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2306)

见两个人魂不附体,想到自己这所谓的征讨元帅一职,想到死得不明不白的李亨,李琬根本不认为李隆基会放心放权给自己。更何况他这一次的病来势汹汹,突然得令他自己都觉得措手不及,此刻不由自主地将这场大病也往那些阴谋上靠。于是,面对两个惶恐不安的儿子,他最终轻轻吐出了一句话。

“你们放心。”

这短短四个字,李俯和李偕全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当然也不可能放下心来。然而,等到了次日一大清早,他们就立刻明白了。因为他们的父亲,天子第六子荣王李琬,竟是在昨天夜里就突然这么病故了!难以置信的两个人在病榻前双膝一软齐齐跪下,随即伏地痛哭的时候,竟是不由自主地暗地里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一交击就迅速又挪开了。

当荣王宅的监院中官气急败坏地把李琬的死讯报到袁思艺面前时,这位内侍监只觉得脑袋都仿佛轰然炸开了。他不知道李琬这是真的病故,还是因为自己昨天说的那些话被人误解了。他只知道现如今一切都难以挽回,而且还万万不能对天子隐瞒。这时候,他反而分外思念起高力士的存在,因为高力士如果还在,一切就有人顶了,可这种时候没人能够帮他,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呈报天子。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隆基在得知这样一个消息之后,并没有雷霆大怒,有的只是简简单单三个字。

知道了。

而当太子李亨以及荣王李琬双双暴薨的消息随之传开之后,长安城中官民将卒全都错愕难当。李隆基对于太子的不放心由来已久,再加上安禄山别有用心的喊出拥戴太子,顿时让李亨的处境更加困难,所以,每一个人都对挂着征讨元帅之名的李琬寄予厚望。大家并不是指望这位皇子文武双全,只是希望皇族能够推出一个人来号召天下臣民,可就是这样微薄的希望也成了泡影。更离谱的是,很快就有消息说,太子李亨竟然也偏偏在这种时候暴薨了!

据说,太子的两个儿子,广平王建宁王兄弟也死了!

甚至就连早已私底下计划着进入蜀中避难的杨国忠,在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竟也是始料不及。李亨李琬兄弟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什么时候死都不要紧,可为什么李隆基偏偏昏了头,要在这种时候让他们死了?这不是火上浇油添乱吗?

心里这么想,杨国忠却也万万不敢就这么去向天子劝谏,毕竟高力士前车之鉴犹在。因此,得到潼关方面李承光的战报,说是哥舒翰正在潼关大肆招募勇士协助防守,也许还能够拖上一两天,他就当机立断前往兴庆宫求见天子,一头磕在地上,直截了当地拿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今长安岌岌可危,恳请陛下先行避难蜀中!蜀地民风淳朴,感念陛下恩德,只要陛下振臂一呼,便有千千万万的人愿意追随陛下讨逆!临走之前,命人六百里加急传令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南下关中,和叛军决一死战即可!”

第1142章 君逃臣留

尽管这些年偏听偏信,昏聩糊涂,但李隆基毕竟是当了那么多年天子的人了,哪里不清楚如今长安城绝不只是人心浮动,而是涌动着一种波诡云谲的气氛。自从那失徳失道的石碑出现开始,各种各样诋毁他的神异征兆就接连出现,而这一切都在安禄山这次起兵反叛后到达了最高峰。如果再年轻二十岁,不管杨国忠等人如何规劝,他都一定会御驾亲征,借助自己的多年声望来力挽狂澜,可现如今已经太晚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不痛下决断,他将迟早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逼到悬崖边上!

所以,对于杨国忠的建议,他在深思熟虑之后,竟是答应了,却一再嘱咐其严格保密,暂时不能让其他人知情。而他自己则是命人召来了此前去缉捕安思顺却扑了个空,被自己勒令闭门思过的陈玄礼。

在他看来,陈玄礼还是小军官时就敢跟着自己发动唐隆政变,将太平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逼得李旦不得不交权,这么多年来却始终小心谨慎,既不像王毛仲葛福顺那样张狂揽权,也不像刘幽求王琚那样锋芒毕露,一直都本本分分,这次用其扈从再合适不过。可是,当他对陈玄礼交底避难蜀中的决定之后,他就只见陈玄礼那苍老的脸一下子变了。

“陛下,关中还有万千子民,但使陛下振臂一呼,一定会应者云集,凑出十万大军都不在话下,若是避难蜀中,岂不是寒了关中父老的心?”

然而,李隆基现如今还哪里听得进这些劝谏,当下便把脸一沉。陈玄礼毕竟是多年掌禁军的人了,眼见得天子摆明了主意已定,万般无奈的他只能垂头答应,可等到离开兴庆宫时,他抬头看了一眼那不知道耗费了多少钱粮的华美宫宇,心中满是痛惜和不甘。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