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臣的九公主(36)

作者:赤练小红花 阅读记录

太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慌忙解释道:“是前两日二弟值夜的藏书阁突然被人闯入,若说是刺客其实也未见得,到底最后人是在九妹妹宫中没了踪迹的。”

温蕊无奈地解下围脖,露出那一道疤痕显眼的脖间伤处来:“儿臣当日明明亦是遭刺客劫持,险些危及性命,若非孟掌印同刺客纠缠许久,此刻儿臣怕已是一抔黄土。当日太子哥哥便怀疑儿臣,可这一连多日过去,太子哥哥也没能查个清楚。抓不到刺客,如何又能赖在臣妹头上?”

第19章 醉酒

“正是抓不到刺客才要好好问问九妹妹,来人究竟是不是刺客。”太子狞笑道。

温蕊看着他,极力反驳:

“太子哥哥可要慎言。当日臣妹只身犯险,若非孟掌印舍身相救,何能脱于刺客之手?况且臣妹可从未追究过,当日夜间太子哥哥不加通禀便率诸多侍卫闯入沁竹宫的行为。温蕊自知,比不得七姐姐在太子哥哥心中重要,可臣妹亦是您的妹妹,倘若今日是七姐姐在这里,您还会这样说么?”

宣帝摆了摆手,打断了两人对话:“朕以为是什么事,闹成现在这样子。不过是太子一时心急没抓住刺客罢了,温蕊,这回可是你不对了。兄弟姊妹间这些小事,拌拌嘴也就过去了。今后,不许再闹,听明白了么?”

温蕊垂下头应了声是。

没人看见她低下头后恍然大悟的眼神。

“既然是你有错在先,朕便要罚你。就罚你在自己宫里,也把《静心经》抄上百遍,抄完了再出来,你可认罚?”宣帝问。

“儿臣认罚。”温蕊掐出一副柔柔弱弱,染了几分委屈的声音应了。

接着转向太子,施施然一拜道:“是臣妹错了,望太子哥哥莫要挂怀。”

“无,无事。下次注意就是了。”太子显然没想到,自己成了今日最大的受益者,面上又是惊又是喜,一时彼此交替,有趣的很。

“这样就对了,天家儿女自当是该和和睦睦,才能保社稷安稳。”宣帝欣慰地笑了笑,然后道:“都起来吧。朕要接着和孟恪去逛逛,你们年轻人就各做各的事去吧。”

“是。”温蕊率先应了宣帝,行礼告退:“那儿臣便不打扰父皇雅兴,这就回去领罚。”

走出老远后,阿银才敢悄声问温蕊:“陛下今日为何罚的是殿下?明明怎么都是太子爷错更多些,甚至连他瞒报刺客的事情都一点不追究?”

温蕊看了看天边的洁白无瑕的那朵云,会心一笑:“这是好事。”

这代表宣帝不再无条件信任太子,这代表着宣帝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她并不相信,今日一切都是巧合。

孟恪和宣帝出现的时机过于巧妙,她完全有理由相信,孟恪已经先一步开始了行动。

这个猜想,在孟恪来沁竹宫后得到了有力地验证。

“这个时候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温蕊一边提笔抄写着《静心经》,一边微微抬眼去看坐着喝茶的孟恪。

孟恪放下茶盅:“那当初殿下服毒又是最好的时机么?”

温蕊被孟恪一噎,反而轻轻笑了:“孟掌印快人快语,我说不过。”

“时机并不重要,陛下的心意才最关键。殿下今日领罚领得那样爽快,不也正是看透了陛下的心思么?陛下希望自己心中的疑虑有归处,臣自然要为陛下分忧。”孟恪凝神看向温蕊。

“那我就在沁竹宫等掌印的好消息了。”温蕊抬手往砚台中添了些白水,磨了一会子墨,才声音小小地道:“一切小心。”

孟恪嘴角没有犹疑地扬起:“臣还欠殿下一个心愿,殿下也还欠臣一份谢礼,臣尚且舍不得死。”

温蕊被他这样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撩拨得心神不宁,一抬笔就晕出了一个豆大的墨点,毁了一篇马上要抄好的《静心经》。

孟恪趁着温蕊手忙脚乱,悄悄站在了她的背后道:“臣竟不知,殿下的字原来写的这样好。”

温蕊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看到的恰巧是他名字里的“恪”字,不由便想起那晚自己从窗户扔出去的纸团,顿时烧红了脸。

“没有,只是小时候学得扎实罢了。”温蕊忙收了摊在桌上的一沓宣纸。

孟恪意味不明地笑起来:“殿下好像很紧张似的,臣是吃人的老虎么?”

“不,不是。”温蕊缩了缩身子,向离着孟恪远一点的方向挪了两步。

孟恪也不再逼近她,而是轻轻敲了敲她的脑袋:“臣还有事要做,殿下的《静心经》也不必抄得太快,总归这些事处理起来没个十天半月也是弄不完的。不如在宫里躲着,也清闲些。”

“至于落下的功课,臣往后可以慢慢给殿下补起来。”

上一篇:我养你老 下一篇:我在未来当大佬

同类小说推荐: