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怪非邪(17)

作者:就写长篇 阅读记录

时光回溯,流làng的人想起,他为何出现于此。

颜孟贤是鸿儒之后,虽为书香门第,然满门忠义,为君为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阖家上下一百余口,国难当头,于战乱之时,投笔从戎者,死节殉国者,亦过半数。

百余年间,颜氏一族多出文杰,当朝为官者皆清正廉明,家训昭昭,凡族中有为官不廉者、为臣不正者,一律正以家法,绝不姑息养jian。

安明珺之父安明善乃烈节悍将,承平年间,先皇驾崩,新帝登基改元安平,忌畏安明善功高盖主,恐其于边郡拥兵自重,欲召其回淮安,释之兵权。

时边关流寇四起,百姓难安,安明善拒不受旨,帝于朝堂之上,怒斥安明善:“虎láng之心,敢不受旨。”

这话传到安明善耳中已是十五日之后,安明善修书使人代传入京,使者无畏,当朝怒骂天子:“先帝英武,戎马一生,余留遗孤,不通政事,不明用武,小子称帝,不足为谋!”

帝惧安明善起兵生事,一听人通传安明善来使,临时称病不朝。

月余,安明善剿灭流寇,封首千级,亲自押送淮安,呈启御前,帝见之惶恐,跌落御座,问及:“爱卿何故如此?朕知了,知了!速速撤去!”

安平三年,新主昏聩,沉溺酒色,任由朝中阉党坐大。

晋王以阉党作乱,国家有难,起兵勤王,同时号召诸王,北上直攻淮安,朝廷急召安明善率兵回京护驾。

安平三年三月十五日,安明善于回京途中病死,其子安明珺于三章台之地将安明善草草入葬,率大军归京,悲愤之余,连战告捷,全军上下士气大振。

朝廷赐安明珺为一等侯,半数军队皆留京驻守,安明珺仅率五万人马出镇青州。

安平四年,晋王再兴兵事,引契兵入境,陷青州于两难,安明珺奏报朝廷请兵援护,陛下听信阉臣谗言,见死不见。

安明珺苦战数月,迟迟不见援军,城中弹尽粮绝,为保百姓平安,安明珺大举白旗,dòng开城门,投诚晋王,朝中上下惶然。

安平四年七月,晋王兵临城下,要求朝廷处死阉党党首宋望,帝于朝中早失权势,为宋望所挟登临城楼,命晋王退兵三十里。

双方一时僵持不下,宋望无计可施,照礼部之意,令颜孟贤出城降军。

晋王敬重颜氏满门忠义贤儒,退兵十里,着安明珺相迎。

颜孟贤单车而往,安明珺率一千骑前迎,迟迟未肯现身。

千人列队,为首的将士纷纷笑侃颜孟贤:“朝中竟是无人了,事到如今,派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前来劝降。”

安明珺而后姗姗来迟,状似呵止,却无半分威吓之意:“不得对忠臣大儒之后无礼。”

颜孟贤笼袖傲立:“所谓上行下效,无非如此,将军请吧。”

安明珺一笑置之,亲自领着颜孟贤去驿馆歇下,话是说给颜孟贤听的,嘱咐的却是左右之人:“为保平安,还请大使于此地稍侯,不必往他处去。”

入夜晋王设宴款待颜孟贤,可并不与之商谈国事,颜孟贤无功而返,如此再三,颜孟贤退无可退,斗胆进言:“恕臣无状,敢问王爷陈兵淮安城下,意欲何为。”

晋王执酒相对:“贵使没听说吗,本王是来清君侧的。”

“而今圣上危在旦夕,晋王竟半分不肯退让,是要bī杀圣上吗!”

“贵使言重了,本王此行不光要清君侧,还要诛昏君。”

颜孟贤与晋王不过一步之距,闻晋王此言,劈手夺剑直指晋王,堂上一时剑拔弩张:“晋王若决意如此,休怪我今日叫你血溅三尺!”

晋王稍抬下颔,与颜孟贤四目相对,着实没料到颜孟贤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有如此胆量,不敢擅动:“贵使何故如此…”

颜孟贤将剑往前一送,眉目深锁:“废话少说。”剑锋割破皮肤,刺入颈项厘末。

安明珺伺机而动,拔剑直将颜孟贤连剑带臂一同削去,血溅当场,收剑一礼:“得罪贵使。”

颜孟贤忍痛低喝:“卑鄙小人!”

安明珺蹙眉凝视,面有愠色:“彼此彼此。”

有军士来报:“禀大将军,后方有敌军突袭,威远将军率兵迎敌。”

安明珺不为所动:“知道了,退下吧。王爷,前方吃紧,此时无力回援,料想是北府军,其势不过两万,当前应以攻下淮安为重。”

晋王首肯:“嗯,那便依将军所言。”

“报!泾阳失守,威远将军战死。”

“报!淮安城破。”

安明珺勉力撑住身子:“知道了,退下吧…”心中暗恼,如果我知道来的是十万,而不是两万,明晟就不会死,是我误了他的性命。

上一篇:天下之祀戎 下一篇:梦里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