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581)

即便论职官,宇文融不过区区从八品的监察御史,但因为这一年从年初开始,检括逃户总共竟得超过八十万户,李隆基极度振奋,因而分外迫不及待如今括田的效果,竟与了他随时请见的权力。然而,当宇文融进紫宸殿后,说出了第一句话后,李隆基和源乾曜顿时全都愣住了。

“陛下,源相国,臣如今已经初步清查了整个京兆府内不在籍册的外田,其中职田不清,公田私田更是几度混乱。据臣所委判官清查,如蓝田县主这等宗亲,私占田土达到了二百顷!”

自打署了郭荃为京兆府推勾判官之后,宇文融就收获了一个惊喜。这个已经四十出头却和自己一样仕途不畅的属下做事雷厉风行敢打敢拼,短短大半个月就已经把京兆府括田一事打开了局面,幸好他听了杜士仪的举荐!而如今括田之事要真正再上一层楼,却需要以人立威杀鸡儆猴,横竖蓝田县主失了圣眷,因而郭荃查出此事禀告上来之后,他几乎想都不想便立刻第一时间前来禀告!

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

二百顷……那就是四万亩!

李隆基之所以会在源乾曜等人引荐,又仔仔细细琢磨过了宇文融的奏疏之后,立时开始大刀阔斧地将检括逃户之事推行天下,如今更开始括田,就是因为这天下升平之后,国库赋税却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与此同时,天下户口数亦是让人心下存疑。而他对于诸王宗室本就是打心眼里忌惮,否则也不会摒弃从初唐至今,常有诸王宗室出为刺史都督的制度,把人悉数召回京城。此时此刻,他用犀利的眼神紧紧盯着宇文融,久久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宇文卿果然没有令朕失望。”李隆基一手捏紧了身旁的扶手,突然开口问道,“既然括田初见乱象,宇文卿觉得应该如何?”

见天子果真对自己所言深信不疑,进而询问对策,宇文融只觉得欣喜若狂,慌忙深深躬身后就直起腰来,斩钉截铁地说道:“其一,括田之事,臣请先从职田开始!请收天下官员职田,然后按此前田亩之数,每年每亩给职田钱仓粟二斗,如此职官不患每年钱粮减少,而臣亦可清点职田数目,建为公田!”

“此法甚好,准!”李隆基几乎想都不想便重重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了深深的欣悦,“财计大事,宇文卿不愧是专家。”

这样一条兴许会牵动深广的提议竟然得到了首肯,宇文融只觉得精神大振:“其二,恕臣斗胆,陛下,括田之举,不但那些悄悄隐瞒田土的百姓会反感抵触,这些年来兼并田土无数的王侯公卿亦会暗怀戒心。而蓝田县主胡作非为,如今万年县廨业已宣判,而宗正寺业已行文邠王,对其施以训诫,若以其私占田土为引再行申斥,亦或是其他惩戒,足以杀一儆百。”

即便宇文融就是自己赏识并举荐给天子的,此刻源乾曜听到这前后两个主意,亦不禁为之悚然,暗叹了一声好大的胆子!然而,当李隆基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又朝自己看了过来的时候,他沉吟片刻便开口说道:“陛下,第一条臣无异议。但第二条……怕只怕会有反弹。”

“源相国此言差矣!”宇文融正在兴头上,即便面对荐主源乾曜,依然敢于侃侃而谈,“括田之举,难处不在京兆府一地,而在于天下各道。若是天下百姓都看到了陛下的决心,必然会心怀凛凛然,不敢再有阳奉阴违!相形之下,即便检括王侯公卿的私田,却只在其次了。臣不敢隐瞒陛下,为的只是立威,而并非旨在针对他们。”

“宇文卿做事,什么时候开始遵循兵法了?”哪怕自己当初打击岐王和薛王的僚属和亲朋,也不会做得太过头,然而这一次蓝田县主实在是犯了他心头最大的忌讳,再加上邠王儿女众多,对蓝田县主也没多少情分,故而李隆基并没有多大顾忌,略一思忖便颔首说道,“此事你自行斟酌,朕只当没听见你今日的禀报。只需像你不数月便检括出八十万逃户一般,也给朕括出几十万亩良田来,那朕何惜区区一个蓝田县主?”

“陛下圣明!”

该禀报请示的事情已经成功了结,宇文融也没打算在御前多作停留,又说道了几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待要告退时,他突然瞅了一眼源乾曜,心中生出了一个起头并没有想好的念头。略一思忖,他不禁觉得此事颇有可为之处,因而顺势说道:“另外,臣尚有另一件事敬启陛下。万年尉杜士仪自从入仕以来,历经万年县试和京兆府试,全都让人无可挑剔,而其署理户曹短短数日,却又如期向臣呈交了括户的籍册。如今蓝田县主一案,他又公正明允,深得上下百姓称许。

府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