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101)

“雨越来越大了,让工部去探察繁京的所有堤坝。”

听见太子说起了政事,闻初梨更着急了。

“太子殿下……”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一道亮光倏尔闪过,让人误以为是一道太快的雨滴。

可它是一支箭,一支笔直射向万俟悠的箭。

万俟悠甚至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忽然间一团白色的影子突然出现,雨中传来了疾风利响。

那支箭陡然被扇飞了出去。

这是什么东西?

万俟悠甚至没有急着去看那支偷袭她的箭,而是看着那一团白。

这是、这是一只……鹅?

一只白白胖胖的鹅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它生得比别的鹅都要肥大许多,一双脚掌黄中带红。

翅膀也看着格外有力。

斜睨了万俟悠一眼,它走到了屋檐下,抖了抖身上的雨水。

“殿下!”重青这才反应过来,发出了一声惊呼。

“无事,去追射箭之人。”

一群护卫将万俟悠团团围住,她走到鹅的身边弯下腰:

“鹅,你可是来救我的?你不是有灵性吧?”

鹅没说话,只是抻着脖子,姿态十分傲然。

“鹅吃什么,弄些好吃的,它救了孤的命,孤得好好谢它。”

“太子殿下!此时您还惦记着鹅呢?”能抽断自己弟弟腿的闻初梨差点被这一箭送归西,她也顾不上君臣之别,抓着太子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长出一口气。

“太子殿下,还请回宫!”

万俟悠从护卫的手里拿过那支射向自己的箭,忽而一笑。

“闻詹事,有了这箭,今夜孤就可以彻查户部失火一案了。”

闻初梨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对了,鹅,你要不要跟我去东宫住几天?”

想起自己的救命之鹅,万俟悠转身,却发现刚刚那只鹅站的地方已经空空荡荡。

第77章 公主请登基(二十)

“之前皇太子殿下为了咱们朔北连给陛下修陵寝之事都停了,如今太子遇刺,你们的首要之事就是保护太子!”

朔北夏日酷热,骑马立于众人之前的元帅却穿着全副的银色铠甲。

“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太子的人,为太子生,为太子死,不要舍不得朔北,太子好了,朔北就好,你们可明白!”

“明白!”

三百铁骑,三百步卒精卫,顶着一头热汗在烈日之下喊声震天。

江明雪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忽然,她摘掉头盔,在马上拱手行礼。

“朔北之来日,天下之来日,尽数交托于各位了!”

一阵轰然之声,是所有的将士脱帽跪地行军礼。

“元帅放心!”

脱去战盔,这六百人中的一百铁骑一百步卒越发惹眼,因为她们是女子。

这些女子前面的带头之人看着年纪不过二十岁上下,一张黝黑的脸庞坚毅又有几分少年义气。

“元帅放心,只要咱们朔州女卫还有一口气,定不让那些贼子再有机会对太子下手。”

她的话江明雪自然是信的,朔州女卫是她用了四年时间为万俟悠专门打造的奇兵,在西北四州千里挑一,以战力来论,即使是最精锐的朔北甲卫也难与之匹敌。

“云娇,去了繁京你一概都听殿下的,殿下让你收敛你就收敛,若是殿下未曾让你收敛,旁人让你收敛,你就不必听了。”

云娇抬头看着自家的元帅,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眨了两下。

江明雪淡淡一笑:

“繁京城殿下身边的人都是些读书读太多的老学究,她们成不了殿下的刀和剑,却想殿下成了她们心里想的明君。”

年轻的元帅缓缓摇头,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之事?女子为君者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若无迎战之心,只会在群臣们的规劝和约束下步步退却当了朝堂上的傀儡。

殿下有这样的心,她得替殿下将这样的心守住。

策马走到另一人身边,江明雪轻声说:

“你也一样,不要自以为是,要么就做好陛下的刀剑,要是做不好,也不必回朔州。”

男人的脸庞依旧俊美,又在多年的风沙砥砺之中多了几分落拓和肃杀。

他垂着眼眸,声音有些沙哑。

“元帅放心,我已经想清楚了。”

江明雪看着他的样子,语气淡淡:

“那我就在朔北看着你到底有没有想清楚了,裴将军。”

一夜之间陛下得了狂症,户部账房被人纵火,去了户部的太子被人刺杀。

看着禁卫一家一家地抓人,整个繁京人人自危。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京兆府忙得像是南市的叫卖行,整个繁京的枷号里塞满了人,每天都有成车的案卷被送进东宫。

从早看到晚,越知微揉了揉眉头,笑了,是被气笑的。

“没抓到刺客,倒是抓了不少小偷小摸的贼,不是我疑心,这京兆府尹真不是趁着禁卫抓人的时候浑水摸鱼填自家的牢房?到处都是‘形迹可疑’,到处都不过是些毛手小贼。”

苏姮倒是还淡定:“太子遇刺兹事体大,这些人自然是宁肯错抓一千不肯放过一个。”

越知微几乎想要瘫在椅子上叹气:“现在已经是错抓上万都没抓住那一个。”

“没抓住未必不是好事。”

属下都在看案卷忙得头顶冒火,万俟悠批改奏折倒是悠哉游哉。

“没抓住就多折腾些日子,看看到最后谁被折腾得受不了。”

苏姮抬头看向她:“殿下,事关您的安危,您反倒是最不在意的那一个。”

“谁说孤不在意,孤不是有神鹅护体么?再说了,孤既然要以女子之身称帝,就得其一不惜名、其二不惜身、其三不惜……亲。”

偌大的东宫书房渐渐安静下来,连翻书声都停了。

闻初梨看向年轻的太子,只见她也在看着自己。

一个连自己的血亲都下过手的人,名声什么的,实在是没那么要紧。

闻初梨明白太子的意思,她对太子一颔首,低头继续处置手上的案卷。

太子笑了笑,也继续批阅奏折,只是看着看着就乏了,她打了个哈欠,起身走出书房。

书房的门口挂着的铜铃上不知何时多了两只白瓷烧出来的小鹅,她用手戳了下,笑出了声。

“这是重青还是重丹做的?还真让鹅当起镇宅神兽了?”

跟在她身旁的是一贯老成的重紫,此时却开口说:“从前听武娘子说南江府管还圣元君叫骑鹅娘娘,还只当是民间笑谈,可那日不少人都看见了一只白鹅救了殿下,可见这鹅真的是护卫殿下的。”

这么说来,在书房门口挂鹅还是四位大女官都同意的。

手指头又戳了戳鹅的肚子,万俟悠说:

“这鹅还是不够生动,那日的鹅又肥又白,精气神十足,下次找匠人烧的时候可得说清楚。”

“……是,殿下。”

又戳了一下鹅的肚子,带起了一阵铃声,万俟悠正要回去批奏折,就见楚平野和骆寒山二人联袂前来。

“殿下,刺杀之人抓到了。”

见两人脸上并无喜色,万俟悠的心里已经有了猜测:“是在哪抓到的?”

“圣恩寺。”

圣恩寺,六皇子,也就是前太子万俟晋出家的地方。

六百朔州来的太子亲卫到达繁京的时候,万俟悠正在天牢里看望自己的大哥万俟胜。

“我就知道,你是一定会来杀本王的,因为本王才是正统!不仅是本王,老三老六,他们随便谁生下了孩子,都是大启正统!在天下人眼里,你不过是个窃占太子之位的女子!”

万俟胜自以为说的慷慨激昂,万俟悠却只是上下打量他。

她这位大皇兄被关了一年,竟然还胖了。

也是,不用起早请安,不用忧心朝政,更不用跟满朝文武斗心眼儿。

重青搬来了椅子,万俟悠缓缓落座。

上一篇:一道密旨(出书版) 下一篇:风云策

三水小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