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莺啭(123)


尘土如雾,只见那道身影仍立在道旁,越来越远……
【卷三】
巴郡
七月来临,的锦城之中,繁花初落,却正是暑气消褪,凉风拂面。
街市上,正值圩日。锦城的大小商人和附近乡民皆赶早而来,还有山里出来的土人,带着山货野味来贸,将市集中挤得熙熙攘攘。
一名贩香料的老叟刚来到,好容易在一处墙根下寻到空当,忙走过去,将糙席铺开,摆上自家货物。
日头已经升上了天空,便是入秋,这般时辰也要渐渐热起来。
老叟将货物置好,后背已经湿了。他看看头顶,一点树荫也没有,只好任阳光白花花地晒着。心中寻思着稍后再换别处,他解下襥头,擦了一把脖子上的汗。
各种香料曝在日头底下,香气散发出来,汇聚在一起,又随风漾开。
旁边一名卖首饰的小贩刚送走几个买主,回过头来,仔细闻了闻,惊叹道:“叟这货,味道甚足哩!”
老叟得了称赞,呵呵地笑,满是自豪。他收起襥头,看看那小贩的货物:“郎君今日市头可好?”
小贩一边整理着摊上的货品,一边道:“甚好甚好,才来一个时辰便卖了小半。”
老叟捻须颔首。
“说来却是怪。”片刻,小贩抬起头来,面上带着疑惑:“今日来买的尽是土人,平日里轻易不肯出钱的,如今却大方得紧,出手便是几百钱。”
“何怪哉?”老叟笑了笑,在席上坐下来,缓缓道:“郎君莫非不知?朝廷已允郡中土人自采盐矿,土人怎不阔绰?”
小贩了然点头:“如此。”他想了想,又道:“采盐向来为濮阳王所握,如今转暗为明,他获利益加可观。”
老叟笑而摇头:“郎君有所不知,这……”话音未落,他忽然发现面前来了看香料的客人,忙打住话头。
只见来人长身玉立,一身素净衣冠,年轻的脸上,眉目浑然如画,教人望之眼前一亮。
老叟看得一怔,片刻,目光瞥瞥他身后跟着的两名从人,忙含笑招呼道:“公子慢看。”
那人看看老叟,唇边漾起微笑,似清风过目。少顷,俯下身来,他用手捻起一撮茴香,在鼻间轻轻嗅了嗅,片刻,含笑道:“叟这香料甚好。”
他的声音琅琅如泉,甚是好听。老叟笑起来,道:“公子好眼力!叟这些香料,勿说锦城,便是全巴郡也难找得相匹的。”
来人淡笑不语,目光往其余的香料上转了转,少顷,落在一个小小的布包上。
他伸手,从那布包中捻起一小撮糙籽般的香料,嗅了嗅,抬头看老叟:“紫菽?”
老叟见他识得此物,一讶:“听公子口音,似是外地人?”
来人微微颔首:“正是。”
老叟笑道:“怪不得。巴郡无紫菽,此香乃叟息子外出进回。可惜巴郡中人少有识得,总卖不去,且只拿来煮食呢!”
“哦?”来人笑了笑,道:“茴香、花椒、辛夷、紫菽、桂皮、杜衡,某每种欲购十斤,不知叟可出得?”
老叟一愣,随即大喜,连声道:“出得,出得!”
来人颔首:“明日可送得去城东盐务使府?”
老叟点头:“自当送到。”
来人莞尔,让从人付钱定下。
“哦,是了。”他刚要走,忽然转过头来:“某与郡中贵家比香,事关秘方,今日之事,望保密才是。”
老者闻言,一揖:“叟自当守口。”
来人微微一笑,转身踱步而去。
蔡缨抱着琴,从琴师祁子家中出来。家人看见,忙将马车备好,待蔡缨登车,朝城北而去。
马车驰过大街,辚辚向前。
过不久,忽然,前面传来一阵喧闹声,车子慢下。
“何事?”蔡缨讶然,向车外问道。
“女君,”御车的家人似觉为难,道:“太子在前面,似乎难行……”
蔡缨将围车的细竹帘拨开一条fèng,窥去,只见道路前有一处伎馆,门前,濮阳王太子王镇正摇摇晃晃地出来,两名盛装的歌伎搀扶在左右。馆主人率馆中众伎在后面笑脸相送,过节一般,热闹非凡。
心中涌起一阵厌恶,蔡缨放开竹帘,冷冷吩咐道:“绕道。”
家人应承,低叱一声,便要将车掉转方向。
“慢着!”这时,一声大喝突然响起,家人还未回神,面前已被三五名王府仆从拦住。
蔡缨心中一惊。
只听一阵脚步声疾疾而来,车后的帘子忽然被撩起。
上一篇:900年暗伤 下一篇:暮春之令

海青拿天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