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939)

  然后顾瑾之问彦颖,“彦颖,你怎么跑到外祖母这边?”

  彦颖不回答,往宋盼儿身后躲。

  宋盼儿只瞪顾瑾之,让顾瑾之先回去。

  顾瑾之知道有母亲照顾彦颖,彦颖没有乱跑,就放心回了家。

  到了晚上,顾宅那边亲自送了彦颖过来。

  有丫鬟照顾彦颖。

  顾瑾之吩咐好了,就装作不知道彦颖回来了,自己睡了。

  第二天,彦颖又来了。

  这次,他跟顾瑾之认错了。

  他低着脑袋,声音嗡嗡的:“娘,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咬人了。我不发脾气。”

  顾瑾之不知为何,眼眶一热,一把抱住了彦颖,低声道:“好,我信。”

  那打之后,他们母子才算真正亲热起来。

  彦颖每日除了习武,到处跑跑,还会知道到顾瑾之跟前来。

  他还不足五岁。

  而后的一段时光,顾瑾之过得非常安逸。

  肚子里的孩子不闹腾,彦颖也乖觉几分,能听顾瑾之的话,三子彦绍健康活泼,已经学会了说大部分的话,还会学舌,非常讨喜。

  顾瑾之觉得,日子这样,挺完美的。

  ☆、第447节革去

  简王妃出殡之后,顾瑾之和简王府便没了来往。

  转眼就到了六月中旬。

  朱仲钧也写信回来,信中只说他很好,很安全,问顾瑾之和孩子们好不好。他说了很安全,顾瑾之就明白,朱仲钧这是偷偷回了趟庐州。

  庐州很安全。

  顾瑾之给他回信,说了老二彦颖跟着师傅学武,体质越来越好了;还有一个月就满两周岁的老三彦绍,也越发活泼调皮。

  而长子燕山,被林翊带到了外地,半年后回来。

  半个月后,顾瑾之收到了朱仲钧的回信。

  他吩咐顾瑾之,多进宫去给太后请安,尽孝道。也说了林翊可靠,让顾瑾之不必忧心,男儿就该多出门,增长见识。

  顾瑾之颇为欣慰。

  京里尚未平静。

  西北战事的消息,被完全封锁,平头百姓不知如何,顾瑾之也没有去打听。而她大伯顾延韬,和太子起了冲突,至今尚未和解。

  而太子的老师袁裕业,终于如愿,成了吏部尚书。

  吏部乃六部之首,吏部尚书便是天官。能坐到这个位置,无才无德,无人会信服的。

  朝中炸开了窝,到处都在议论纷纷。

  不满的声音很多,连市井都听闻了。

  关于袁裕业的种种谣言,又从四面八方涌入。

  甚至顾瑾之都听说了。

  有耿直的朝臣,公然在朝堂说,袁裕业不过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根本无大才,不足以任大职。

  太子就把那个朝臣贬到了福建。

  这样就震慑了朝臣。

  从此,再也无人说三道四。

  但暗地里的不满之声,从未消弭。

  投靠了太子,就等于和谭氏成为一派。

  袁裕业却不。

  他和“谭氏”那派的大臣,划分得非常清楚。

  这无疑也给了朝中一个暗示:太子是不信任谭氏的。如今依靠谭氏支派,谭家朝中无人。而谭家门生夏首辅也致仕,太子也不信任,这对谭氏的气势很有打击。

  顾延韬趁机也打压了几个谭氏派系,换上了自己的人。

  不管是袁裕业还是太子,他们一个书生、一个自以为是的弱冠少年,在朝中的倾轧不及顾延韬熟练和敏感。

  他们不过小小的随心所欲,就被顾延韬捕捉到了。

  朝臣也觉得无奈:太子的行为,显得很幼稚,如今越发明显,而他偏信的袁裕业。党同伐异手段。不亚于当年的顾延韬。

  虎狼争斗。总有人会因此而丢了性命。

  要么就投靠顾延韬,要么就沉默低调。

  反正是没人愿意投靠袁裕业的。

  他们觉得丢不起这个人。

  袁裕业不能生育,是个没有尊严的男人。

  就在朝中为这间大事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又有另外一个消息。在京城激起了千层浪。

  这件事,是关于简王府的。

  简王妃过了头七,思柔郡主便要回寺庙静修。

  太后却把她叫到了宫里,说愿意给她在城外修建一处寺庙,她任主持。

  思柔当时愣住了。

  她半晌没有回答,而是脸憋得通红,嗫喻道:“……太后娘娘,思柔只怕修行不够,当不起如此重任。会辜负太后娘娘的厚望。”

  太后则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还是如此贴心。哀家想给你建处寺庙,拨些银两,不过是心疼你新丧了母亲。哪里是指望你做什么?”

上一篇:红杏泄春光 下一篇:掌事

15端木景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