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70)

记忆中秦四喜铺成的碎石台阶被人换成了青条石,男人俯瞰了一眼山下仿佛和七百年前一样又仿佛完全不同的山海镇,在渐起的夜雾中轻声一叹。

这些人怎会知道,七百多年前,这山上住的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女子,她的名字叫秦四喜。

转身最后看一眼庙宇,男人在心里想:四喜的故地被这样的女子占了做祠堂,倒也不算埋没。

下一瞬,他就呆住了。

“红尘浮烈火,炼得百样神。”

简简单单的楹联,与这并不奢丽的庙祠正相配。

在与凡人秦四喜分别的第七百七十一年,褚澜之认出了这一手字。

重新走回到那几面墙的面前,清越仙君终于知道了这些文辞朴拙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是几十年来他遍寻而不得的,属于“秦四喜”的过往。

童年失怙,遭遇水患,被卖给了秦城父子。

从第一面墙壁上看起,看到秦四喜的从前被毫不遮掩地记录了下来,男人深吸了一口气。

十五岁,她被转卖给了一个叫陈鸿的男人。

这个男人教她读书、教她学医,也虐待她、辱骂她,用她试药。

十八岁,陈鸿自曝自己是修真之人,离开了此界,秦四喜终于能够去找自己的阿婆,找了一年却只找到了阿婆的死讯。

她遇到了一个叫左向臣的男人,与他相知相爱,却因为山鬼绿腰和藤妖文柳而得知自己不过是遇到了又一个修真之人。

温情背后,她的心念不由自己所控。

二十三岁,她剑断青丝,借天道之力逼得她的第二任丈夫此生与她再不相见。

那之后的几年间,她和绿腰文柳一起遍寻整个凡间的修真之人,若是修真之人尚算良善,就告诉被利用的凡人如何将他们驱逐,如果修真之人蛮横无道、恣意妄为,就直接将他们斩杀。

不到两年间,她们处置了十几个到凡间“化劫”的修真之人。

接着,是绿腰留信出走,文柳远赴修真界。

还不到二十五岁的秦四喜回到了她自小就离开的故乡——南江府山海镇。

小小的庙宇里,有整整八面墙都记录了秦四喜的过往。

这般起伏跌宕的二十年,也不过占了其中不到三分之一面墙罢了。

修真界第一人清越仙君在黑暗中伫立良久,他指间的那一片竹叶无声地飘到了墙边,照亮了后面的字。

接下来,秦四喜在山海镇遇到了一个男人,叫褚时。

褚时,一个从长水差点儿就要漂进海里的男子,渡口在修网的妇人看见了他,唤来了打渔的渔民将他捞了上来。

救治他的人,就是在山海镇当起了猎户、药农和医者的秦四喜。

男人的脖子上有伤,醒来之后口不能言,看见一个头戴巾帼的女子笑着看他,他指了指自己的嗓子,摇了摇头。

女子看他的目光很深。

那时的褚时还以为是因为自己的样貌不凡或者来历不明,现在的褚澜之则是知道了真相。

一个长相不俗、衣着富贵的男人,秦四喜看他的时候,只怕是想起了那些到凡人境渡劫的修真者。

那时已经是大乘修为的褚澜之会流落到凡人境纯属意外,他在西洲找到了一本数万前上古时期修真者留下的札记,那时的中洲还没裂成凡人境、枯岛和禁天绝境三部分。依照札记记载,当时的中洲有人魔混血而生的孩子,在成年之时可以用秘法只留自己体内某一半的血脉。

他找遍了枯岛和禁天绝地,决定到凡人境的地谷碰碰运气,却在飞渡之时同时遭遇了心魔和血脉反噬,掉落凡人境。

修为被封,灵力枯竭,堂堂的修真界第一人成了个孱弱的哑巴,遇到了一个凡人女子秦四喜。

心知自己身处危境,活了上千年的褚澜之并不慌张,凡人境虽然没有灵气,于他却不是完全无法修炼的绝境,只是要循序渐进,不能被天道察觉。

他在山海镇住了下来,当起了一个替人写信的书信先生,偶尔也把自己的字画卖给往来的客商。

一个不能说话的人替人写信是很难的,因为来找他写信的人大都不识字,他也没办法告诉他们自己写了什么。

“哎呀,阿婶,褚郎君给你写的这信真不错啊,告诉了你儿子你给他寻了一门亲事,哎呀,是李家的三姑娘呀!阿婶你好眼光!李三姑娘里里外外一把手,和你家的阿东很配呀!”

褚时站在自己的摊子后面,看着刚刚还在跟自己纠缠的阿婶笑容满面地走了。

“山海镇识字的人太少了,为难褚郎君了。”

帮他解围的女子背上扛着两只野羊,笑着对他说。

褚时垂下眼。

多谢秦娘子出言替我解围。

他在纸上写。

“客气啦!下次再有人不知道你写了什么来跟你纠缠,你就……让人去找我,我就住那边山坡上。”

过了几天,他没去找她,她却找上了门。

“褚郎君!我给你寻了个抄书的活计,抄一本一百五十文,你看如何?”

一百五十文钱抄一本书不算多,对于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普通读书人来说也不少了。

褚时点了点头。

秦四喜高兴地眯起眼睛,提起了自己的大包袱放在褚时的摊子上,开始从里面一样一样地掏东西。

“这是我从明城借的书,褚郎君你放心,我还买了纸笔墨条,褚郎君你帮我抄书,我请你吃炒米吧!”

二十几本书,都是最浅显的入门识字书。

褚时抄了一个月又七天,赚了四千文,半刀纸,三支秃笔。

和两袋炒米。

抄完书不久,他就看见山海镇有了个教人识字的小私塾,用的正是他抄的书。

看见秦娘子从私塾里出来,褚时拿着自己的钱袋追了上去。

“褚郎君?”

口不能言,褚时皱了下眉。

女子见状笑了,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巴掌大的本子和一支炭笔。

“昨日才做好的,褚郎君替山海镇的孩子们抄书,这是给您的谢礼。”

褚时看着那个本子,还是接了过来。

我受恩于此,替孩子们抄书本是应当,不该收钱。

“褚郎君你也太客气了,要不是你来了山海镇,我也想不起来能背了书回来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弄起这个私塾,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书抄完呢,你不收钱,倒成了我欺负了你。”

说完,女子笑着摆摆手,挎着腰间的短剑就走了。

她的一缕发丝被夕照的斜阳照成了金红,像是一条金鱼的尾巴。

留下褚时站在原地,捏着她给的本子和炭笔。

七百多年后,记载这段往事的墙壁上写着:

“褚时斯文端秀,通经晓义,替写书信、抄录书本,与秦娘子意气相投。”

意气相投?

手指从短短的几个字上划过,褚澜之的目光犹如寒水深潭。

静湖生澜,幽地藏风,叶颤云摇——

那时那日,心动之始。

第54章 情种

一念根生,万物成春。

褚时站在山海镇的街口的小摊子旁,有时在听着旁人说着琐碎闲话,有时在替人写信,有时有从明城来的读书人在夸赞他的字画。

无论何时,只要秦四喜路过,他都会看见她。

步履懒散的女子要么是在跟人说说笑笑,要么是停下脚步跟人说自己背上猎物的价钱,要么是从背篓里掏出已经炮制好的草药,她从猫儿山上晃着下来,路过山海镇唯一的一条石头路,为的都是些日常的琐碎,可眼角唇边都带着光彩。

“不要着急。”褚时对自己说,“如今的你只是个还没扎下根的哑巴,你要被她看见。”

悠悠千载岁月,褚澜之未曾对女子动心动念,可他知道,送上门的总是不值钱的。

他要等,等一个机会。

山海镇河海交接,淡水稀缺,镇上百姓喝水靠的都是猫儿山上的泉水,长水河里的水多是用来浇地洗衣。

上一篇:一道密旨(出书版) 下一篇:风云策

三水小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