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156)

李家二爷李尚之悔得肠子都青了,拿了柄精致的牛角弓来寻岑三娘,托她将弓转交给尉迟宝珠。刺激之下干脆搬到了拆冲府住着,不肯回城。

紧接着岑四娘也发了帖子请她过府。杜静姝也赶来李府,邀岑三娘一并前往尉迟府给尉迟宝珠添妆送嫁。

这一消息震得岑三娘目瞪口呆。她打死也没想明白皇帝怎么点的鸳鸯谱。她仍记得当初杜燕绥告诉自己,忌讳大舅舅是手握重兵的幽州大都督。皇帝是不肯让滕王有这门姻亲。身为初唐大将的尉迟恭威望更盛。尉迟大公子又身居三品要职。皇帝怎么就肯了?

岑三娘迷糊的跟着杜静姝一起去了尉迟府。尉迟宝珠握着那张弓哭得死去活来。众人也不知道如何相劝。岑四娘脸色也有些憔悴,岑三娘和杜静姝也不好多留。出了尉迟府,两人分别时,杜静姝执了三娘的手,有些惶惶然:“三娘,我九哥是个好的。我却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人。”

岑三娘一时无语,只觉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一般沉重。她禁不住的想,其实她也不爱杜燕绥。这样的婚姻会不会摆脱了未嫁时困在深宅的处境,而套上另一重难以摆脱的枷锁?谁知道已嫁女子又能有多少自由?嫁了之后想离开,杜燕绥真能和她和离,放她自由吗?

回程的马车上她沉默着不肯说话。听到阿秋劝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姑娘想开点吧。”

岑三娘心头一凛,自嘲的想她真是想太多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滕王再没消息给她。尉迟宝珠出嫁时,岑三娘也没办法去送嫁,离她的婚期只有五天了。

作者题外话:与女主无关的事,就略过一些吧。有关事情的内幕,大概明天,写滕王番外。

娘家兄弟

从前只听说出嫁是件极耗人心神的事。事多。岑三娘长这么大,只给尉迟宝珠添了回箱。因要悄悄给她李尚之送的弓,还特意嘱了四娘避开了其它闺秀。和杜静姝两人单独去了。尉迟宝珠的闺房里没有半点为婚事忙碌的场面。更无喜庆之意,倒让两人陪着她难过了一阵。

轮到岑三娘,自在居有的忙了。也轮不到她动手。嫁妆是早就收拾好了的。杜家送来的二十四抬原封不动的抬过去。原先打算给她准备二十四抬,岑三娘又自作主张减了一半下来,留出银子央大夫人城郊又多买了一百亩地。

隆州一亩上田二十五两银子,长安城郊的上田要六十两银子一亩。

关中沃土,自古都是粮仓。绫罗绸缎摆设装饰,都不及土地年年生息重要。岑三娘也想在城里买铺面出租,将来还能自用。结果铺面地价竟贵得吓人,背后各方势力盘根错结。她才明白,为什么隆州首富方家,想在长安城开店如此不容易。

吉服就挂在卧室衣架上。大红绣凤的外裳,里面一件大红连身裙,腰间垂着红色绣吉祥花鸟的敝屣。从里到外复杂到大小七件。岑三娘试过嫁衣,层层叠叠,将她包成了一只蚕。幸亏是四月天,她觉得尚能忍受这样的厚度。

管自在居的方妈妈一家给了她。身边的阿秋,夏初也给了她。小韦氏另请了人牙婆子来,让岑三娘自己选,又买了两个十岁的小丫头:逢春和冬暖。

其它……请全福人,喜娘,等等事情都由小韦氏一手cao办。岑三娘想了半天,得了的结论是,她闲闲的等上几日就行了。

前世岑三娘没有嫁过人,只见过猪跑。两世为人,倒让她忽略了虚岁十六的情形。岑三娘想笑,十六岁的小丫头啊,前世活到三十二岁了生了病还没着急结婚呢。她情不自禁的想到圆房这两字,饶是再镇定,也有点不自在起来。

正巧阿秋进来禀道:“姑娘,你娘家兄弟来了。大夫人请你过去。”

“谁?”岑三娘愣了愣,跳了起来。该不会是九哥儿来了吧?她露出了笑容,想起九哥儿故作老成的模样,带了阿秋匆匆去了。

还没进去,听到里面一个清脆的声音:“家姐出阁,理应有兄弟背出门去。小子年幼,烦请李家二爷代劳。”

李家也是这样商议的。但听到虚岁才十岁的岑知林这样说,小韦氏仍用衣袖掩了唇笑。

岑三娘听到他的声音一步迈进屋里,笑嘻嘻的喊他:“真是九哥儿来啦!”

岑知林站起身,上下打量了岑三娘两眼,板着脸道:“长辈在侧,先向夫人请安之后再论。”

两年多没见,岑知林长高了半头,仍是玉雪可爱的婴儿肥,却没改掉那副老气横秋的性子。

岑三娘又好气又好笑,上前给小韦氏行了礼。她满肚子话想问岑知林。却见他端坐在椅子上继续客套。

桩桩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