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出墙记(76)

朱棣听到前面一句心里一甜,听到后面一句又笑不出来了。

燕十七扎了火把递过一根给锦曦:“七弟,小心了。王爷,咱们走吧。下山一个时辰即可。”

三人走下山崖,果然路变得好走。

只听燕十七道:“名山受灾者达五万余人,听说王爷替天子巡视,前几日便涌上官道候着了。黑压压的人望不边似的。”

“名山总不成也有个吕太公吧?”

“洪水过去两月,种子还未发下来,秋收无望,今冬会饿死人的。”

朱棣没有说话,三人都安静了下来,山间只见两团火光闪烁。走了一会儿,燕十七停住脚,吹出一声口哨,对面林子里也回了一声,然后涌出几十号人。

锦曦运足目力看到正是燕五,燕九,燕十一等人,心里不觉松了口气。

众人见了朱棣纷纷叩首。

朱棣疲倦的摆摆手:“休息一晚,明早整装去名山!”

黯然别离残月行(一)

队伍行至名山小溪镇,当地官员已得到传报,官道两旁黑压压全是前来迎接的百姓。小溪镇临小溪河,淮河大水,这里泄洪不及,全镇连带附近七十三个村落全被洪水淹没。

大水退去时,连山坡上的庄稼也未能幸免,颗粒无收。

朱棣见百姓拥挤,堵住去路,朗声道:“本王替天子巡视灾情,各村百姓可公举一人前来陈述情况,言者无罪!”

听到他这句话,百姓才让开一条道来。人马进了小溪镇,镇很大,街道平整,就是往来行人稀少,偶尔见得几个避让队伍跪在路边的,也都车衫褴缕,面带饥黄。

朱棣入得镇来,直接去了镇上衙门,径直端坐在堂上。

七十三村村民代表,镇上官员及运粮使密密跪在堂下,等候朱棣问话。

锦曦第一次见朱棣办公,觉得他沉着冷静,不说话的样子颇有几分威严。这一来倒让人突略了他的年龄。

朱棣慢条斯理的呷了口茶,又上了热巾敷脸。锦曦站在一旁嘀咕,他干嘛不带个丫头帮他捶背?

只见朱棣动了动胳膊,锦曦忍不住就笑了。

朱棣眼睛瞟过去,燕卫训练有素,黑红箭衣,明亮挎刀,威风凛凛挺直如标枪。他冷着脸看不出喜怒,堂下诸人那敢发出半点声响,堂上只听见清脆的茶碗碰瓷的声音,越发显得静寂。偏偏右边站着的锦曦憋笑憋得难受,小脸涨得通红,身材娇小因忍笑而颤抖,破坏了整个气氛。

燕十七拉了拉锦曦的衣角。她不明所以地抬起头,正对上朱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锦曦咧嘴无声地笑了笑,挺直了腰,然后努力把嘴抿住。朱棣看她滑稽,竟呵呵笑了起来。

堂上空气为之一变,明显能感觉众人长吐了一口气。

“镇令何在?说说镇上情况吧。”朱棣笑着出声询问。

小溪镇镇令上得前来,匍匐于地道:“王爷,下官小溪镇镇令王海。小溪镇七十三村,三千一百一十二户村民受灾,本应领粮一千零二十石,谷物菜种三百斗,至今只到粮四百三十石,谷物菜种四十斗,这,镇上已饿死五百七十三人,请王爷明鉴啊!”说罢以头触地,四周百姓闻听,悲声四起。

朱棣敛了笑容,寒着脸问道:“运粮官是何人?”这话却是问向燕五。

“回主上,淮河槽运使刘权。”

朱棣略一沉思,刘权是秦王的人,难道二皇兄也有份?“刘权何在?!”

一武将当即出列:“刘权见过王爷!王爷,刘权只管运粮,不管调配。”

“哦?调配又是何人?”

刘权精明的小眼睛闪了闪,半响才轻声道:“这次赈灾,是,是太子殿下亲自调配安排。”

“混帐!你是说太子不给小溪镇的百姓调配足够的粮食么?!”朱棣霍然变色,大声斥责刘权。

刘权很无奈地道:“具体臣不清楚,臣只管接多少粮,就运多少粮。”

朱棣明白了,这样一推皮球最终还是要从上查起。他冷冷地看着面前跪着的诸人,慢声说道:“本王不是来审案的,只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如实上报皇上罢了。你们怎么调粮,怎么运粮,不是本王的差使,各村推举一人录上证词押上手印,本王带回南京面呈皇上。王海,此事责你负责!”

“卑职遵命!”

朱棣放下茶碗,负手踱步走到刘权跟前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刘权低着只看到一双薄底皂靴停在面前,背脊上瞬间落下如针芒般的目光,不觉抖了一下。朱棣在他面前沉默了会儿,见他不安地微微移动了下身体,嘴边噙住一丝了然的浅笑,突发问道:“这里去南京走水路几日能到?”

桩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