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104)

作者:皇家雇佣猫 阅读记录

“分四千亩,还是分一万两千亩?”

“当然是一万两千亩!驾!”

师爷一听人有些晕,脑袋也开始隐隐作痛,

“堂尊!等等我!”

棕色的瘦马追上韩子仁,师爷也不管赶路还是不赶路,他实在是担心韩知县准备这样做,“……若是如此,那三家定会聚民闹事!到时候要是动了刀枪又当如何?”

韩子仁紧紧握住手中的缰绳,“沈师爷,说老实话,县里的那些人我不怕,劳资毕竟是知县,他们又是什么?现在这件事东宫都在关注,要是杀了朝廷命官,他们家几百口也他娘不够砍的。但我担心上头……”

“上头?”师爷一想,“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希望别出事吧。”韩子仁不怕拼命,但人不能白白送命,如果杨廷和这个知府都出了问题,他一个举人出身的知县能指望谁?

“堂尊可否细说说?”

韩子仁也只是一种直觉,“昨天我和府尊商议分田事宜,太子的旨意是,如果有大户想要拿回投献之田,那么就治他们故意隐蔽逃税之罪。但一切以分田为要,所以无非就是四个字,杀鸡儆猴。”

“府尊为保稳妥,提出到臬司衙门借兵。可今日一早却来了信说,臬司衙门的兵都被派出去了,无兵可借。府尊是太子的老师,我听有些人议论,他能到青州出任知府,也是太子派下来的。若是齐宽还在,借不到兵倒也没什么。现在还借不到……”

师爷也觉得不太对,但他大约有个方向,“如果要有个原因,那一定在京城,不在青州府……既然如此,堂尊还要依原计划分田?”

“这不会有什么变化。”韩子仁夹了夹马肚,他的样子,倒有几分武将的风采,“师爷跟了我许久还不了解吗?我这个人能动脑子,但动不了太多。早年间就有人告诉我知县难当,但我觉得没什么难的,无非就是一句话,老百姓要活路,我就给他一条活路,再把不给老百姓活路的那帮混蛋咔嚓了不就结了?”

“堂尊这化繁为简的功夫,一直是好的!”

……

……

朱厚照在东宫也觉察到一丝不对味,张天瑞都已经开始大张旗鼓的招人了,原先计划要夺书院的程敏政等人竟然视而不见,像忽略了这件事一样。

政治敏感性很高的他几乎马上就能想到:一定是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才让了路。

但,什么事会这么重要?优先级这么高?

朱厚照在练习射箭,但眉头一直紧锁,边上的宦官、宫女都不敢打扰。

刘瑾毕竟跟了这么多天了,这个样子的太子是在思考问题,这点他还是能摸清的。

……如果程敏政要让,那么只能是让李东阳,

李东阳现在所在乎的,无非就是让他老老实实回文华殿读书,

可这帮臣子,说来说去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啊。

如果有办法,早就用上了。

却在此时,有个小宦官快步过来,跪下说:“启禀殿下,皇爷传旨请殿下移步乾清宫。”

“可是有什么事?”

“有的。今日早朝,御史钱桂领头,又有陈泉、赵毋庸等人跟上,奏了杨廷和三宗罪,一是在东宫独留奏对,二是以下犯上,三是借分田之机,打击异己,在青州府排挤同僚,致使一府动荡,山东紧邻京师,山东不稳,则京师震动!”

“拿着!”朱厚照把弓箭直接扔给了刘瑾,自己转身便走了。

吓得刘瑾脸色一白……太子叫他拿着他又不敢不接,可扔过来的还有箭头啊!

好在他惊险接住,没有给他手掌扎个大洞。

“殿下,您等等我!”

朱厚照问:“张永人呢?”

刘瑾心想,殿下您到底是喜欢他多一点,还是喜欢我多一点,张永都不在京城了,您还问?

“殿下,张永和梅可甲去杭州了。就是前几天的事儿。”

朱厚照一愣,应该还有人吧?正德时期可是号称八虎,只不过性格变了,更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不要旁人打扰。所以除了刘瑾、张永,其余人也说过话,但不多。

“那就叫谷大用吧……”他略做思量便决定了,“乾清宫我自己去,你现在就去和谷大用说,让他即刻前往山东,去找山东的镇守太监,叫他一定支持杨廷和!否则本宫这个太子回头宰了他!快去!”

刘瑾有些不明所以,“殿下……山东的镇守太监,咱们和谷大用可都不熟啊!”

“没事!你让他带东宫的印信。镇守太监说到底是宫里的人,我是父皇宠爱的太子,我这个话他不听,坏了我大事他要是能继续喘气儿我跟他姓!这句原话一定要带到!”

这个时候,朱厚照已经不相信山东的文官了。

政治斗争,一旦劣质化,就特别容易损坏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譬如,他们如果要扳倒杨廷和,那么一步到位的办法是什么?

就是故意给杨廷和添乱,让百姓闹起来,让他的田分不成,这中间就不可避免的死人、也会使这个可以善待百姓的机会被浪费。

这种事不绝史书,不要说牺牲几个百姓了。就是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军,后边儿都有对手扯后退,最后将军败了、国家也败了,但他们赢了。

眼巴前就发生过了的,便是先前提到的,成化年间文官把王越和汪直分开,结果导致许宁在大同兵败,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朱厚照现在旁的倒不担心,京城里他有信心稳得住,但就担心这帮家伙没底线,为了达成政治目的,而置真正关乎百姓的大事于不顾。

一旦有那种恶果,那么杨廷和不办也得办,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至于他本人则立马前往乾清宫,

这帮混蛋,真的太给他们脸了,拿我这个太子不当官儿!

第一百零五章 请旨抓人!

“堂尊,真要贴出去吗?”

韩子仁最后落笔,就是要分一万两千余亩的田地。

说实话,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其他的县肯定会把一部分田地分给本就有地的农民,甚至是大户。

具体分给谁,那要看和知县老爷的关系。

反正上面只有一个总纲,具体的细则还是下面在制定,到时候就报上去说都已经给了穷苦的百姓,弱势的老百姓求天无门,他们又能怎么样?

但韩子仁自接到这个任务开始,就誓要把这事儿原原本本的做下去。乐山县的田地有的已经找不到正主了,即便找到,类似那些投献的,该给谁,不该给谁,这要怎么定?

思来想去,他还是按照分给无田的百姓这个原则。

但榜一旦贴出去,叫老百姓知晓,再想收回来或是推行不下去,那就难了。

“贴!”韩子仁的拳头重重捶了下桌子,“老子是知县,分的是罪官齐宽之田,本质上这些田都属于朝廷,我这个朝廷命官自然是想分给谁,就分给谁!都给我贴出去,倒要看看这事儿出不出得了人命!”

与此同时,县里的赵、谢、余三家也在煽动老百姓,

当日下午许多人往县衙门口聚集,齐刷刷跪了一地。

“草民请见知县大老爷!”

……

衙门里的人慌了好几个,都堵着韩子仁,这个时候一把手得要有个态度才行。

“取我的官袍官帽来!”

不用说,这些百姓全都是被人为聚集起来,要的就是他韩子仁推不下去这个分田之策。

旁的有的县其实还算比较顺利,

比如说投献的比例不高,只要还回去,取得大户的支持,那么分田自然容易些,无非就是再让那些人吃进一些。

韩子仁甚至在想,会不会有人就私下里把这些田互相给分了。

否则,怎么没听说其他县有乐山这么难?

“堂尊,你这是要出去?外面可都是刁民啊?”

韩子仁面色不改的说:“本官是朝廷任命的乐山知县!这些人是刁民也好,不是刁民也好,今日来此所为的也就是银子,既然有此心难道还敢杀了本官不成?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开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