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顺治爱美食+番外(64)

  “……扶桑愿意对大清称臣……。”已经年迈的德川家光忍住所有的愤怒羞辱等等情绪,抖着手亲自写下这篇上表递了上来。

  “国主安康。”喀兰图豪迈地大笑,脸上的胡子抖动,语气亲切自然、大气自若,却没有一点儿要接受的意思,“我们皇上英明仁慈。大清不对任何国家称藩属国,各国独立。”

  德川家光呆住,这是什么情况?

  鳌拜黑着脸不做声,他心里对于倭国国王的反应全不在乎,对于皇上的决定非常的认同。

  前朝的时候这些养尊处优的藩属国年年进贡一车萝卜拉回去一车银子,还天天打着上贡的名义侵犯东南沿海,一被抓就是臣,一被放开就是贼。大清要来作何?还是来点儿“实际的诚意”为好。

  一些来到扶桑或者避难,或者试图请扶桑出兵驱除鞑虏,或者单纯向往扶桑的和平无战事的汉家文人、商人、大夫、僧人……聚在一起,脸上的表情是一模一样的凄然复杂。

  鞑子皇帝在请他们回去。

  汉家同胞在请他们回去。

  一位中年商人首先沉不住气,语气期待地问好友们“鞑子将军的意思是说不要周边的这些所谓藩属国?要么直接划入大清,要么各打各的?”

  没有人给他一个否定的回答,一位消瘦的和尚抬手打了一个佛语,“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我忍受够了。我要带着家人去小琉球岛。”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家文人霍地站了起来,声音激昂,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

  如果大清不承认扶桑的藩属国地位一刀切断华夏和扶桑的联系,百年后他们以一个扶桑人的身份葬在扶桑,还有何面目去见祖宗?

  “小琉球岛?”一个高瘦的中年文人笑地讥讽漠然,“鞑子水师打完了倭国,能放过小琉球岛?”

  “死时不作他邦鬼,生日还为旧土人。就算是死,某也不想苟活在藩国异乡来。”一个大夫打扮的中年人突然接口,脸上带着一种决然,“某来到扶桑,自以为教化无类、医药无分。可是某是一个汉人,有那么多的汉人同胞缺医少药,艰难地承受病痛的折磨。”

  同样在这里任教的汉家文人沉默。

  有的人要回去,有的人要留下,甚至有的人要下南洋去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扶桑人真的拖家带口的去了小琉球岛、泉州等地定居。

  两国的谈判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清极力争取实在的利益,扶桑极力维护自己的实在利益。整个大清和东南沿海的小国家的知情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泉州一带,都因为大清国表现出来的不同以往各个朝代的外交政策而震惊。

  江南的汉家文人小琉球岛上的明朝遗民们聚集起来上书。他们认为扶桑自古就是华夏藩属国不能舍弃,多铎因为他们的闹腾天天和这些汉家文人打嘴仗,直接把前朝这些藩属国的恶劣行径全部公开。

  汉家文人自然是不服气,引经据典地争论不休,甚至有江南的汉家守军直接送来折子,他们愿意带人去扶桑都城狠狠地教训一顿,但是不能把扶桑划出去。

  稍稍调节好自身情绪的小顺治捧着这些言辞恳切的折子或者万民请愿书,忍不住笑了出来。名分上的事儿在他看来并不重要,不过既然国人都不想把扶桑放出去,那就干脆给折个中好了。

  大清国承认扶桑是大清的藩属国,只是每年的定期上贡、觐见取消。两国的海贸商人自由公平地开展贸易活动,两国的其他合作或者争端都通过理藩院沟通。其他各藩属国同例。

  还想再争论一番又因为小顺治的和气不大好意思的江南文人……。小鞑子皇帝到底是年龄尚小,名分定下来水师武力亮出来,扶桑胆敢不积极地上贡,前来朝见?不过这样也好,以后扶桑人不管是以什么名义犯海,抓到了就关起来或者格杀勿论。

  被迫承认是大清藩属国还要自愿上贡甚至自愿割让长崎岛,铜贸易等等实在利益的德川家康在心里恨恨地咒骂鞑子果然是吃人喝血的蛮夷,却又不得不装着感恩戴德的样子。

  看到新的合约公告的江南文人目瞪口呆。他们恍然明白,扶桑的长崎岛和扶桑的炼铜,才是鞑子小皇帝的最终目的。然而他们作为受益人的一方即使念着两国友好,仁爱世人,领土不得侵犯……,却也只能在私底下咕咕几句。

  “小小的扶桑人居然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哎……想当年扶桑南边的岛屿都是大唐领土,此番回到大清版图,也算是回归了。”很多汉家文人聚在一起喝茶,一边感叹着大唐疆域之大接受了现实。

痒痒鼠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