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为夫人寸心如狂(157)

作者:藤鹿山 阅读记录

他好似在为自己着想,可当真明白自己日后要面临的孤立无援的境地?

乐嫣干脆破罐子破摔,一字一句道:“你总说我是你女儿,可你身为父亲缺位二十载,如今又这般大张旗鼓将我接回南应,你明明知晓太子皇后一个两个都不是好惹的,将来…将来哪里有我存活之处!我留在南应,只怕日后还不如留在大徵……”

她一句句毫不避讳的讽刺,叫周道渊眯了眯眼睛。

他幽幽道:“你年岁尚轻许多事情看不分明,此事你着实担忧太过。你只要不与太子皇后一脉闹的太僵,皇后乃聪慧之人,太子秉性亦是温良,便是日后也必知晓该如何待你。”

乐嫣显然是不信的。

能养出栖霞那般女儿的母亲,与栖霞一脉同胞的太子,当真只是表面看的那般?

周道渊又道:“如今既是你我父女间挑明事态,我也必当与你说明白。你腹中血脉本来便不该留…你若是执意要将它生下来朕也不会阻止,只望你不是因一时糊涂。”

他忽然转变了态度,语气中带上几分怅惘的意味:“若是没有那个孩子,你想必很快便能觅得如意郎婿,总有子女承欢膝下。而如今中原动荡,北朝皇嗣于你只犹如催命符。你不该如此不悟……”

这恐是周道渊与她说过的最长的话。

乐嫣表情不由自主的僵了一下,许久才涩然一笑。

她望着周道渊,这个与她血脉相连的父亲,眸光平静的犹如一池静水。

“哪里是一时糊涂?谁活着不是糊涂的?哪里会想那么多……”

“我非是愚钝,我知晓他还活着,我信他…我信他的真心,我知晓他一定会来找我……”

乐嫣曼曼说道,她眼中有着稚嫩的坚强,在周道渊看来简直是可笑。

周道渊似是嘲笑一般问她:“你与殷家那小儿成婚多久?不过半载。你与卢家的不也是成婚三载才婚离的?我非是偏要做那等挑拨离间的恶人,只是想告诉你,感情最初时都是美好的。随着时日长了许多秉性才暴露,许多深情才在日复一日平淡中磨灭。再说…他对你当真是好?可不见得——”

乐嫣奇怪看他一眼,并不听他话里似是挑拨之言:“您这般说,是自己亲身经历了?”

也是,他的后宫许多娘子,更有好些子女,想必这等情爱之事他当真是太了解不过了。

被晚辈这般探问自己年少时的情事,国君微怔,捧着茶缓缓喝了一口,才道:“儿女情长,朕……不擅长于此。”

乐嫣面上隐隐闪过羞愤,她咬牙道:“那你又如何能来说教我?我的第一段情并非终结于你说的那两点。真正深刻的情感,如何也不会被平淡磨灭掉,这点你没有经历过,我与你说了想必你也不明白!”

国君淡淡一笑,对她小孩气性的发言不置可否。

又听她问自己:“你如今要将我重新嫁人,岂非就像母亲那般不成?我时常觉得自己可怜,如今的我经历着母亲所经历的一切……不,我母亲当年应当是比我更可怜也说不准。毕竟我与我母亲不同,我与丈夫真诚相待,善因总结不下恶果。”

乐嫣话一落出口,忽地明白过来。当初母亲这般着急嫁给父亲,不过几月间就成了婚,除了想要给自己一个光明正大的出身,只怕更少不了长辈的授意。

毕竟…若没有长辈,三书六礼如何能如此轻易过去?

老太后……她一定是知情的。

老太后那般聪慧的妇人,事关前朝血脉,便是最疼爱的孙女,她也必不会包庇。

太祖定也是知晓的。

她眼中惘惘的,对这一切竟不知作何感想。

周道渊先前一直没作声,见她忽地攀扯说她的母亲,面上止不住升起愠怒,挥手叫她退下。

乐嫣却仍道:“国君有一句说的极对,若母亲当年没有将我生下来,她那般温柔的娘子想必也能觅得一个如意郎婿,一个与她真诚相对的郎君……”

“她会重新有子女,她不会将我生在战乱之中,她不会因为生我时兵荒马乱伤了身子,早早的就去了,也不会多年后因为当年的旧事,遭人辱骂,连累的她死后都不得安宁……”

“闭嘴!”周道渊忽地朝她怒喝起来,眼中浮满血丝。

“来人啊,将她带下去!”

这是周道渊第一次对她说重话,厌烦的想将她赶走,想要将她软禁起来。

一日间受到两个女儿先后忤逆,想必国君是怒不可遏。

乐嫣看到周道渊完美的表情僵裂开来,心中竟产生一种久违的畅快。

也是啊,这般一个从来不见恼怒的人,竟被自己几句话挑拨起情绪来。

惹得宦官们都过来劝她出去,一个个就差给她跪下了,“公主!言不得言不得!国君是您父亲的!”

可乐嫣仍旧不依不饶,她压抑多年的情绪崩发也只在那一刹:“以往没有您,我不知我父亲的可贵,总是与他闹脾气,后来我才知晓我不是他所出……可我父亲这些年却待我视如己出,一次次包容我的臭脾气。而今想想,我这些年最最对不起的便是他了……”

殿外一道素白月华散入直棂窗,将他乌黑发鬓染上几履斑白。

静夜沉沉,银霞通彻,他看着她,眸光不辨喜怒,额角的筋脉却突起的吓人。

“你与朕说着等话无非是想叫朕恼怒罢了,便是朕真是如你所愿,与你又有何意义?你如今该是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如何在朕对你尚有愧疚之情时拿到所属于你的更多好处——而不是像你这般愚蠢,一次次惹怒朕。”

乐嫣抹了抹眼泪,被他说的无地自容,她对上国君片刻后重新恢复平静的眼眸,冷冷道:“你能给我什么?你能弥补我什么?我都二十岁了,你的那些宠爱我早就不稀罕了……”

“你倒是不妨说一说,你当年究竟是如何骗我母亲的?如何抛弃她跑到黔南的!!”

她不信,她的母亲如此昏昧愚拙。

她不信,她的生身父亲,当真是一个如此薄情寡义之人。

可惜,国君并不吃她这一套。

只是冲她摆摆手,眼神冰凉。

“你且下去。”

“怎般也是我亏欠了她。你要恨就恨,与你多说无益。”

乐嫣闭了闭眼,察觉到眼眶湿润,她当真是无能啊,连眼泪都控制不住。

她们这等感情柔弱之人,面对冷漠无情的人总是吃亏的。

受到的屈辱痛苦完全不对等。

更何况一个人早早就去了,另一个人还坐享江山,妃嫔无数,子女绕膝。

无论再深的刀□□入,叫她一个诉说者肺腑生疼,却仍不能刺伤他分毫。

沉默的对峙中,她只能找寻一点点病态快感罢了。

在垂泪之际,她咬紧牙关反身走了。

周道渊看着她遥遥离去的背影,良久才收回视线.

他偏头瞧着案边燃烧一半的烛台。

烛光耀眼,灼烧着融化了一滴滴清油,顺着烛壁滚落。

落在嵌着仰莲纹的精美鎏金松鹤台托上,昏暗中惊心动魄的美丽。

忽地,烛心闪耀了一下,叫他不由忆起自己犹如这颗华丽灯烛的过往。

……

他生来体弱,却得于父皇宠爱早早立为太子。

可德宗时朝中为解决世家之患,引得胡人南下,数年间权臣屡起,架空朝廷。他这个太子便是砧上肉,活得战战兢兢。

等更大一些,父亲横死,他还活着,没人舍得杀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被虞侯扶持起来当了少帝。

那时他还太小,并没有许多错综复杂的情绪,有的只是每日中吃不饱,冬日棉衣太薄耐不住寒,时常要遭受旁人冷眼。

老师也从不教导他识字。

虞侯家中那个无法无天的小儿子更是当众将他当作马儿来骑,周遭宫人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

后来虞侯被杀,年幼的他被好事者亲自带去宫门前,亲眼看着母亲保受屈辱,身亡命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