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成功修仙+番外(961)

作者:春又至夏 阅读记录

正因为如此,曾经当过胡宗宪幕僚的徐渭,便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要是能旁敲侧击地从徐渭这位前幕僚的口中,打探到有关胡宗宪这位吏部尚书的喜好的话,那么往后的仕途,岂不是会通畅许多?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邀请徐渭前去参加宴饮的请帖络绎不绝,令徐渭不厌其烦。

为了不得罪人,徐渭只能对外宣称身体有恙,并将自己关在房间内,尽量不与人接触。

房间内,只见徐渭将手上的毛笔放下,近来发生的一切,令他心力憔悴。

此时,徐渭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忧愁之色,出言抱怨道:“唉,这叫什么事啊,都来京城这么久了,我还没好好逛过呢!”

就在这时,只听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徐渭还以为又有人来送拜帖,邀请自己参加宴饮,于是便想像以往那样,用身体有恙的借口敷衍过去。

其还没来得及开口,只听门外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文长兄,是我,汝默兄也来了!”

徐渭在听见那道熟悉的声音后,便已知晓来人的身份,此人正是与自己一样,前来参加本次恩科考试的学子,朱顺先。

徐渭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与朱顺先以及徐时行认识的,当初几人恰巧碰见,于是便停下来闲聊了几句。

后来,几人发现,彼此的见解有颇多相似之处,于是便引为知己,时常聚在一起闲聊。

而在这个过程中,徐渭也了解到了朱顺先,以及徐时行的身份,朱顺先是惠王府的旁支,同时也是参加本次考试的唯一一名宗室子弟。

相较于朱顺先,徐时行的身世则显得有些坎坷,徐时行出生于南直隶,他的父亲是一位姓申的富商,生母据传是一位尼姑。

后来,徐时行被苏州知府徐尚珍所收养,在徐尚珍的悉心教导之下,徐时行顺利通过乡试,并且考中了举人,得到了进京参加本次会试的资格。

在这之后,徐渭未作丝毫犹豫,只见其从座椅上起身,将门打开,并将在门外等候的朱顺先以及徐时行,一同请进了房间。

进入房间以后,朱顺先看着一旁书案上,墨迹还未干透的纸张,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担忧之色,出言劝诫道:“文长兄,用功读书自然是好,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待朱顺先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徐时行,也紧跟着应和道:“是啊,文长兄!”

徐渭在分别给前来拜访自己的朱顺先,以及徐时行各自倒上一杯热茶以后,没好气地说道:“其中的缘由,你们也明白,谁又想整天待在房间里呢?”

在从徐渭的手中接过茶杯以后,只见朱顺先轻啜一口,紧跟着说道:“正因为如此,我和汝默兄才来邀请你一同出去逛逛,感受一下京城的繁华!”

待朱顺先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徐时行也补充了一句:“嗯,没错,整天待在房间里,也不是长久之计,总得出去逛逛的,听说今晚有灯会!”

徐渭被朱顺先以及徐时行的话,说得有些意动,其脸上浮现出些许担忧之色,缓缓道:“灯会固然是好,可是……”

一旁的徐时行,似乎看出了徐渭心中所想,摆了摆手,毫不在乎地说道:“无妨,只需要乔装打扮一番即可,到时候谁也认不出来!”

徐渭闻言,在思衬片刻后,看向朱顺先,以及徐时行所在的方向,沉声道:“嗯,说得有道理,大好时光不应如此蹉跎,走吧!”

……

夜幕降临,胡宗宪位于京城的宅邸。

自从朝廷设立军机处,用来负责递送前线的军情以后,内阁这边,也不用每天晚上留下两名阁臣,在内阁值夜了。

胡宗宪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到了以往的样子。

此时,书房内。

胡宗宪正坐于书案后,有条不紊地处理着由吏部那边送来的公文。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权责极重。

胡宗宪身为吏部尚书,吏部那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他来拍板决定。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待胡宗宪将最后一封亟需处理的公文处理完毕后,方才将手上的毛笔放下。

随后,只见胡宗宪端起一旁泡有枸杞水的茶杯,轻啜一口。

就在这时,只听‘吱呀’一声,房间的门被推开,管家迈步走了进来。

管家迈步进入书房以后,便看向胡宗宪所在的方向,俯下身体,毕恭毕敬道:“老爷!”

胡宗宪见管家到来,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诧异之色,将手上的茶杯放下,出言询问道:“嗯,有什么事吗?”

“回老爷的话,您曾经的幕僚徐渭,也进京赶考了,目前正居住在馆舍之中。”

在从管家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胡宗宪的脸上满是欣慰之色,随后,只见其抚了抚胡须,出言感慨道:“好,好啊,文长也来京城了!”

随后,胡宗宪仿佛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脸上满是疑惑之色,紧接着看向管家所在的方向,又继续询问道:“对了,我怎么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

一旁的管家听闻胡宗宪此话,当即低下头,将事情的缘由尽皆告知:“老爷,事情是这样的……”

胡宗宪在听完管家的叙述后,脸上满是恍然大悟的表情。

随后,只见其垂下眼眸,漫不经心地看向地面,自顾自地说道:“文长啊文长,你还是一点都没变!”

在这之后,只见胡宗宪看向管家所在的方向,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等考试结束以后,就把文长请到府上来吧,老爷我要亲自招待他!”

对于胡宗宪的吩咐,管家自然不敢违背分毫,旋即只见其神色一凛,沉声应道:“是,老爷!”

“行了,没什么事的话,就下去吧!”

“是,老爷!”

管家在应声后,俯下身体,向胡宗宪拱了拱手,然后迈步离开了书房,在离开书房的时候,管家还顺带着将房间的门,也给一并带上了。

在管家离开书房以后,只见胡宗宪从座椅上缓缓起身,此时的他,脸上浮现出些许怅然之色。

过往的那些记忆,如同幻灯片一般,在胡宗宪的脑海中一一闪过。

胡宗宪又回想起了,自己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的那些日子。

在这之后,只见胡宗宪脸上满是莫名的神色,摇了摇头,无声自语道:“文长啊,希望你这次能够考个好名次,实现你的抱负!”

第七百六十章 张居正摊牌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举行恩科考试的时候。

而按照惯例,每当会试举行的时候,考试的主考官都必须亲自在场,于贡院内主持相应的祭祀仪式,祭奠那些横死在贡院之中的冤魂,以祈求考试能够顺利进行。

但无论是身为主考官的李春芳,还是那些一同筹备考试的同考官,心里都十分清楚。

这一次的考试,虽然名义上被叫做恩科考试,但实际上,无论是考试流程亦或者是其他事宜,都与平常的科举考试无异。

甚至这一次举行的恩科考试,比往年的科举考试还要严格一些,毕竟,在去年的殿试上,闹出了有考生公然反对朝廷政策的这么一档子事。

所有人都在暗自祈祷,类似这样的事,不要再发生了。

毕竟,去年的那些考生,以及负责阅卷的考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

此时,贡院内,李春芳见时候差不多了,当即收敛心神,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张居正。

张居正在察觉到李春芳的目光后,抬起头来,仔细看了看天色,然后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随后,只见李春芳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下属,出言吩咐道:“开始吧!”

“是,大人!”

一旁的下属在应声后,很快便迈步离去。

上一篇:大明嫡长子 下一篇:濒危鲛人失忆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