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679)

  皇帝还想反驳,锦衣卫的徐钦来说:“王献畏罪自尽了。”

  “什么!”皇帝豁然站起身子。

  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第一次驳回三司审判时,谭家就知道皇帝不想杀王献,干脆就在牢里弄死了他。

  谭家的实力,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

  皇帝快奈何不了他们了。

  他现在,很需要顾延韬。

  有顾延韬在朝,皇帝从来没有如此束手束脚。

  他想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唇色惨白。

  “好,好!”皇帝咬牙,挤出这么几个字,转身回了禁宫。

  他脚步有点发虚。

  一路上没有犹豫,皇帝跌跌撞撞到了坤宁宫。

  他面无人色,手脚冰凉,把太后吓得半死。

  “仲析,仲析!”太后顾不上礼仪,直接喊了儿子的名字“仲析,你这是怎么了?”

  皇帝看到眼前慈祥的面容,目光慢慢聚焦。

  “母后!”皇帝失声,哽咽拉住了太后的手“母后,朕这江山,危机重重,可悲朕尚不自知!朕,是个昏君!”

  PS:第三更,求粉红票。

  ☆、第327节异象

  太后骇然。

  她递了个眼色给成姑姑,让她把满殿服侍的宫人都带下去。

  内殿里只剩下皇帝和太后母子,太后握住了儿子的手。

  皇帝掌心冰凉,让太后惊惶。

  她心里担忧,语气仍是温婉:“……皇上六岁封太子,跟着你父皇习理朝政;二十岁登基,收服老臣,提拔新才。符瑞并臻,天下大治,上古明君也不过如此,怎么自言‘昏’字?”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

  太后的话,让他七零八落的心渐渐归位。

  他眼角有水光。

  他微微偏头,不经意将眼角的水光拂去。

  “朕气糊涂了。”皇帝道,“让母后受惊。”

  太后也在心里舒了口气。

  “朝中谁给皇帝气受了?”太后笑着问,“那些老臣,迂腐但忠诚,皇帝心里是知道的。主明臣直,若不是皇帝英明,他们也不敢和皇帝争执……”

  皇帝笑了笑。

  朝中的确有些不拉帮结派的老臣。

  可……

  他心里又是一紧,揪得他透不过气来。

  “不是和谁争执。”皇帝脸色微敛,道,“是谭家。他们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杀了御史王献。”

  “王献?”太后反问。

  皇帝点点头:“就是弹劾仲钧的那个王献。”

  朝堂上具体发生了何事,皇帝没有解释。

  他想,太后是很清楚的,没必要赘述。

  但王献死了是方才的事,太后未必知道。

  他重点说了说王献的死因。

  “……王献有错,到底罪不至死。若杀了他,青史岂不是将朕同纣、桀混为一类?朕便说,让三司再审,判个流放也好。”皇帝越说越气,“朕才说完。没过半个时辰,王献就‘畏罪自尽’了。母后,将来朕不封谭氏为后,是不是立马这宫里也容不得朕了?”

  他想起谭家的行为。

  在封太子之前,谭家还不敢如此嚣张。

  那时候,他们担心皇帝鱼死网破,不肯封大皇子。

  谭家就算想谋反,也要有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否则就是乱臣贼子。

  太子无疑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不谋反,做个权臣。掌控皇帝,更是逍遥。

  现在,大皇子封了太子,能不能废立。从今天这件事上,皇帝是做不了主的。

  帝王者,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

  皇帝如今还能号令臣下吗?

  臣下都骑到天子头上了。

  如何不惊心?

  “皇上是否多心了?”太后笑着道,“也许王献真的是畏罪自尽呢?”

  皇帝摇头:“母后,您太善良了。”

  太后笑了笑。

  她很清楚自己的儿子。皇帝已经是个成熟的帝王。他有他的计谋和心思。他跟太后说这些,仅仅是发泄胸口的闷气,而不是寻求太后的意见。

  太后要做的,不是像个严师谆谆教诲。而是做个慈母,让皇帝倾诉得畅所欲言。

  她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顺着皇帝的意思道:“谭家行事,素来不留任何把柄……”

  “是啊。”皇帝道,“父皇最后那些日子,整日和朕说谭家。父皇说,谭家行事,谨小慎微。要耐着性子。和他们慢工细活。切不可鲁莽,否则就落了下乘。父皇句句锱铢。”

  太后接话,道:“皇上都记得你父皇的苦心。你父皇泉下有知,也足欣慰。”

上一篇:红杏泄春光 下一篇:掌事

15端木景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