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140)

  “是挺好的玩……”顾瑾之道。

  她虽然不怎么出门,可是宋盼儿喜欢热闹。每次逛回来,都要跟身边的人念上几天,顾瑾之听熟了。

  她就把江南元宵观灯、中和探春、清明郊游、上巳临水、六六归宁、七夕乞巧、中秋赏月、冬日围炉品茶等等,一并说给太后娘娘听。

  太后乃是京都出身,她没有到过江南,这些风俗玩乐皆不知道。

  顾瑾之说得有详细有趣,她竟然听得愣住了,让顾瑾之说了半上午。

  中午一起吃了饭,下午的时候睡了一觉。

  起来之后,咳嗽了两声,让太后娘娘心头大惊,问:“是不是反复了?”

  顾瑾之笑着,道:“应该不是。睡着的时候,这屋子里笼了地炕,火气重些,有点咽喉干,不碍事。”

  太后是吓怕了,仍心有余悸。

  顾瑾之道:“民女再给您把把脉。”

  太后娘娘道好,把手伸给了顾瑾之。

  把脉之后,的确没有反复之证。

  太后娘娘仍不安心,可咳嗽那几声,再无复发,她才安心下来。下午,顾瑾之又跟她说延陵府的风俗人情,直到晚膳的时候。

  又过了两日,太后再也没有咳嗽了。

  皇帝知道是大好了,就问顾瑾之:“太后的药,还要用多久?”

  “再用上九剂,每日一剂,顾肝护肝,使肝气不再发作。”顾瑾之道。

  皇帝和太后都非常信任她了,点点头说好。

  顾瑾之一开始就说,用药七日,咳嗽就会止住。结果,一点也不差。她跟其他大夫不同,她总能一口肯定具体的药剂,又说的非常准,一剂不差。

  这点,让皇帝和太后对她信任非常。

  虽然他们还是不知道顾瑾之的医术从何而来。

  “母后,谭贵妃和张妃等人,都想来给母后请安。”皇帝见太后大好了,就道,“二弟和六弟也问上书问什么时候能再来探望母后,大皇子几个,也想来请安。”

  皇帝的先皇后。和谭贵妃是双胞胎姊妹。

  新帝二年,原本就体弱多病的先皇后病逝,只剩下了大皇子一根独苗。

  原是打算再过两年令封皇后的。哪里知道,半年后,太后重病,后|宫琐事就全部耽误下来,由谭贵妃暂掌六宫。

  太后生病之后,心情不济,很烦有人在跟前。

  那些后妃甚至远道而来的南昌王、庐阳王,都只能每个月初一。来见一面。

  如今,还没到初一。

  皇帝是很高兴,才想着家里团圆。都来给太后问安。

  太后想了想,道:“仲林和仲钧还没有走?”

  南昌王仲林,并非太后亲生,只是从小养在太后身边的;庐阳王仲钧,则是太后的第二子。自幼就痴傻。

  太后病了,庐阳王进宫之后,哭得可怜。

  一个十三岁的王爷,七尺男儿,哭成那样,太后既难过又心痛。更怕儿子的傻名声越传越甚。她病中,没有精力再教导他,只得让皇帝打发他们回去。让太后病好了再来。

  哪里知道,这两兄弟不肯走。

  其实太后何尝不挂念庐阳王仲钧?

  可不知道坊间哪里来的传言,说太后偏爱庐阳王,当年若不是庐阳王痴傻,早已辅佐他登了九五之位。

  这是无稽之谈。

  太后是怕皇帝心里存了疙瘩。信以为真,会迫害庐阳王。就忍住心疼,疏远庐阳王,把他封地封到了安徽去,远离京师。

  这样,皇帝对他的介怀,也许会少些。

  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后既疼皇帝,也疼庐阳王。可自古皇家无恩情。要是不小心过了头,就会给庐阳王带来杀身之祸。

  明知庐阳王在京城,明明非常想儿子,太后也只是例行见了他一面。

  “还没有。”皇帝笑着答道,“两人都说,等母后病好了,他们才能安心回封地。如今都在各自的王府住了。朕特许他们,等母后痊愈再回去。”

  南昌王和庐阳王,都在京师有宅子。

  太后却沉默下来。

  她不知道皇帝是真心还是试探。

  因为坊间有那些诛心的谣言,太后就不得不小心。

  她狠心说道:“哀家已经好了。皇上派人去告诉南昌王和庐阳王一声,让他们兄弟俩回去吧!有了封地的王爷,没有特诏常住京师,成何体统?偏偏他们又是和皇帝最亲的兄弟,叫其他王爷如何想?打发他们,今日就启程返回封地!”

  皇帝目光微闪,道是。

  等皇帝一走,太后有些疲惫。

上一篇:红杏泄春光 下一篇:掌事

15端木景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