两声,周道渊充耳未闻。

二人夫妻将近二十载,皇后还从未见过这般的他。

她盯着那张堪称俊美绝伦的面容,好半晌才沉着面色退出殿外。

……

……

另一边,大徵——

帝后大婚几日间,乐嫣未曾搬往后宫,日日都居住在显阳宫宫室之中,与皇帝同吃同睡。

除了大婚翌日几位尚宫前来道贺以外,她并未见得其他人。

太后不想与瞧不上眼的儿媳妇相对,不想喝乐嫣的茶,是以特意选了帝后大婚前几日举宫去了别宫。

这般刻意之举,自然有联合前朝给皇帝施压不给乐嫣颜面的深意,可却是真叫乐嫣松了一口气。

当年郑夫人难缠的前景仍是历历在目,如今新婚,她竟没有公婆需日日请安问候。

她如今有了空闲。

皇帝说好的大婚之后三日休朝,可第三日时便又有紧急朝政,他天没亮就匆匆往宣政殿去了。

乐嫣这几日身子本就不舒坦,晚上又闹得晚,等她起床时早已过了时辰。

等到巳时时分,她才梳整妆容,还没来得及喝口茶水,便得到尚宫局送来的几盘令人眼花缭乱的首饰。

一盘颜色各异的赤金更薄花样式的耳坠,一盘皆是水晶珍珠耳坠,还有紫玉芙蓉、蝴蝶流苏样式各异的耳坠。

这般阵仗只叫珍娘唬了一跳,她诧异的问乐嫣:“怎的宫里是只有耳饰了不成?如何全给娘娘送来的是耳坠?”

尚服局女官见此,连忙表示不是尚宫局的意思。

“这是陛下亲口吩咐,叫奴婢等娘娘醒来,就给娘娘送过来。”

估摸着也只有乐嫣知晓内情,她忽地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银铃一般,一时间竟如何也停不下来。

惹得一群宫人一副云里雾里。

乐嫣只好替皇帝挽尊,总不能叫所有人都知晓她们的君主是个多么会装模做样,小肚鸡肠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