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天下(125)

但这依然不能怪她。

这不是她的错,错的是起了罪恶的人心。

是他,也是李世民。

李世民!

阿史那咄苾咬了咬牙。

他不会善罢甘休,他不会就此服输。

以前他能忍,这次他也能忍。

他确实小看他了。

汉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他也做的到。

上一次李世民从他手里抢到了时间,这一次也该换他从他手里抢点时间了。

“赵德言。”他高呼一声。

“在!”一个清雅俊目的儒生在一旁恭手应道。

“写表,给李世民,就说我要入朝称臣。”阿史那咄苾冷冷一笑,重捶击向身边的桌案,呯然一声。

那儒生却丝毫不以为惊,神态自若。

“是。”他应了一声,立刻回到自己案边,拿了纸笔,冥思片刻后挥笔而写。

赵德言,他是汉人,却身侍蛮主敌国。别人都以为他丢了读书人的礼仪廉耻,他却不以为然。

读书为了什么?读书为了治天下。

读书人苦求功名,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名留青史,为的是让天下人知道自己能干出一番作为来。

蛮夷怎么了?当今大店天子李家,以前不也是鲜卑蛮族。

敌国怎么了?将来天下一统,谁又是谁的敌呢?

再说了,大唐天子身边不也有诸多当初夺嫡时的对手。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这不过是个选择的问题而已。

天下人分什么蛮夷中原,人和人都是一样的。

颉利可汗向往中原的文化和政治,诚心实意的清他来辅助国事。

他欣然同意。

治天下,哪里不是治。既然中原没有他发展的机会,去突劂又有何妨。

树挪死,人挪活,他从来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

事情发展到如今,是多方面的缘故。他未能辅助好可汗,难辞其疚。

如今身在险境,求和服弱确实是个缓兵良计,他得好好措辞一番,打动唐皇,也算是为可汗尽点心意。

75

“颉利给我上了个表,说他要入朝称臣。你们觉得如何?”

东宫显德殿,李世民歪靠在圈椅上,将手里的奏本晃了晃,漫不经心的问道。

下面一分坐两旁的朝廷重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没人说话。

李世民笑了笑,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太子承乾。

察觉到父亲在看自己,承乾也看着他。

“太子,看看这表。”李世民把手里的奏本递了过去。

“是,父皇。”承乾躬身举双手接过,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李世民回转头,看着底下沉思琢磨若的四个重臣,手指轻轻叩着桌案。

是啊,这问题不好答。

如今的形势是一边倒,大唐节节胜利。照此气势下去,可直接取下突劂,一举拔掉这颗眼中钉。现在颉利突然上表愿意服输称臣,他不能置之不理。

两国毕竟盟约尚存,若他不接受颉利称臣,一味打下去,最终胜利依然是他的,可却恐怕要失去仁信。落个恃强凌弱,不守信的恶名。

本来这一仗就师出有名,为的是突劂不守信,若他那样做了,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若是接受他的求和称臣,有未免心不甘情不愿。

这豺狼如今身在险境,指日可破,摆着副可怜样想蒙谁呢?以为他不知道他的狼子野心吗?

这不过是条缓兵之计,他才不信那家伙会真的服输称臣。他如果接受了颉利的求和,就必须先停下攻击。只怕这一停,那豺狼就有了喘息的时候。

虽然他现在众叛亲离,但手底下还是有一群死忠分子。而且他是突劂汗国名正言顺的可汗,在草原还是有号召力的。只要给他一点时间,他必然能说动那些依然心存图谋侥幸的部落首领,出兵相助于他,卷土重来。一旦让他缓过劲来,就又会变成让他头痛的问题了。

这到了嘴的肉让他眼睁睁看着飞走,他心不甘呐。

这老大难问题,还是得一次解决了才好。

“父皇,儿臣看完了。”身边承乾的呼唤将他从思考中拉回。

他点了点头,伸手拿回了奏本,翻了开来。

“这表字写得不错,文章也好,说的字字在理,句句显情,委婉而不卑俗,恭谦而不失风骨。颉利还是有能人的。”

“有个儒生,叫赵德言,颇受宠。”长孙无忌倾身上前说道。

“哦,赵德言。这人如何?”李世民稍稍起身问道。

“此人文采风流,也写的一手好字。饱读诗书,博古通今,是个人才。”另一旁的房玄龄也凑身上前说道。

“这么说是个有用之人。”李世民挑了挑眉。

“不过。。。。。。”房玄龄欲言又止。

上一篇:绮梦千年之文承武德 下一篇:异瞳

小白龟的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