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陵台(85)

作者:燕折雪 阅读记录

然后,循着月色偷摸走了她身上琳琅的金玉首饰,拿条旧床单一卷,趁乱逃走了。

那女使走时还心想,我也不算辜负了那托付之人,那老婆子只说要我带那孩子去个安全的地方,这鬼地方虽说偏了点,倒是十分安全。

至于腰侧满满一包沉甸甸的金玉,她心安理得地想,就当做是她走这一趟的赏钱!

于是团团小小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漆黑的冷宫里醒来,身上全无半点身份证物。饶是她大哭引来了几个小宫人,却也说不清自己是谁,家在哪里。

她便无名无分地在行宫一隅过活了两年。

东宫众人不见了小郡主和养娘,四处打探过也无人知晓她们下落,加之小郡主生母嫡母皆去了,太子又在昏迷中,便只当郡主不幸罹难,报上去勾了玉牒名字,算作夭亡。

华滟回宫时也问过这个侄女的下落,下人来报说是郡主已然夭折,她怔忪一会儿,哭过一场,替她立了牌位置于太子妃之旁,日日进了香火,也算姑侄一场的情分。

哪知,小郡主根本没死!

团团趴在华滟膝头昏昏沉沉睡过去了,犹如小动物一般,蜷缩成一团,干枯的小手还紧紧揪着华滟衣裳一角。

濯冰低声道:“郡主这是怕您丢下她呢。”

华滟微愣。

膝上那孩子忽得抽搐起来,华滟忙掰过她的脸一看,却见团团巴掌一张小脸上满是晶莹的泪水——是在无声地哭泣,饶是在睡梦中,也是泣涕如雨。

看得华滟也潸然泪下。

隆和九年骆皇后头七夜,天际一点寒星如灯,照她孤身提灯一路向停灵殿行去。

夜半昏梦惊醒,她终于明白过来,自己是没有母亲的了!想通的那一瞬间,痛心入骨。

她惙怛伤悴地披了衣,踉踉跄跄地奔了出去,满心只是怆然,眼见清风朗夜、红墙金瓦一片繁华,只是天大地大,她没了母亲,便再无一处安身之所了!

嬷嬷起夜时没见到她,急忙忙惊醒半座宫城!最后是太子妃揽了件斗篷,从身后慢慢走来,将那一领白狐毛的披风罩在她身上。虽无言语,但太子妃臂弯的暖意,叫她扑进她怀中痛哭一场。长嫂如母,当如是。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她好不容易寻回了长嫂视若掌珠的孩子,定会教她往后余生,都安然无恙。

华滟拍了拍怀里孩子的背,抱她起来往寝殿走去,自言自语道:“也该给你起个名字了,待回了京,总不好‘团团’‘郡主’地叫吧……”

*

暮春时节,骤雨初歇,檐下悬挂的风马随着细篾竹帘起伏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雀蓝听到动静,赶忙放下手里的香炉,走到支摘窗前拉动着秋香绿的细绳,升起一片片的卷帘。

透过窗前几枝斜探出来的海棠花枝,隐约可见一个袅袅婷婷的身影正缓步走来。

雀蓝笑了一笑,走了两步上前帮忙打起了帘子,冲来人含笑呵腰:“素商。”

素商生得单薄,纵使暮春气暖也仍要裹着一袭披风,雪青色宝相花纹下两侧肩膀突兀地支棱出来,雪白的翻毛领衬着她巴掌大的小脸,连皮肤下淡青色的血管都明晰可见,愈发显得人如弱柳不胜衣。

雀蓝接过她手里的篮子,笑道:“您今日来得早,殿下午睡刚刚起身呢。”

素商歪过头乖巧地笑了笑,细声细气地说:“先生下课早,我左右无事便提前熬了药。”

她从披风下慢慢伸出手来,任由女使鱼贯上前解了衣裳配饰鞋子又端来温水给她净手,兀自站在那里无端有种岿然不动的样子。

待到一切调停,素商怀里已抱了个暖烘烘的手炉子,脚下套了双软和的锦鞋——这都是因为她体弱气虚而备着的。

素商的面上慢慢浮起一点血色,人瞧着总算没有先前那种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了,便端了重新热过的药汤,往宫阙深处走去。

行到檀木雕花落地罩前,素商停了脚步,恭敬地喊:“姑姑。”

“啊,旻儿来了……”

只听得一道清越嗓音和着风铎响起,带着点鼻音懒洋洋地开口,随即幔帐里探出一双欺霜赛雪的皓腕,然后反手撩起了低垂的纱幔。濯冰不知何时出现在床边,扯了一旁的弯尾银鲤帐钩把纱帘挽了起来。

“姑姑,您今日该用药了。”素商取了药汤亲手侍奉上前。

华滟皱眉瞧一眼那黑乎乎的汤汁,小声抱怨了几句,最终还是捏着鼻子仰头灌了下去。

舌根处苦味鲜明犹存,眼前忽然伸过一只小巧的手,摊开的手掌里是一颗黄澄澄的蜜杏。

华滟微怔,抬头看到侄女笑眯眯地望着她道:“这是我亲手做的腌杏子,姑姑尝尝,可甜啦。”

华滟知道这是自己畏惧药苦被眼前这小小少女瞧了出来,奈何药是每日都要喝的,却体贴地另寻了个由头将蜜饯递过来,好叫她不坠了长公主的威风。

于是不由笑了起来,拈了那杏子入口,果然甘甜如蜜,很快就压下了先头苦到作呕的味道。

既用过了药汤,华滟便要起身更衣,去见候在外厅书房里的幕僚——自从驸马温齐正式受封摄政王、她长居公主府后,便有数不清的清客幕僚乃至落魄书生争相恳求觐见,就是期盼能如九江向昂之一般,得公主亲口引荐入朝,登阁拜相也不在话下。

华滟虽厌烦这些如苍蝇般追名逐利的人,却也不得不承认,以大夏如今国势,再想通过举业取士,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今大夏国土中,长城以北尽数沦陷,西南苗夷暴动,东南倭寇叩边,中原腹地时有流民起义,北疆……就更不必说。

昔日太.祖皇帝改科举为五年一届,同时颁下旨意不许随意开加恩科,本意是想沙里淘金激浊扬清,其中也不乏前朝末期世家子弟、名商大贾借随意开加恩科谋求官身,以至于冗官庸官塞满朝堂的原因。

只是如今江河日下,五年一次的科举,实在太久了!那些有志于朝堂的人士便纷纷寻托入幕,先不说能以幕僚之身搅动风云,只论做幕僚能有一份月例银子养家糊口也是极好的。

而长兴四年时,于上一次科举中落第的士子向昂之请托到长公主门下,竟被长公主引荐给摄政王,从而跻身朝堂名列大员,更是激发了此类自诩怀才不遇人等的热血,一连三月,长公主府都门庭若市,直至过了年,入了春,人才少些。

饶是如此,华滟每日仍需抽出些时间来接见那些她名义上的“门客”。

世道浇漓,百姓流离。何人不苦?

素商便默然地起身,和雀蓝濯冰一道送了华滟出门。

眼看那身着明丽宫装的女子行至垂花门下,忽见她倏然转身,疾步回来,右手抬起抚上立于阶上的素商,累丝飞凤金步摇在漆黑发间摇摇欲坠。

素商忽觉头顶生暖意,诧异抬首,见华滟含笑俯身,“今日是你的生辰,姑姑记着的,待事了,咱们便开一顿家宴,你姑父也会回来。”

素商眼前模糊了面容,却忍不住地雀跃点头。

华滟又吩咐了近旁侍女几句,这才再度离去。走远了,仍从花墙楹窗里回首,看到素商一蹦一跳地牵着濯冰的手回去了,莞尔低语,“才十岁,还是个孩子呢……”

这厢濯冰送了素商回到住处,回来便令侍女服侍她更衣,按品大妆——身为华滟的贴身女官,她身上也有品阶。

马车辚辚驶入宫门,濯冰的身影出现在乾清宫前:“臣奉长公主之令,叩请陛下赴家宴。”

第80章 麝香微度绣芙蓉5

皇帝肃然不语。

长兴帝的身子时好时坏, 是连市井孩童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当濯冰带回皇帝拒绝赴宴的消息时,素商虽然失望地低下了头, 却也没有更多的悲伤了。

华滟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背,揽着她一道入了座。

因温齐先前着人递了消息回来,姑侄二人便守在桌旁,只等男主人回来,即可开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