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涛声(2)

作者:芳菲袭予/俞夙汐 阅读记录

这个故事出自于宋史,并非我杜撰。实际上在宋代,皇帝的旨意“非经二府,不得施行”已成体制,也就是说,皇帝的旨意必须通过两府(中书省、枢密院),经宰相签字,才算生效,但这也不意味圣旨就可顺利施行,因为接下还要过御史台(这可是战斗机中的战斗机)一关,论挑刺全宇宙第一的谏官们如果认为这则圣旨有问题,就会引发一轮弹劾,如果皇帝(或者主张圣旨意见的宰执们)在这场辩论中落败,那就前功尽弃,圣旨无效,请收回作废,或修改后再发(没错,程序请重走!)。所以说,宋朝君权是受到约束的,皇帝不太可能为所欲为。也因为这样,士大夫们才能挺直腰杆理直气壮道出这句“天子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再说说这种气氛形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身,不管是因自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经历,催生了他限制武臣权力的决心,还是因了对“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近臣赵普等一干文人才干的真心认同,反正太|祖决定了,大宋朝的立国之本,就是“文治”!

文治,就意味着文人当道,但有个问题,文人有才,却不意味个个有德,万一出个野心膨胀的,还不是分分钟分你江山没商量!那怎么办?没别的办法,唯两招凑效:一、分权;二、制衡。

先说分权(此处不论及元丰改制后的情况)。

宋代虽说也还保留了三公等一品官位,但一段时间内基本沦为荣誉称号,换而言之,这些在前代一手揽大权的官职,在本朝只是花架子,极少授出,即便授,也是授给年老即将退休的大臣,或者干脆用作追封。所以三公头衔,贵是贵矣,并无实权。

那真正掌权的是什么人呢?这就要说回上面提过的“两府”——中书省和枢密院。

先说中书,这是相当于如今的国|务|院,长官称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位同宰相,但这个职位有些时候会悬空,其职责便由“参知政事”代替履行。参知政事一般被看做副相,设此的初衷是为分宰相的权。

再说枢密院。枢密院主掌军政,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宰相因不带枢密衔而不得预军事。所以枢密和中书两者间,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合称“两府”。显然,枢密院的存在,是为将军权分离在相权之外。

两府是为权力最高的中央机构,长官合称“宰执”,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这样,依旧存在宰执们联合起来架空皇权的风险,所以要对两府高官加以制衡。办法么,除了令这干人互为监督制约,宋代还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来监督宰执们的日常行政,这个机构,叫做御史台,相当于现在的监察机关,特点是——专产战斗机!

吹毛求疵到丧心病狂的“谏官”,是两宋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听来无不头疼脑热的两字。

台谏,公论之所系也!朝廷有大政事,而台谏得以议其不然;人主有小过失,而台谏得以救其弗逮;百官有大奸慝,而台谏得以斥其所为。

简而言之,台谏的职责,就是——杠!事实上,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台谏不敢杠的。而且只要是谏官,都可以越级进言,简单说来,就是你想弹劾谁,可以不经过长官御史中丞的首肯,哪怕对方是宰相,照样想骂就骂,更要命的是,还不用讲证据!宋代台谏中流传的不成文规定,乃是“风闻即可弹”,也就是说,你哪怕只是道听途说某人贪污,在不得证据的前提下,谏官可以直接向皇帝举报,即使不真,也不会遭降罪。这种作风,后甚漫延至整个朝堂,成为官场倾轧的一种手段。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说起吕夷简,可能很多人并非耳熟,但如果说这是一代名人范仲淹曾经心心念念想扳倒的人,则诸位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奸邪!实际上吕夷简奸不奸,倒还不太好说,但“邪”却是板上钉钉的——没点“邪”术,能在党争激烈的朝堂上屹立不倒数十载?开玩笑!且说吕夷简一生,做事堪称滴水不漏,剪除异己也不遗余力,终究得罪了一干人,其中就包括能人王曾。(什么,你说范仲淹?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官场愤青,吕夷简只是动了个小手指,就把他弹到江西对鄱阳湖吟诗去了。)

王曾认为,吕夷简非常有问题,政治霸权,经济上不干净,必须要扳倒!正好此时,他听到了一些消息,说吕夷简受贿,这才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王相公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一上朝,就指着吕夷简的鼻子:“陛下,他受贿!”

上一篇:寻鼎 下一篇:当归之日且当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