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奴(224)

“青哥。”李庆成道:“祝你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嗳。”方青余笑道:“谨遵陛下吩咐。”

李庆成看了张慕一眼,把酒碗扔了,什么也没说,走了。

长乐二年冬,张慕,方青余率十万大军兵压玉璧关。

张慕带去了四十名鹰卫,李庆成与唐鸿坐镇京师,朝中两班鹰卫轮流以军营互传军情,不经信差,不过驿站,千里信报一日一夜可至,直至此时,朝中百官方深知军鹰之能。

方家剩下两万人,方皇后身死之后,镇疆大将把兵员扩充至五万,然俱是新兵,张慕与方青余率领的则是西川军与骑都卫中的精锐,大半又在枫关抗击过匈奴。

十万大军分数队,在玉璧关下决战,一场漂亮的胜战后收编镇东军八千战俘。

方青余势如破竹,杀出玉璧关,衔尾追击,行军绝山,剿除了方家最后的残余势力。

早朝时,海东青飞进皇宫,带着一道红封的战报落在金案上。

李庆成拆开军报,说:“看看东疆军情如何?”

绝山沿路八百里,方氏势力全线溃败,张慕与方青余回守玉璧关,请求接下来的旨意。

朝臣大贺天威,唐鸿却不作声。

散朝后,李庆成缓缓走过御花园,身后跟着唐鸿与孙岩。

“你想让谁去当东疆参知?”唐鸿忽然开口道。

李庆成转身道:“你说呢?”

唐鸿眉头拧起,数年来他统帅御林军,推演沙盘,这次的东疆剿叛一事京师运筹,功劳他至少占了近半。

唐鸿摇了摇头,道:“不好说。”

李庆成道:“你去通知兵部尚书,发全国征兵令,只怕马上又要战了。”

孙岩说:“这又是为何?”

李庆成答:“方家一定与匈奴人有所勾结,这一次匈奴人为什么不协助他们,你知道么?”

孙岩茫然摇头,李庆成说:“若东匈奴势弱,说不得会联合方家,拼死一搏。如今东匈奴人放任方家落败不管,料想已成气候,坐看我大虞军内斗拼个两败俱伤,下一步就是举兵进犯玉璧关。”

唐鸿点了点头,这是他早就与李庆成商量好的,李庆成又道:“把十万兵员暂时都驻扎在那里,不要动任何人,让方青余带着鹰卫回来述职,张慕依旧镇守东疆。”

是年开春,方青余凯旋归来。

没有迎接的队伍,没有封赏,一回来就被抓到大牢里去了。

李庆成密令天下各州加急征召兵员,朝中无人知晓,第一年新法取得巨大成效,白银涌入国库,又是一个丰年。

然而刚入库的白银又成山成海般地花了出去,国库再次虚空。

李庆成又开始捣鼓新花样,按着孙岩让他出钱,只不过这次的籍口是“借”。他要一战平定黑河以南的领土,把匈奴人全部赶回狼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那之后呢?

唐鸿总觉得,李庆成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慎密计划。就像一个在拼命攒钱的人,为未来计划好一切。然而,他要在未来做什么?

连孙岩也察觉到了。

“你说陛下有什么打算?”孙岩问。

方青余在囚室里嚼小菜,漂亮的双眼闪烁,笑道:“我怎知陛下有什么打算?”

孙岩道:“我实在觉得奇怪,说一时嘛,又非一时,看此刻陛下打点的,俱是千秋万世的打算,难道一切安定后,陛下就要撒手不管?”

方青余哂道:“还是先担心你自己吧,孙兄,伴君如伴虎,如何作想?”

孙岩苦笑摇头。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孙岩说完起身。

方青余又问:“什么时候放我出去?”

孙岩随口道:“快了罢,马上就要大赦天下了。”

二月,孙嫣产下一子,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方青余赦了死罪,指任御前侍卫,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李庆成住回龙央殿,夜间自己一个人住着。不纳妃,也不与孙嫣同房,只白日间下朝后前去看看儿子,他对孙嫣孤僻得几乎不近人情,对儿子也没有多少父子之情。

鹰队的守夜只派一人,另一人则是方青余,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夜里,李庆成裹着被,躺在龙床上,问:“你猜我在想什么?”

方青余在外笑答道:“你在想,得给那哑巴按个什么罪名,把他抓回来,依样画葫芦一番,让他也来守夜,人便齐了。”

李庆成嗤笑一声。

“我心里不踏实。”李庆成喃喃道:“事儿还没办完。”

“为什么不踏实?”李效问。

上一篇:[盗墓]灵魂深处闹革命 下一篇:夺梦

非天夜翔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