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顺治爱美食+番外(49)

  提起元朝,最近蠢作者看了一些资料,很认同一个总结,“马上治天下”。他们重视游牧不重视农业,任由汉家文化向市井文化过渡,有了元曲的出现。唐宋元明清,只有元朝没有文字狱,可以说在文化方面相对的非常自由。应该是他们不那么重视文化,或者重视文化也因为他们把文化,宗教看的更重而认为文化和政权无关?或者他们在进入中原之前先打了欧洲,见识了很多种文化,没有意识到汉家文化的影响力?考据不出来哈。

  印象最深的是,忽必烈把一个天天写反元诗词,天天被人举报的汉家文人首领送到蒙古做了喇嘛。

  明清的京杭运河基本上是郭守敬主持设计出来的哈,元朝以前,运河从扬州到北京不是直的,而是绕道洛阳。

  启心郎,清朝入关的时候大臣们人手一个配置的翻译官,主要负责满汉翻译,和外国语言的翻译。到了康熙时期,汉语通行,启心郎就专供理藩院。

  清朝时期,埙的传承已经断代,清末直隶人吴浔源偶得埙,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到目前为止,《棠湖埙谱》是发现最早也是唯一正式刊行的埙专用乐谱,无论对于古埙制法、奏法以及埙谱研究,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一本难得的珍贵史料。

  第24章

  “可惜。”小顺治轻轻摇头,他真心觉得绾陌姑娘可以成为一代宗师, 一代“女强人”。

  “可惜。”多铎和穆特布也齐齐摇头, 他们真心觉得绾陌姑娘可以成为大清新女子的楷模。

  绾陌姑娘……。

  欢闹又充实的在宁波呆了四五天,自觉圆满完成宁波港一行的小顺治带着开怀释然的笑容离开了宁波港, 龙舟继续向南行进。

  穆特布望着渐渐远去的船队,脸上的神色释然、安定;鳌拜和喀兰图忙着安排水师集结;多铎忙着他的新乐趣--宣传最新的“巾帼牌坊”选定标准, 鼓励大清的寡妇改嫁,顺带着宣传了一波禁止“三寸金莲”和十五岁以下小姑娘的“放脚”。

  他从夏商周汉唐时期的天足开始, 讲裹脚的起源, 从名义上修整脚型的“北宋脚”, 到前朝时期的国教“程朱理学”的可恨可恶,男子对女子的凶残迫害……在整个江南出了名的绾陌小姑娘强烈抗议多铎拿她当“北宋脚”、“放脚”的典型, 以及坚持要送她“封号”的行为。

  “本姑娘还没嫁人,要什么封号!”拒绝接受满人朝廷封号的她愤怒地大喊出声。

  “虽然本王一直宣传“放脚”甚至折中让她们裹一个“北宋脚”,但是汉家男子还是喜欢娶“三寸金莲”是事实。”

  多铎无法理解居然有人不要封号, 像对自家闺女一样“语重心长”的说教, “有了封号才好嫁人。封你一个县主, 江南的少年郎还不是随你挑选?”

  ……不是谈脚就是谈嫁人,绾陌姑娘纵然知道他们的好意, 却还是被气得脸蛋通红。

  越朝南下, 危机越多。他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杀机。她这段时间一边认真地配合船上唯二汉话最好的多铎严密地保护小鞑子的安全, 一边因为自己最近接触到的这些新吃食、新物事,以及小鞑子每天规律朴实到好像“和尚”一般的日常生活震惊不已。

  本来她的心情很好的,可是偏偏每天都被这些人蹩脚的说话方式气到。

  “我能放脚是因为我本来就没怎么裹脚。我天天练功五更天起来扎马步, 哪有功夫去认真裹脚?”她实在是看不下去他们的折腾。能放脚哪个女子不想放脚?可是裹都裹好了,罪都受了,还怎么放脚?

  “那些“三寸金莲脚”是不好放脚的,骨头都断了还怎么放开?”

  多铎……,夕阳西下,恍然明白过来的豫亲王多铎感觉自己真是错的离谱;就听绾陌姑娘接着说道:“禁足的命令才实行了七年不到。一般汉家女子是五六七岁就开始裹脚,把骨头掰断然后慢慢习惯。”

  说着说着,她眼圈儿一红,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如果可以不裹脚,哪个女子会愿意裹脚?哪个做母亲的会狠心让她的女儿裹脚?四个小脚指头都被断开,脚骨也变形,那些小姑娘刚开始裹小脚的时候,疼的简直想重新投胎算了。”

  “可是能怎么办那?好死不如赖活着。”绾陌姑娘越说越伤心,想到自己的身世更是眼泪吧嗒吧嗒的朝下掉,“至少她们的父母给她们一口饭吃,把她们养大给她们出嫁。”

痒痒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