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278)

跟在她身后的副将眼巴巴看着,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陛下既然这次让咱们带了灵弩出来,是不是以后这些灵弩就配给咱们用了?”

“不管怎么安排,你只管听命就是。”

“哎哎哎!将军!这事儿不能听命啊!这等神异之物,可不能让那些靴子兵得了去。”

“靴子兵”是从前平卢军里的叫法,平卢军分作两派,一派是包括息猛娘麾下精锐在内,从平卢、义武等地募集的兵勇,包括了孟月容,还有从前刘桂子训练的女兵,另一派则是当初随着陛下从繁京到了平卢的兵士,宋芙、裴承康、恒昇皆在其列。

因为从繁京来的兵都穿了靴子,本地募集的兵都穿草鞋,两边互相便称呼对方是“靴子兵”、“草鞋兵”。

哪怕后来兵将差遣,平卢军从几千人到几万人,到

十几万人,这种称呼竟然被继承了下来,成了如今朝中的派系代称。

程兰璧看向自己的副将:

“咱们跟靴子军争,是争军功。只盼着别人没有好用的武器,胜不过咱们,你可真有出息!”

副将立刻不敢再吭声了。

几日后,和军报一起送到了孟月池案前的,还有灵弩的效用与缺陷。

孟月池仔细看着,又拿起了手边的灵石。

这块灵石已经不是上一块了。

经过这数年里的研究,孟月池与武云缨、武黛玉、武云桐等人研究出了十几种能刻在灵石上的刻纹。

这些阵法脱胎于各式各样的阵法和符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引出灵石里的灵力。

孟月池便又找了数百名手巧力稳的女子,让她们专门篆刻灵纹,这些人便被称作是“雕灵师”,

在不停地筛选中,孟月池发现有些女子虽然不能感应到灵气的存在,却能在长期与灵石接触之后感受到灵石上力量的流动。

如果有第五鸿此时还在凡人境,他会很遗憾,这种天生五感敏锐的凡人,若是有灵根,定会成为极好的丹师,当凡人实在可惜。

孟月池并不觉得可惜,她觉得惊喜。

这些人雕刻灵石成功的概率比寻常人高出许多,在通过反复遴选得了几十人之后,她下令遣散了其他人,转而开始在全国境内寻找类似之人。

遴选和寻找只局限于女子,甚至连灵弩的试用也都是女子,陛下的这种做法让工部尚书陈正宇很是不安。

尽管不知道这种灵力到底能把这世间变成什么样子,看着不需要箭的弩,陈正宇至少能意识到这些“利器”如果只被女子掌握,似乎意味着某种颠覆。

可这事陈正宇甚至没办法公开反对。

去寻来了灵石的人是兰君,得到灵石用法的是裴文姬和蓝昭,精研灵石用法的人是武家女和陛下。

都是女人。

这么一看,让女子当雕灵师,让女子先配用灵弩,似乎是顺其自然之事。

“顺其自然,之后女子”让陈正宇有些骇然。

平心而论,比起前朝压制男臣,大肆启用女臣的肃宗,陛下从不曾公然“重女轻男”,从平卢到大昭立朝,陛下在男女之间可谓是春风化雨,“贤良入瓮,唯才是举”,几十年来,陛下一直是这般做的。

可不知不觉,女子就站在了更高的地方。

七部尚书男少女多,男臣们不是没有非议,但是论功劳苦劳,无论怎么看,也都是因为陛下在平卢的班底里男人太少了。

这也能理解,毕竟当年的平卢刚被几波乱军逆贼扫过,男人死的太多了,陛下甚至都没有向自己的师门求援,只能一点点凑人来用。

每一步好像都没问题。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陈正宇想了许多年,都没有想明白。

“前朝肃宗用女子,是给官,给权。咱们陛下用女子,是给差事给路,给机会。”

除了灵弩之外,孟月池还让人造出了一种灯,放入火灵石就能让冬日的屋子里温暖如春,放入水灵石就能让炎炎夏日也不再难捱。

这样的好东西比灵弩还难做,一共成了两个,一个被她给了柳铉徵,另一个自然孝敬了母亲。

自从自己姐姐得了这东西,柳朝妤没事儿就跑来,尤其是冬天,她肺不好,去蹭姨母的,姨母嫌她烦,没事儿,她亲姐不嫌弃她。

上面那句话,正是她跟自己姐姐说的。

“要是雕灵手艺一直传女不传男,咱们女子也能凭借这些灵石往前走。”

柳朝妤明白,这是孟月池为了防范“扶正之祸”重演,而走的一条路。

柳朝姝点头:“正是这个道理,前几天还有命妇来求见我,想让我劝劝陛下,不该只让女人雕灵石……我真想挖开她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生了根屌出来,这天下传男不传女的手艺多了去了,倒没见她说声不平。”

说得心累,她叹了口气。

“我不过是一点见闻都觉得累,也不知道月池一日日过得有多难,她在我的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

难么?

柳朝妤认真回想,都只想起工部尚书陈正宇还有那些男御史、男儒生无数次欲言又止、无言以对的脸。

“对了,柳家的女孩儿,你都寻来,让她们试试能不能做了雕灵师。”

初闻自己姐姐这话,柳朝妤有些不解,片刻后,她瞪大了眼睛。

“陛下是要从柳家……”

“月池是不会认孟家的,我也不打算陛下从柳家选人。”

柳朝姝看向自己的妹妹:

“柳家走到今天,走的是纯臣之路,我这太后为什么连皇宫都不肯住?你总是懂的。”

柳朝姝要替自己的女儿着想,也要替柳家想。

明光十一年,皇宫中多了几个孩子,都是女孩儿,年纪大的十岁,小的两岁。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的意思,可这些孩子的来历却让人有些奇怪。

她们不是柳家人,也不是孟家人,好像只是从各地随便寻来的。

在这些孩子进宫后不久,梅漪罗将通政司交给了自己一手教出来的下属,她说自己身子不好,只领了个翰林学士,从此竟然清贵起来,过起了大隐于朝的日子。

见陛下已经开始选继任之人,从前朝哲宗时候就入仕,经历了两朝四代皇帝的柳铉徵闭上了眼睛。

她这一生的前几十年一直想要证明什么,证明当年的女旧臣心魂不死,证明这世上女子还有能出头之日,证明她柳铉徵清正自守,可到头来,她只证明了自己的错误。

被贬谪剑南十二载,几经起落,重回朝堂,她眼睁睁看着梅舸如何将更多的女臣带入朝堂。

大昭灭启,她这前朝旧臣反倒成了今朝的开国宰相。

倒也没什么建树。

“待我去后,就在我碑上写个‘没甚建树’柳铉徵。”

正经了一辈子端庄肃正了一辈子的柳相这么叮嘱柳朝姝、柳朝妤两姐妹。

见自己两个甥女都哭丧着脸,她反倒笑了。

“历经两朝四代君主,没甚建树却能在最后几年当了宰相,这不更显出了我的运道么?”

她就是要让人知道,她有个好运道。

她见到了女旧臣们的起起落落。

她见到了梅舸的狠绝孤绝。

她也见到了孟月池的为苍生寻路。

世人知晓,自该羡慕。

柳铉徵去后丧仪,当今陛下孟月池亲自为她捧灵,又为她赐下谥号“文端”。

又过一个月,琴嬷嬷也去了。

死之前,她还给她家姑娘做了新一季的衣裳。

可惜太小了。

琴嬷嬷从六年前就得了“痴病”,她只记得那个耳慢语迟的小姑娘,得她一点点地开蒙,一点点地喂大。

孟月池将衣裳好好收起来,这是她给自己选好的第一份陪葬品。

明光十五年,雕琢好的灵石装入桐木雕刻后再用灵石液浸润过的木鸟上,再加上机括之术,成功让木鸟飞天。

上一篇:一道密旨(出书版) 下一篇:风云策

三水小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