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轶闻辑录/槐杀(266)

“你也破例我也破例,把少帅放在什么地方!”

“大家都排队,谁让你要抢!”

一时间人言纷纷。商衾寒却只是缓缓道,“军令如山不假,但人命比山更重。”他似乎是无意提高声音,但每个人都在听他说话。他看着沈栖闲,“规矩自然不能不守。不过,犯规矩的是儿子,承受恶果的却是母亲,未免不公。立下规矩,是为了让老弱妇孺都有饭吃,可是守规矩,却要陷人于绝境。原本扶老携幼的初心呢?”

沈栖闲低下头,“大师兄教训的是。是栖闲思虑不周。”他抬高声音,“乡亲们,有人插队,按照规矩,自然不给他分粮。但是,他家中的老母就等着这口粥救命,咱们就舍给他一碗粥,让他送回去,乡里乡亲的,谁也不能见死不救。”

“安乐王说得对啊。就听安乐王的。王小虎,今天这碗粥是给你娘的,可不是给你的。你要是孝顺,就好好伺候你娘。少帅仁义,可别再犯规矩了!”

商衾寒看着那叫王小虎的领了粥回去,又叫影卫跟着,看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要不要替老太太请个大夫。若是大夫忙不过来,就抬到医馆去。如此吩咐一番,他自己也过来,接了铁勺亲自舀粥给灾民们。灾民们一个个排着队,诚惶诚恐地接着,沈栖闲在一旁打下手,不知过了多久,却突然有人叫了一声,“大师兄?你是安乐王的大师兄,难道是钧天王?!”

商衾寒没有说话。

男人一下子叫起来,“乡亲们!钧天王!是钧天王到了!咱们有救了!”

“钧天王,钧天王!”百姓们纷纷跪地山呼,连一里外的风行都听到了。心道,这又是谁,还嫌父王功高震主的不够吗?他心中一急,胯(下)的渠黄就撒开了蹄子狂奔,不一会儿就奔到了父亲身边。风行翻身下马,还没来得及说话,商衾寒突然一抬眼,眸光如电,“大街上纵马奔行,谁教给你的规矩!”

风行私逃出营,听说父亲到了原就忐忑的不得了,如今被父王一声呵斥,几乎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跪在地上,先问了父亲安好,而后才道,“是儿子放纵了,请父帅息怒。”

“不要骂小王爷了嘛。”

“唉呀,我们能活到现在多亏了小王爷呢。”

“如今处处遭灾,路上哪有什么人啊。小王爷的宝马通人性,不会伤人的!”

风行跪在地上,耳边是众灾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求情的声音。人人说一句,就有几千句,他这些天救灾发米很得人心,想他一个十岁的孩子,就扛起了这么重的担子。虽然是小王爷,但是又谦和知礼,人人都很喜欢他,听到他被责备,各个都不忍心。更有人想到,听说靖边王教子极严,有功不赏,小过必罚,看来就是这样了。小王爷是为了我们才来,可不能让他受委屈。排队领粥的多是大妈大婶,风行是少帅,是小王爷,天潢贵胄原本人人不敢高攀,可如今小小的一个人,为了救灾都瘦了一圈了,孤零零跪在地上被父亲责备,真是怪可怜的。于是,求情的声音更高了。

商衾寒看了他一眼,“暂且起来吧。”

“是,父亲。”他没有用父王或者父帅的称呼,仿佛就是寻常人家被严父教训的孩子。起来就起来,还暂且起来,大妈大婶更心疼了。

“纵马疾驰,是什么事?”商衾寒问话的时候还不忘又给灾民舀了一勺米粥。

“多谢钧天王。”那灾民跪下将米粥捧在头上。商衾寒连忙扶起那人,“黎民失所,百姓饥寒,是我们这些为政者的过失。大家如此多礼,元祉何以克当。小儿年幼,赈灾之事多有疏失,实在惭愧。我在边关已经听到了中原疾苦,却不想民生如此艰难。元祉适才进宫,已向皇上请求从军粮中拨出五万石粟米来赈灾,圣天子在上,满朝文武各尽绵薄,等回春之时,大家一定都能回到家乡去,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请大家放心。”

商衾寒原就极得民心,众人听他说居然从军粮中拨出了五万石粮食来,想到钧天王仁厚,更是感激涕零,有好些女人甚至抹起眼泪来。灾难时节,朝不保夕,人人都不知道喝了手上的粥晚上的汤在哪里,如今亲眼见到了商衾寒,又听到了他的话,都觉得从此有了盼头,仿佛日子也不那么煎熬了。

商衾寒又抚慰了几句,带着风行去看了看实在困难的老人和没了父母的孩子,等回到卫衿冷的宅子已是将近戌时了。风行一路小跑,忙前忙后的收拾,又给父亲端了洗脚水,“爹赶了一个月的路吧,今天又忙了一天,先洗个脚,面都准备好了。三师叔就等着父亲回来才敢下锅的。”

上一篇:阁下何不乘风起 下一篇:流水迢迢

陆离流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