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2560)

哪里像李亨早年本就谨慎,当了太子之后却被李林甫连番打击得越发谨小慎微,唯恐走错了一步路!

张良娣轻轻吸了一口气,可今日安排好了一切跟她过来的李静忠却总觉得心神不宁,此刻便低声提醒道:“太子妃,今天这样大的事情,宫门处的检查却如此稀松,以至于咱们轻轻巧巧混了进来,会不会其中有诈?”

“还能有什么诈?杜士仪若真的大逆不道,当初那六千兵马入城后,就足够改朝换代了,也不会拖到今天!”张良娣不耐烦地示意李静忠不必再往下说,目光便盯向了高台之上,“戏肉就要来了,别说话,只要能把李遂打下去,其他人不足为惧!”

因为那毕竟是李隆基曾经有意立为太子之人,只不过非嫡非长,故而前次推举之中就已经呈现劣势,即便如此,仍是需要比平原王李伸优先对付!

在一片乱糟糟之中,刚刚扰乱秩序的一个御史和两个门下录事被架了下去,而裴宽再次重申,回头将彻查他们举发之事。可是,还不等他再次宣布推举开始,吴王李祗身边的宗正少卿嗣韩王李叔璇突然开口说道:“裴相国,刚刚这两件事固然还可以延后彻查,但眼下却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前时太子别院失火一事,宗正寺追查多日,已经有了初步线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次,裴宽简直是出离愤怒了。然而,当他看向嗣韩王李叔璇时,却注意到其身边的吴王李祗面沉如水,显然对李叔璇的突然发言并没有什么意外,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吴王李祗首肯,这位素来不掺和外务的嗣韩王是绝对不会贸贸然开口的。陡然之间,裴宽又想起李叔璇的母亲杜氏正是出自京兆杜氏,乃杜思温之女,而杜思温对杜士仪的情分,那根本就是整个长安城人尽皆知的。于是,他不得不把质疑的冲动给强摁了回去。

如果不是关系重大,杜士仪不会默许,李叔璇也不会在这种时候重提此案。可为何不早与自己通个气?

李叔璇显然也是第一次在这种场合开口。他有些不自然地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沉声说道:“太子别院纵火,以至于广平王妃崔氏母子殒命于火中,还有前时崔氏幼子中毒身亡一事,乃是仪王李璲之子,钟陵王李侁指使!”

如果说前头那些罪名只是听着能唬人,那么,此刻李叔璇吐露出来的这件事,就着实让下头一片哗然了。众目睽睽之下,就只见刚刚大呼冤枉的仪王李璲面色登时惨然,哆哆嗦嗦想要辩解,却连话都说不齐整,谁人心中没有判断?

而甚至不等李璲回过神来想好开脱之词,李叔璇便继续说道:“经查,钟陵王李侁不报宗正寺,纳婢为妾,而此婢女的兄长乃是太子别院的杂役,故而能够趁乱潜入纵火。事发之后,钟陵王李侁将此婢妾溺死灭口,又试图毒杀其兄,不料其人早有准备,诈死脱身,如今人在宗正寺看押,尚留有与钟陵王有关的多件物证!”

这简直是人证物证俱全啊!

旁人都觉得崔氏母子一死,吴王李祗说是追查,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可如今听到李叔璇作为宗正寺的代表,竟是当众把这桩大案给剖析得清清楚楚,登时有人高声嚷嚷道:“此等谋害宗亲之人,怎称得上一个贤字,怎配为贤王候选!”

第1272章 乱成一锅粥

对于仪王李璲来说,他的人生本来只是在十六王宅中当个寻寻常常的皇子亲王,等太子李亨按部就班接了李隆基的皇位,然后对他们这些兄弟表现一下孝悌,他就可以过上比从前那种几乎如同坐牢似的日子多几分自由的生活,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李亨以及广平王建宁王父子三人,再加上荣王李琬的死,安禄山这场叛乱的结束,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因为他赫然发现,自己竟然成了硕果仅存的十余位皇子之中最年长的一个!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隆基竟然在勤政务本楼上金口玉言,要册封他为太子,入主东宫!

可他甚至还来不及对未来有什么美好幻想,就重重挨了当头一棒。什么册封仪式,什么祭告天地都还没来得及进行,就在那时候李隆基话音刚落时,先是南阳王李係现身揭破自己的遭遇,紧跟着就是杜士仪现身指斥天子,将一场好好的朝会搅和得乱七八糟,而杜士仪更是完全无视天子一度册立了他这个皇子为太子,当廷提请李隆基退位,推举贤王为新君!而他固然挟天子之威,在上次推举时得到的票却少得可怜!

可李璲终究是挤进了复推的四人名单,可今天一切都还没开始,他就被人揪着罪名狠狠编排了一通。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前头那些罪名还只不过是暂时摁了下去,接下来被揭开的却是另外一个最最要命的罪名!他当然知道自己的长子钟陵王李侁是个什么货色,狠毒自大,贪得无厌,可他做梦都没想到,广平王妃母子被害这件事竟然是李侁做的!事到如今,他就算辩解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把一切罪名都推到李侁身上,那又如何?谁会相信?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